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整式的運算
一、值得討論的問題: 1、 符號感的含義是什么?如何培養學生的符號感? 符號感主要表現在“能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并用符號來表示;理解符號所代表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會進行符號間的轉換;能選擇適當的程序和方法解決用符號所表示的問題”。 2、 如何理解基本技能? 基本技能包括運算能力、閱讀能力、探索能力、理解能力、歸納能力、類比能力等。 3、 如何進行評價? 注重對學生從具體問題中抽象出數量關系以及探索運算法則等過程的評價。一是學生在具體活動中的投入程度,二是學生在活動中的水平。對知識技能的評價應關注學生對整式運算法則的理解和運用,以及學生基本運算技能的形成。對知識技能的評價應當更多地關注對其本身意義的理解和在新情境中的應用,而不僅僅是記憶和使用的熟練程度。二、本章總的教學目標、設計思路、課時安排、教學建議、評價建議詳見七年級下冊教學參考第1、2、3頁。 本章在呈現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運算產生的實際背景——使學生經歷實際問題“符號化”的過程,發展符號感;有關運算法則的探索過程——為探索有關運算法則設置了歸納、類比等活動;對算理的理解和基本運算技能的掌握——設置恰當數量和難度的符號運算,同時要求學生說明運算的根據。教學中要注意: 1、 注重使學生經歷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的過程,進一步發展符號感。 2、 以 “觀察——歸納——類比猜想——概括” 為主線索呈現運算法則的探索過程, 注重對運算法則的探索過程以及對算理的理解,發展有條理的思考與表達。 3、 注重在代數學習中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培養表達能力。 4、 保證基本的運算技能,避免繁雜的運算。 5、 公式教學應體現: 一般——特殊——般的關系,發展學生的符號感和推理能力,讓學生經歷從實際背景中符號化的過程和符號化的作用。6、 本章學習活動的設置應關注學生在符號表達、有理數運算、合并同類項、去括號、探索規律等方面技能與能力的螺旋上升。7、在知識學習上應關注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系,具體安排線索如下:
1 整式一、教材地位:本節是七上字母表示數、代數式內容的延伸,讓學生了解整式產生的實際背景,為后面整式的運算作鋪墊。二、教學目標:1、在現實情境中進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發展符號感。2、了解整式產生的背景和整式的概念,能求出整式的次數、單項式的系數、多項式的項的系數和次數。三、教學重點:1、 單項式的概念,系數和次數。2、 基本理解多項式的概念和正確確定多項式的次數和項數。四、教學難點:1、 系數是負數或分數時的情形。2、 多項式的次數和項的次數混淆。五、教學建議:1、充分用好教材中有實際意義的問題,讓學生了解整式的實際背景,同時還可再引入類似的情境供學生討論,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讓學生體會自己(或合作)寫出的每一個整式特別是單項式所反映的數量關系。 2、教學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實際問題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教學方式可采用小組討論、互編互答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