《有理數的減法》說課稿
探索規律 歸納結論 在學生提出可以用 4–(–3)計算烏魯木齊的溫差后,教師鼓勵學生充分探索計算4–(–3)的方法,得出結果為7. 在學生得出4–(–3)=7后,教師引導學生比較 4–(–3)=7與4+3=7這兩個算式及其結果. 在學生對有理數的減法計算提出初步的猜想“減去一個數等于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后,教師設問:只有4–(–3)=4+3=7這一個例子,你能不能斷定這個猜想成立?引導學生通過列舉具有不同代表性的特例,如:正數減去正數、正數減去零、正數減去負數、負數減去正數、負數減去零、負數減去負數、零減去正數、零減去零、零減去負數等.最后請學生根據上面的數學活動經驗自主總結歸納有理數的減法法則.(教師板書這一法則)學生得出結果的方法可能不一樣,教學中只要是合理的都應鼓勵.如采取逆運算的方法,或利用溫度計直接數讀數的方法等. 對4–(–3)=7與4+3=7的觀察、比較,是進一步探索有理數減法法則的基礎.可借助多媒體課件演示算式的規律,幫助學生探索其中的內在關系. 從提出猜想到得出正確得結論之間有一個探索驗證的過程,這個過程正是新課程改革所提倡的“做數學”的過程,教學中要提供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探索、交流. 學生通過相互補充,不斷列舉不同代表性的特例,在合作交流中徹底理解有理數相減時總成立的一般法則.而這個“舉例”過程,正是一個“數學化”的過程,正是一種對數學素養的培養. 學生的歸納可能不規范,教師可請學生互相交流、補充使之規范,從而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例題講解 即時反饋1、師生共同完成p53例1,其中第(1)小題教師講解,其余各題請學生完成.在完成例1后,教學中采用分組競賽的方法及時處理p54“隨堂練習”. 2、師生共同完成p53例2、p54例3教師要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實際情境,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進一步體會減法的意義,并熟練利用減法法則進行減法運算。 教師講解第(1)小題時要點明算理,規范解答. 互動交流式的練習方式讓學生的學習更積極主動.學生在活動中能體會參與數學活動的樂趣. 例2、例3是實際問題,它們的解答有利于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拓展應用 師生一起分析p55的習題第5題.在弄清題意后,請學生填寫方陣圖. 解決問題的核心是找到“每個數都加上的同一個數”是什么,這就是有理數的減法在這個實際情境下的應用.另一方面,本題也提供了一個三階幻方的一般填法,拓展了知識面,并為“試一試”的思考提供參考.課堂總結多媒體出示總結性問題:1、這一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哪些知識?2、對這些內容你有什么體會,請與你的同伴交流. 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增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布置作業1、課堂作業:p54-55習題2.6 第1、2、3、4題2、課外思考:p55習題2.6 試一試利用課堂作業及時反饋本課重、難點.利用課外思考給部分學生提供進一步發展的機會.上一篇:2.2有理數的減法(1)(2)
下一篇:有理數的減法(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