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括號與添括號
教學設計方案(第一課時)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掌握:去括號法則.
2.應用:應用去括號法則,能按要求去括號.
(二)能力訓練點
1.通過去括號法則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全方位考慮問題的能力;不要只考慮括號內的部分項,而要考慮括號內的每一項.
2.通過去括號法則的推導,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歸納知識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滲透從特殊到一般和從一般到特殊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培養(yǎng)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四)美育滲透點
去括號使代數(shù)式中符號簡化,也便于合并同類項,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的簡潔美.
二、學法引導
1.教學方法:發(fā)現(xiàn)嘗試法,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注意民主意識的體現(xiàn).
2.學生學法:練習→去括號法則→練習鞏固.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去括號法則及其應用.
2.難點:括號前是“-”號的去括號法則.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或電腦、膠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出示探索性練習,學生討論、解答、歸納去括號法則,教師出示鞏固性練習,學生以多種方式完成.
七、教學步驟
(一)復習引入,創(chuàng)設情境
師:前邊我們學習了同類項的一些知識,下面我們一起回顧一下,提出問題(出示投影1)
1.下面各題中的兩項是不是同類項
① 與 ; ② 與 ; ③ 與 .
2.同類項具有哪兩個特征?
3.合并下列各式中的同類項:
(1) ; (2) ; (3) .
學生活動:1、2題學生口答,分別叫優(yōu)、中、差的學生回答,3題(1)(2)小題學生搶答,(3)小題學生解決有了困難.
師提出問題:多項式 中有同類項嗎?怎樣把多項式 合并同類項呢?
學生活動:學生討論,然后小組選代表回答,從而引出本課課題,并板書:
[板書]3.3
【教法說明】在復習中,學生合并 中的同類項遇到了困難,要解決這個問題需先去括號,怎樣去括號呢?學生急于想知道,這樣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二)探索新知,講授新課
師:如何去括號呢?請同學們計算下列各式,并觀察所得結果.
(出示投影2)
計算下列各式(或合并同類項)
;
;
學生活動:先運算,然后由學生回答結果.
師:(用復合膠片把結果出示投影3)提出問題:通過上面的計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兩種運算有什么區(qū)別?
學生活動:同桌討論后,指定一名學生回答(兩種運算的結果相同,而兩種運算的順序不同,如 是先求7與-5的和再與13相加,而 是先求13與+7的和再與-5相加).
師:總結,從以上計算可以看出按照兩種不同的運算順序,所得結果相同,即去括號時要不改變原式的值,并板書:
[板書]
|
師提出問題:看上面兩個式子,每個式子左邊都有括號,并且括號前面是“+”號,右邊沒有括號,比較右邊相應項的符號的變化,你能歸納出去括號的法則嗎?
學生活動:同桌討論,找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敘述,然后再讓學生補充,教師給予歸納,并板書.
[板書]
去括號法則:1.括號前面是“+”號,把括號和它前面 的“+”號去掉,括號里的各項都不變符號. |
師提示法則的特征,指出:去括號時,要連同括號前的符號一同去掉.
【教法說明】去括號法則正的得出,是通過具體例子的運算、觀察發(fā)現(xiàn)的,學生自己做練習,開動腦筋,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有助于充分發(fā)掘學生的內在潛力.
(出示投影4)
計算下列各式(或合并同類項)
學生活動:先讓學生觀察,心算,然后再指定一個同學回答,說明兩個式子運算的關系.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做相應的板書:
[板書]
|
學生活動:根據(jù)上述板書的兩個式子,讓學生討論括號前是“-”號的去括號法則.
[板書]
2.括號前面是“-”號,把括號和它前面的“-”號去掉,括號里各項都改變符號. |
師:作必要強調:在板書上用彩粉筆作出“重點”標號,以引起學生注意,強調“各項”,“不變”,“改變”的含義.
【教法說明】注意學生的參與意識,以上面的關系式和去括號法則1作基礎,學生自己總結法則2就很容易了,但不能讓學生誤認為去掉括號和括號前的“-”號,只改變括號內部分項的符號.
鞏固法則:(出示投影5)
去括號
(1) ; (2) ;
(3) ; (4) .
學生活動:在練習本上完成,找優(yōu)、中、差三個層次的學生到黑板上做,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做,做完后,同組學生互相交換評判打分,等黑板上做的學生完成后,師生共同對黑板上所做的題答案進行評定.
【教法說明】此組題目是法則的單一運用,讓學生獨立完成,就是要檢驗去括號法則掌握的情況,以便做好回授調節(jié).
第 1 2 3 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