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括號(精選17篇)
小括號 篇1
課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的意義,認識它的作用,掌握帶的加減的運算順序,會計算帶的加減兩步式題.
2、初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比較、概括的能力.
3、通過教學,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審題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的作用
教學難點
掌握帶的加減兩步式題的計算過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出示卡片)
3+8= 4+5= 6+7= 12-7= 12+6=
13-8= 18-7= 13-4= 15+2= 7-4=
2、說出下面各題的計算過程
5+2+8= 9-4-2= 4+6-7= 8-2+5=
師:剛才我們做的加減兩步式題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從左往右)
同學們掌握得很好,你們愿意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幫小明解決一個問題嗎?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2
。1)設疑引出
師:星期天,小明和媽媽一起去看望姥姥,回來的時候,姥姥家的小方姐姐送給小明一把糖果,小明把這些糖果按照顏色分了類,你們看都有什么顏色的呀?【演示課件 】
你能幫小明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塊糖嗎?
學生自己算出糖果的數量以后,集體進行交流.
問:誰來匯報一下,你是怎樣算的?如何列式?
學生匯報,老師隨之板書或繼續演示課件.
學生一:先把2塊黃色的和3塊綠色的糖加起來是5塊,再把5塊和7塊紅色的糖加起來就是12塊.(板書:2+3+7=12)
問:誰和他的算法不同?
學生二:先把2塊黃色的和7塊紅色的糖加起來是9塊,再把9塊和3塊綠色的糖加起來就是12塊.(板書:2+7+3=12)
學生三:先把3塊綠色的和7塊紅色的糖加起來是10塊,再把2塊黃色的和10塊加起來就是12塊.(板書:3+7+2=12)
師:這個算式的第二步還是2加10嗎?(不是,是10加2)
怎樣列式才能表示第二步是2加10呢?(把2放在最前邊)
修改板書:2+3+7=12
問:連加式題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從左往右)
這道題應該先算什么?和你們剛才說的計算過程還一樣嗎?(不一樣了)
要按照你們剛才說的算法,又要和以前學習的加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相符合,怎么辦?(學生產生疑惑)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一位小客人,它能幫你們解決這個問題.
這就是(出示:( )).你記住它的樣子了嗎?請你隨老師一起寫一寫(學生書空的寫法).
。2)認識的作用
師:有了,就可以改變原來算式的運算順序了,的作用就是把先算的部分括起來.這道題我們要先算3加7,就把3+7用括起來.(板書:在3+7處用紅筆畫上)
問:有了,“2+(3+7)=”這道題要先算什么?(3加7等于10)再算什么?
板書:
2、教學例3
師:我們知道了的作用,如果遇到帶的算式,你會算嗎?
板書:15-(6+2)=
學生試著算一算,然后進行交流.
問:這道題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6加2等于8,再算15-8=7)
3、總結運算順序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那么帶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呢?它和我們以前學習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有什么不同?請同學們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
師生共同總結出:一個算式里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三、鞏固新知
1、教材第54頁的做一做
12-5+4 = 14-9–3 =
12-(5+4)= 14-(9-3)=
學生獨立完成以后,集體訂正: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比較:每組的上下兩道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小組討論后指名回答.
強調:做計算題,一定要認真審題,看清運算符號.
2、下列題中,哪題先算“3+4”?為什么?
3+4-5 15-3+4 15-(3+4)
3、給下面的算式添加運算符號,使算式成立.
7○6○3=10 5○2○4=11
14○2○8=4 9○5○3=7
12○9○7=10 16○6○4=6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板書課題:
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想法嗎?(學生自由發言.)
五、作業
教材第55頁的練習十三1、2
1. 13-4+5= 7+7-6=
13-(4+5)= 7+(7-6)=
2.6+(40+30)= 5+(46-6)= 20+50+9= 80-(50+20)=
板書設計 :
探究活動
變魔術
活動目的:
鞏固加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
活動準備:
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6人,選出組長.
每組發給3個數字卡片、2個加號、2個減號和一個.
活動過程 :
1、各組組長分配卡片(其中三人各拿一個數字卡片,另外兩人各拿兩個運算符號,剩下的一個人拿).
2、組長組織本組成員商量魔術變換的步驟(六個人手拿卡片,怎樣變換位置,分別組成不同的兩步式題,變換的題目越多,成績越高)
3、各組按順序進行變換題目的魔術表演,其他組的同學進行計算,大家做裁判.每個組表演結束后,要統計出變換題目的數量.
4、表演全部結束以后,根據各組變“魔術”的質量和數量評選出優勝小組.
小括號 篇2
教學目標
(一)認識小括號,初步了解帶小括號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會計算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
(二)加深對小括號作用的理解,進一步掌握運算順序,提高學生練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會計算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知道一個算式里有括號,先算括號里面的.
難點:理解小括號在計算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4+3+2 8-6-1 9+6-8 12-7+6
2.口算.
20+3 34+5 48+50 60+15
9+20 4+81 91+7 70+29
7+52
(二)學習新課
1.談話引出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認識一個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小括號——又稱圓括號,記作“( )”.[邊說邊板書課題:小括號記作( )]小括號的威力可大了,為什么呢?我先給你們講一個故事.
2.教學例2.
出示例2實物圖.
師:有一天小兔和小狗到小熊家去做客,它們倆剛一進門,小熊就高興地說:“你們來得真好!快幫助我算一算盤子里一共有多少塊糖?”小熊指著盤子里的糖說:“糖紙有不同的顏色,這里黃色的有2塊,綠色的有3塊,紅色的有7塊,你們想一想該怎樣算就能算出一共有多少塊糖?”
師:請同學們也來幫助小熊算一算好嗎?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圓片,在課桌上擺一擺,猜一猜小兔和小狗是怎樣算的.
甲:我猜小兔是這樣算的:先把2塊黃色的和3塊綠色的加起來是5塊,再加上7塊紅色的是12塊.
師:如果用算式表示出來,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用算式表示出來,就是先算2加3得5,再算5加7得12.
師:先算的2加3要用小括號括起來.
教師完成板書:
乙:我猜小狗是用另外一種方法算的:先把3塊綠色的和7塊紅色的合并起來是10塊,再把2塊黃色的和10塊合起來一共是12塊.用算式表示出來,就是先算3加7得10,再算2加10得12.
師:怎樣表示先算3加7呢?
生:先算的3加7要用小括號括起來.
指名到黑板上添加小括號.
師:你們真聰明!不但幫助小熊算出了一共有12塊糖,而且還知道了算式里用括號括起來的部分要先算.一個算式里有小括號,就應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算式:(2+3)+7=12里,有沒有小括號都要先算2+3,所以先算的部分在前面時,括號可以省掉不寫.
3.教學例3.
出示例3 15-(6+2)=____
師:想一想:怎樣算?在練習本上試算.
指名口述計算過程,教師板書:
(三)鞏固反饋
1.算一算,說一說.
12-5+4=11 先算12減5得7,
再算7加4得11.
12-(5+4)=3 先算5加4得9,
再算12減9得3.
師:這兩道題的數目和計算符號完全一樣,為什么結果就不一樣了呢?這就是小括號的威力了.由于第2小題增加了小括號,計算順序就不一樣了,結果也就不一樣了.同學們一定要記住:在一個算式里有括號,必須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2.看圖計算.
3.選擇答案.(把正確的答案填在方框里)
(1)19-9-7=□ (2)60-(30-20)=□
①17 ②3 ①50 ②10
(3)17-(2+8)=□ (4)8+(60-40)=□
、7 ②10 ①28 ②18
4.把每一橫行、每一豎行的三個數相加的和寫在( )里.
5.游戲——找朋友.
發給每位同學一張寫著算式的卡片,先請一位學生到前面來說:“快算!快算!快快算!我的朋友在哪里?”下面的學生要迅速地算出這張卡片上和自己手里卡片上的題目的得數,如果得數一樣就邊說:“你的朋友在這里.”邊跑到前面舉起手中卡片,讓大家檢驗是否找到朋友了.
以一組題目為例:
15+4-2 9+(10-2) 12+(13-8) 18-(9-8) 19-(1+1)
6.思考題.
給算式添上小括號
(1)8+60-40=28
(2)90-40+20=30
(3)17-9-6=14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這節課學習的重點是認識小括號,知道在一個有括號的算式里,先算括號里面的.首先出示例2的實物圖,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引出小括號,目的是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有意注意.說明三個數相加可以按照不同的順序算,如果用算式表示出來,先算的部分要用小括號括起來,體現了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過程.在這里還不要求學生遇到三個數連加要用不同的方法計算.練習的設計也著重突出了小括號在計算中的作用.游戲——找朋友在寓教于樂的同時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板書設計
小括號 篇3
課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的意義,認識它的作用,掌握帶的加減的運算順序,會計算帶的加減兩步式題.
2、初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比較、概括的能力.
3、通過教學,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審題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的作用
教學難點
掌握帶的加減兩步式題的計算過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出示卡片)
3+8= 4+5= 6+7= 12-7= 12+6=
13-8= 18-7= 13-4= 15+2= 7-4=
2、說出下面各題的計算過程
5+2+8= 9-4-2= 4+6-7= 8-2+5=
師:剛才我們做的加減兩步式題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從左往右)
同學們掌握得很好,你們愿意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幫小明解決一個問題嗎?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2
。1)設疑引出
師:星期天,小明和媽媽一起去看望姥姥,回來的時候,姥姥家的小方姐姐送給小明一把糖果,小明把這些糖果按照顏色分了類,你們看都有什么顏色的呀?【演示課件 】
你能幫小明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塊糖嗎?
學生自己算出糖果的數量以后,集體進行交流.
問:誰來匯報一下,你是怎樣算的?如何列式?
學生匯報,老師隨之板書或繼續演示課件.
學生一:先把2塊黃色的和3塊綠色的糖加起來是5塊,再把5塊和7塊紅色的糖加起來就是12塊.(板書:2+3+7=12)
問:誰和他的算法不同?
學生二:先把2塊黃色的和7塊紅色的糖加起來是9塊,再把9塊和3塊綠色的糖加起來就是12塊.(板書:2+7+3=12)
學生三:先把3塊綠色的和7塊紅色的糖加起來是10塊,再把2塊黃色的和10塊加起來就是12塊.(板書:3+7+2=12)
師:這個算式的第二步還是2加10嗎?(不是,是10加2)
怎樣列式才能表示第二步是2加10呢?(把2放在最前邊)
修改板書:2+3+7=12
問:連加式題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從左往右)
這道題應該先算什么?和你們剛才說的計算過程還一樣嗎?(不一樣了)
要按照你們剛才說的算法,又要和以前學習的加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相符合,怎么辦?(學生產生疑惑)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一位小客人,它能幫你們解決這個問題.
這就是(出示:( )).你記住它的樣子了嗎?請你隨老師一起寫一寫(學生書空的寫法).
。2)認識的作用
師:有了,就可以改變原來算式的運算順序了,的作用就是把先算的部分括起來.這道題我們要先算3加7,就把3+7用括起來.(板書:在3+7處用紅筆畫上)
問:有了,“2+(3+7)=”這道題要先算什么?(3加7等于10)再算什么?
板書:
2、教學例3
師:我們知道了的作用,如果遇到帶的算式,你會算嗎?
板書:15-(6+2)=
學生試著算一算,然后進行交流.
問:這道題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6加2等于8,再算15-8=7)
3、總結運算順序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那么帶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呢?它和我們以前學習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有什么不同?請同學們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
師生共同總結出:一個算式里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三、鞏固新知
1、教材第54頁的做一做
12-5+4 = 14-9–3 =
12-(5+4)= 14-(9-3)=
學生獨立完成以后,集體訂正: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比較:每組的上下兩道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小組討論后指名回答.
強調:做計算題,一定要認真審題,看清運算符號.
2、下列題中,哪題先算“3+4”?為什么?
3+4-5 15-3+4 15-(3+4)
3、給下面的算式添加運算符號,使算式成立.
7○6○3=10 5○2○4=11
14○2○8=4 9○5○3=7
12○9○7=10 16○6○4=6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板書課題:
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想法嗎?(學生自由發言.)
五、作業
教材第55頁的練習十三1、2
1. 13-4+5= 7+7-6=
13-(4+5)= 7+(7-6)=
2.6+(40+30)= 5+(46-6)= 20+50+9= 80-(50+20)=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變魔術
活動目的:
鞏固加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
活動準備:
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6人,選出組長.
每組發給3個數字卡片、2個加號、2個減號和一個.
活動過程 :
1、各組組長分配卡片(其中三人各拿一個數字卡片,另外兩人各拿兩個運算符號,剩下的一個人拿).
2、組長組織本組成員商量魔術變換的步驟(六個人手拿卡片,怎樣變換位置,分別組成不同的兩步式題,變換的題目越多,成績越高)
3、各組按順序進行變換題目的魔術表演,其他組的同學進行計算,大家做裁判.每個組表演結束后,要統計出變換題目的數量.
4、表演全部結束以后,根據各組變“魔術”的質量和數量評選出優勝小組.
小括號 篇4
教學目標
(一)認識,初步了解帶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會計算帶的加減兩步式題.
(二)加深對作用的理解,進一步掌握運算順序,提高學生練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會計算帶的加減兩步式題,知道一個算式里有括號,先算括號里面的.
難點:理解在計算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4+3+2 8-6-1 9+6-8 12-7+6
2.口算.
20+3 34+5 48+50 60+15
9+20 4+81 91+7 70+29
7+52
(二)學習新課
1.談話引出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認識一個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又稱圓括號,記作“( )”.[邊說邊板書課題:記作( )]的威力可大了,為什么呢?我先給你們講一個故事.
2.教學例2.
出示例2實物圖.
師:有一天小兔和小狗到小熊家去做客,它們倆剛一進門,小熊就高興地說:“你們來得真好!快幫助我算一算盤子里一共有多少塊糖?”小熊指著盤子里的糖說:“糖紙有不同的顏色,這里黃色的有2塊,綠色的有3塊,紅色的有7塊,你們想一想該怎樣算就能算出一共有多少塊糖?”
師:請同學們也來幫助小熊算一算好嗎?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圓片,在課桌上擺一擺,猜一猜小兔和小狗是怎樣算的.
甲:我猜小兔是這樣算的:先把2塊黃色的和3塊綠色的加起來是5塊,再加上7塊紅色的是12塊.
師:如果用算式表示出來,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用算式表示出來,就是先算2加3得5,再算5加7得12.
師:先算的2加3要用括起來.
教師完成板書:
乙:我猜小狗是用另外一種方法算的:先把3塊綠色的和7塊紅色的合并起來是10塊,再把2塊黃色的和10塊合起來一共是12塊.用算式表示出來,就是先算3加7得10,再算2加10得12.
師:怎樣表示先算3加7呢?
生:先算的3加7要用括起來.
指名到黑板上添加.
師:你們真聰明!不但幫助小熊算出了一共有12塊糖,而且還知道了算式里用括號括起來的部分要先算.一個算式里有,就應先算里面的.
算式:(2+3)+7=12里,有沒有都要先算2+3,所以先算的部分在前面時,括號可以省掉不寫.
3.教學例3.
出示例3 15-(6+2)=____
師:想一想:怎樣算?在練習本上試算.
指名口述計算過程,教師板書:
(三)鞏固反饋
1.算一算,說一說.
12-5+4=11 先算12減5得7,
再算7加4得11.
12-(5+4)=3 先算5加4得9,
再算12減9得3.
師:這兩道題的數目和計算符號完全一樣,為什么結果就不一樣了呢?這就是的威力了.由于第2小題增加了,計算順序就不一樣了,結果也就不一樣了.同學們一定要記。涸谝粋算式里有括號,必須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2.看圖計算.
3.選擇答案.(把正確的答案填在方框里)
(1)19-9-7=□ (2)60-(30-20)=□
、17 ②3 ①50 ②10
(3)17-(2+8)=□ (4)8+(60-40)=□
、7 ②10 ①28 ②18
4.把每一橫行、每一豎行的三個數相加的和寫在( )里.
5.游戲——找朋友.
發給每位同學一張寫著算式的卡片,先請一位學生到前面來說:“快算!快算!快快算!我的朋友在哪里?”下面的學生要迅速地算出這張卡片上和自己手里卡片上的題目的得數,如果得數一樣就邊說:“你的朋友在這里.”邊跑到前面舉起手中卡片,讓大家檢驗是否找到朋友了.
以一組題目為例:
15+4-2 9+(10-2) 12+(13-8) 18-(9-8) 19-(1+1)
6.思考題.
給算式添上
(1)8+60-40=28
(2)90-40+20=30
(3)17-9-6=14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這節課學習的重點是認識,知道在一個有括號的算式里,先算括號里面的.首先出示例2的實物圖,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引出,目的是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有意注意.說明三個數相加可以按照不同的順序算,如果用算式表示出來,先算的部分要用括起來,體現了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過程.在這里還不要求學生遇到三個數連加要用不同的方法計算.練習的設計也著重突出了在計算中的作用.游戲——找朋友在寓教于樂的同時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板書設計
小括號 篇5
課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的意義,認識它的作用,掌握帶的加減的運算順序,會計算帶的加減兩步式題.
2、初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比較、概括的能力.
3、通過教學,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審題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的作用
教學難點
掌握帶的加減兩步式題的計算過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出示卡片)
3+8= 4+5= 6+7= 12-7= 12+6=
13-8= 18-7= 13-4= 15+2= 7-4=
2、說出下面各題的計算過程
5+2+8= 9-4-2= 4+6-7= 8-2+5=
師:剛才我們做的加減兩步式題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從左往右)
同學們掌握得很好,你們愿意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幫小明解決一個問題嗎?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2
。1)設疑引出
師:星期天,小明和媽媽一起去看望姥姥,回來的時候,姥姥家的小方姐姐送給小明一把糖果,小明把這些糖果按照顏色分了類,你們看都有什么顏色的呀?【演示課件 】
你能幫小明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塊糖嗎?
學生自己算出糖果的數量以后,集體進行交流.
問:誰來匯報一下,你是怎樣算的?如何列式?
學生匯報,老師隨之板書或繼續演示課件.
學生一:先把2塊黃色的和3塊綠色的糖加起來是5塊,再把5塊和7塊紅色的糖加起來就是12塊.(板書:2+3+7=12)
問:誰和他的算法不同?
學生二:先把2塊黃色的和7塊紅色的糖加起來是9塊,再把9塊和3塊綠色的糖加起來就是12塊.(板書:2+7+3=12)
學生三:先把3塊綠色的和7塊紅色的糖加起來是10塊,再把2塊黃色的和10塊加起來就是12塊.(板書:3+7+2=12)
師:這個算式的第二步還是2加10嗎?(不是,是10加2)
怎樣列式才能表示第二步是2加10呢?(把2放在最前邊)
修改板書:2+3+7=12
問:連加式題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從左往右)
這道題應該先算什么?和你們剛才說的計算過程還一樣嗎?(不一樣了)
要按照你們剛才說的算法,又要和以前學習的加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相符合,怎么辦?(學生產生疑惑)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一位小客人,它能幫你們解決這個問題.
這就是(出示:( )).你記住它的樣子了嗎?請你隨老師一起寫一寫(學生書空的寫法).
。2)認識的作用
師:有了,就可以改變原來算式的運算順序了,的作用就是把先算的部分括起來.這道題我們要先算3加7,就把3+7用括起來.(板書:在3+7處用紅筆畫上)
問:有了,“2+(3+7)=”這道題要先算什么?(3加7等于10)再算什么?
板書:
2、教學例3
師:我們知道了的作用,如果遇到帶的算式,你會算嗎?
板書:15-(6+2)=
學生試著算一算,然后進行交流.
問:這道題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6加2等于8,再算15-8=7)
3、總結運算順序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那么帶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呢?它和我們以前學習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有什么不同?請同學們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
師生共同總結出:一個算式里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三、鞏固新知
1、教材第54頁的做一做
12-5+4 = 14-9–3 =
12-(5+4)= 14-(9-3)=
學生獨立完成以后,集體訂正: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比較:每組的上下兩道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小組討論后指名回答.
強調:做計算題,一定要認真審題,看清運算符號.
2、下列題中,哪題先算“3+4”?為什么?
3+4-5 15-3+4 15-(3+4)
3、給下面的算式添加運算符號,使算式成立.
7○6○3=10 5○2○4=11
14○2○8=4 9○5○3=7
12○9○7=10 16○6○4=6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板書課題:
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想法嗎?(學生自由發言.)
五、作業
教材第55頁的練習十三1、2
1. 13-4+5= 7+7-6=
13-(4+5)= 7+(7-6)=
2.6+(40+30)= 5+(46-6)= 20+50+9= 80-(50+20)=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變魔術
活動目的:
鞏固加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
活動準備:
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6人,選出組長.
每組發給3個數字卡片、2個加號、2個減號和一個.
活動過程 :
1、各組組長分配卡片(其中三人各拿一個數字卡片,另外兩人各拿兩個運算符號,剩下的一個人拿).
2、組長組織本組成員商量魔術變換的步驟(六個人手拿卡片,怎樣變換位置,分別組成不同的兩步式題,變換的題目越多,成績越高)
3、各組按順序進行變換題目的魔術表演,其他組的同學進行計算,大家做裁判.每個組表演結束后,要統計出變換題目的數量.
4、表演全部結束以后,根據各組變“魔術”的質量和數量評選出優勝小組.
小括號 篇6
教學內容:教材第17頁例3、例4和“練一練”,練習四第1~4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在帶有小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運算順序。
2.使學生知道在帶有兩個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里,兩個小括號里的同時計算、脫式比較簡便,并能照這樣的方法計算。
3.使學生掌握小括號里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會計算小括號里含有兩級運算的三步計算式題。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引新
1.做第17頁復習題。
(1)指名學生依次說出每題里各有哪些運算,應該按怎樣的順序計算。并口答運算過程及得數。
(2)提問: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又有加法或減法,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有括號的混合運算,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第l小題計算時是怎樣使運算過程簡便的?
2.引入新課。
從剛才的兩道題可以知道:算式里如果有加或減,又有乘或除,就要先算乘、除,再算加、減。在有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括號里的。如果兩步可以同時計算、脫式,那么同時計算、脫式比較方便。
我們今天根據這些運算順序的規定,來繼續學習帶有小括號的三步計算的一些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3。
(1)出示例3。
提問:這道題里有小括號時,要先算什么?有兩個小括號時,
(在兩個小括號下面畫線表示)運算時怎樣寫比較簡便?
讓學生計算在課本上。
(2)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結果是多少?(老師板書)提問:遞等式第一步算了哪兩部分?
(3)指出:有括號的算式,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同時計算、脫式時,同時計算、脫式比較簡便。
2.做“練一練”第1題。
讓學生把先算的部分畫出來。
指名二人板演,其余的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讓學生說說為什么這樣算。
3.教學例4。
(1)出示例4。
提問:這道題先算哪里的?小括號里面又要先算什么?為什么?
說明:算式里有小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的,小括號里有加法和乘法,要先算乘法。(在“25X4”下面畫線)
請同學們按照計算順序,在練習本上算出結果。(教師巡視輔導)
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學生口答,老師板書遞等式)
結合板書過程提問:為什么第一步要先算乘法?
完成計算過程后指出:括號里如果有加、減法和乘法,也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減法。
想一想,括號里如果是加、減法和除法,要先算什么?
4.教學“試一試”。 ·
請同學們看“試一試”的題。第一步要先算什么?為什么?二步和第三步各要算什么?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
追問:為什么第一步先算除法?
5.小結:上面兩道題都是括號里有加法或減法,又有乘法或
除法的三步計算式題。在計算時,要計算括號里的部分時,也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減法。
三、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第2題。
分別指名說一說兩題的運算順序。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強調括號里要先算什么。
2.做練習四第l題第一組。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
提問:第一步先算什么?為什么兩個小括號里的可以同時計算、脫式?
指出:有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如果有兩個小括號,為了使計算簡便,小括號里的可以同時計算、脫式。
3.做練習四第2題。
讓學生先在方框里填數。
提問:第1小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第2小題呢?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列出綜合算式。
學生口答綜合算式,老師板書。
提問:為什么第l小題前兩步上要加小括號?第2小題為什么后兩步加了小括號?
指出:第1小題為了先算除法、加法,最后算乘法,所以要把除法和加法括在括號里。第2小題為了先算乘法、減法,最后算除法,所以要把乘法和減法括在括號里。
四、課堂作業 :練習第l題第二組,第3、4題。
小括號 篇7
課題 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課型 新授課
本課題教時數:2 本教時為第 1 教時
教學目標
1、利用學生日常生活經驗和對問題中數量關系的把握,引導學生自己列算式解決實際問題;
2、在學生產生疑問時使學生體會小括號有改變原來運算順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3、通過計算過程的教學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小括號有改變原來運算順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理解用小括號的必要性和作用
教學準備 powerpoint課件一份
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交流,引入課題
同學們,昨天張老師到百潤發大賣場買了一件80元的體恤,我一共帶了100元,你們幫老師算算剩下的錢我還可以買5元一雙的襪子幾雙?
學生計算,然后交流自己計算的方法。根據學生可能列出的算式進行靈活的引入,并板書課題。
例:【如果學生情況全部是:100-80=20(元) 20÷5=4(雙)分步驟做那么可以這樣引入:同學們都是用分步驟的方法進行計算的,那么我們能否用一個算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呢?今天我們將學習新的知識—『課題』 】
二、探究新知,明確算法
1、確定計算方法可能一:在學生自己探索引入題的時候,除了分步做外,可能還有“100-80÷5”這樣的算式,這時要組織學生充分感受,
組織學生討論:解決例題中問題應該先算什么?
列成這樣的綜合算式對不對?
那么我們有什么辦法才能解決哪一步必須先算的問題?
然后讓學生自學課本第34頁。
可能二:在學生自己探索引入題的時候,也有可能有“(100-80)÷5”這樣的算式,這時要讓學生說明他的想法,一定要說明為什么要在“100-80”加一組括號,用意是什么?
學生說明后,立即表揚這樣的學生,并讓學生開始自學課本第34頁。
2、讓學生充分感受需要改變這個綜合算式的運算順序,組織討論在自學過程中你明白了什么?你學到了什么?
3、組織學生感知明確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知道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并讓學生完成“試一試”,可以指名2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完成在書上,最后校對結果并再一次明確運算順序。
三、鞏固提高,解決實際問題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先讓學生說說每題應該先算什么?
。2)、任意選擇2題完成在自己的本子上,然后集體校對;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讓學生分組完成每組算式,并讓3位學生到黑板上完成3組題;
(2)引導學生觀察每組題,說說運算順序的不同,并校對結果;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1) 讓學生讀題,嘗試自己列綜合算式進行解答,指名2位學生進行計算
【可以選擇性地選擇學生板演,一差一優有利于發現問題】;
(2) 就板演結果進行校對結果,口頭統計學生錯誤情況,并指出錯誤同學的錯誤,明確為什么要用小括號的理由;
四、 簡單總結,完成作業
p35“想想做做”第3題和第5題
課后感受 通過交流和合作,使學生明白了為什么要用“小括號”,理解了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利用探究得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教學效果很好。
課題 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課型 新授課 來自第一范文網。
小括號 篇8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4頁例2、例3,完成“做一做”和練習十三.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小括號及其作用,了解帶小括號式題的運算順序,會計算.
2.加強數學語言訓練,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和判斷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一套.學生準備小圓片若干個.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口算:
9+3 4+3 7+5 12-7 14-5
2.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說出答案.
3+5+7 5+4-3 10-2+5
師:“加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
二、探索新知
1.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師:“以前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認識了很多朋友,如100以內的數、加號、減號等,今天老師又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你們想認識嗎?”
生:“想!”
師:“這位朋友就是小括號.”
教師在黑板上板書“小括號”,并用紅粉筆在后面書寫( ),接著讓學生用手指書空2遍.
師:“小括號的作用可大了,它能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問題.那么小括號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老師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2.認識小括號及作用.
師:“有一天小兔和小狗到小熊家去做客,它倆剛一進門,小熊就高興地說:“你們來得真好!快幫我算算盤里一共有多少塊糖?”小熊指著盤里的糖說:“這里有黃色的2塊,綠色的3塊,紅色的7塊,你們想想該怎樣算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塊糖?”
師:“請同學們也來幫小熊算算好嗎?拿出準備好的圓片,在桌上擺一擺,猜猜小兔和小狗是怎樣算的?”
生①:“先把黃、綠兩種圓片相加,再加紅色圓片.”
生②:“先把紅、綠兩種相加,再加黃色圓片.”
師:“這兩個同學誰做得對?”
生:“都對.”
師:“他們都做對了,只是方法不同,那么怎么區別他們的做法呢?誰有好辦法?”
。ń處煿首鰺o可奈何的樣子.)
師:“這就需要我們的好朋友小括號來幫忙.它的作用就是把先算的部分括起來.”
電腦出示將兩組先算的部分用括號括起來.電腦反復閃爍小括號的位置,強調小括號的作用.
(2+3)+7=12 2+(3+7)=12
師:“誰能說說這兩個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想一想,小括號的作用是什么?”
師:以后,先算的部分在前面,括號就可以省略.例如(2+3)+7=12的括號就可以省略.
教師指導學生讀.
3.帶小括號兩步式題的計算過程.
師:“以后看到一個算式里有括號,怎樣計算呢?請同學們看這道題.”
出示例3:15-(6+2)=?
、僬埻瑢W讀題.想想這道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等于幾?教師追問為什么這樣算?以后看到算式里有小括號應該怎樣算?
、趯W生回答后教師板書:一個算式里有括號,先算括號里面的.
、圩鱿旅娓黝},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2-5+4= 14-9-3=
12-(5+4)= 14-(9-3)=
三、應用新知
1.看圖計算.
2.對比練習.
①練習十三第1題.
13-4+5= 7+7-6=
13-(4+5)= 7+(7-6)=
讓學生仔細觀察上、下兩個算式找出相同和不同.
師:計算加減兩步式題,要認真看清算式里有沒有括號,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面的,沒有括號,就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②下面3題,哪題先算“4+6”?為什么?
13-4+6 13-(4+6) 4+6-5
3.游戲.
、僬t花.
計算橫行和豎行每三個數的和,誰先算出得數,并說出用哪種方法簡便,就摘下紅花.
、谡遗笥.
發給學生一張寫有算式的卡片,算出得數.得數相等的就是一對好朋友.例如:
15+4-2 12+(11-9) 9+(10-1)
18-(4+6) 7+(3+4) 10-(15-13)
4.在適當的位置添上小括號使等式成立.
14-9-3= 79-8+1=70
四、小結
啟發學生自己歸納小括號的作用,以及在計算中應注意的問題.
板書設計 :
小括號( )
例2:○○ ○○○ ○○○○○○○
└───┘ │ 例3:15-(6+2)=
5 │ 想:先算6加2得8;
└───────┘ 再算15減8得7.
。2+3)+7=12
一個算式里有括號,先算括號里面的.
○○ ○○○ ○○○○○○○
│ └─────┘
│ 10
└──────┘
12
2+(3+7)=12
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按照“實物→圖形→算式→結論→運用”這個思路進行,把重點放在理解小括號的產生及作用上.
1.采用設疑激趣的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結構.
“好奇是兒童的天性,好奇是發明創造的源泉.”在教學中根據兒童的好奇心,以給兒童介紹新朋友的形式出示課題,使學生對本節課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教學例2,“如何用算式來表示第二種算法時”使學生產生疑惑,這時教師巧妙引出小括號,說明小括號的作用.這樣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對小括號的作用產生深刻印象.
2.精心設計練習,增強新知清晰度、穩定性.
學生獲取新知是有一個過程的,掌握新知需要通過一定量的練習,以增強新知清晰度、穩定性.
在對比練習中,每組算式的數字和運算符號完全一樣,只是一道題中多了一個小括號,所以計算順序和答案不一樣.從而加深學生對小括號作用的理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審題的習慣.
為了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望,設計了摘紅花、找朋友等游戲.他們要用靈活的思維,快速的反應及全體同學共同合作完成.這種手、眼、腦多種器官共同協調活動,既鞏固了新知,又可使學生變得活潑、聰明。
小括號 篇9
在我校三月份舉行的教研活動中,我們數學組開展了“團隊課”的課堂教學研討。我們選取了四年級蘇教版第八冊的《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課例進行展示。計算教學直接關系著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掌握,關系著各種數學能力與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與發展。在教學中,讓學生掌握“含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規律的同時,還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的能力。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新與舊——運用知識的遷移,讓學生自主探索新知。
數學教學一定要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就能獲取的知識教師完全可以放心、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實現知識的遷移。學生對混合運算的順序已經有了基本的認識,這些認識包括:要用遞等式計算;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在含有小括號的三步計算的混合運算的教學中,我們只需要為學生創設新的情境,讓他們利用“遷移”以前學過的知識方法就可以正確計算了。
我運用知識的遷移規律,我先讓學生進行計算練習:①120+25×4 ② (37+87)÷4 ③ 58×20-78÷13,讓他們鞏固 “含有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再把復習題第1小題改成例題300-(120+25×4),讓學生觀察例題的特征,引導他們進行嘗試戲練習后與復習題第1小題比較。這過程讓學生初步體會在含有小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號里的算式的運算順序。在學生初嘗知識遷移的滋味時,我再讓他們完成書上p37的想想做做,(37+29×3)÷4,58×(20-78÷13),這實際上時復習題把第2題的87寫成29和3的積,第3題添上了“( )”。當學生完成想想做做時,我再讓他們與復習題的第2、3題比較,進一步體會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在復習題與例題和想想做做的比較練習中,讓學生利用知識的正遷移,溝通了新舊知識的聯系,掌握了新知,同時體會到學習只要自己勇于探索,真知就離我們不遠,成功就在我們手中。
二、對與錯——在改錯訓練中,培養觀察、比較、分析能力。
出現錯誤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過程,學生在學習新知之前只學習了不含小括號的混合運算,這節課添加了小括號,個別學生有時觀察不細致,思考不深入,會因某些數據特征影響而造成運算上的錯誤。因此在課堂中我進行了兩種類型的改錯訓練。一是利用學生在課堂練習中動態生成了錯題,二是利用老師預設的改錯練習。引導學生思考:計算過程錯在哪里?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錯誤?正確的運算是什么?在教學過程中,我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分析、比較,在探詢前后知識的聯系中,意識到錯誤,產生新的認知沖突。讓學生在以后的練習中避免出現類似的錯誤,還提高了他們的觀察、比較、分析能力。
三、好與壞——培養良好的學習慣,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必須重視良好計算習慣的培養,使學生養成嚴格、認真、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和堅韌不撥、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千萬不要用“一時粗心”來原諒學生計算中出現的差錯。 在混合、運算的練習中關鍵是確定運算順序,因此我要求學生在做題時先觀察算式,再思考運算順序。為了讓學生明確運算順序,我要求學生要用橫線劃出每題算式的第一步。做題之前和做題的過程中,務必要求學生認真檢查。檢查的項目有:①題目有沒有抄錯?②計算的過程中有沒有錯寫、漏寫、少寫、多寫數字和符號?③每一步計算是否正確?④特殊數“0”、“1”的計算是否得當?
要讓學生體會到只要學生在混合運算中做到:整體觀察——分清順序——認真計算——全面檢查,計算的正確率肯定會提高的。
小括號 篇10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四則運算的順序(板書)這節課的學習目標是:(同上)(生齊讀)
過渡:
為了達到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請同學們根據老師的自學指導,認真的看書、自學,請看自學指導.
二.自學指導
認真看課本p11-12的例5
1、比較①,②兩個的計算,第一步分別先算什么?并把算式填寫完整,比較它們的計算結果一樣嗎?為什么?
2、什么叫四則運算?它們的運算順序分別是什么?
。5分鐘后,比誰會做與例題相類似的題)
過渡:下面自學開始,比誰自學后能做對檢測題。
三.先學
(一)看一看
學生看書自學,教師巡視,確保每名學生都在緊張的自學。4分鐘后,同桌交流自學中的疑問。
。ǘ 做一做
過渡:同學們看完了嗎?看完的同學請舉手?好,下面就來考考大家。
1.抽兩名同學上堂板演p12做一做,下面同學寫在練習本上。講述:要比誰做得又對又快,比誰字體工整,坐姿端正。
2.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搜集學生中的錯誤(不隨意輔導)。
四、后教
。ㄒ唬└
講述:做完的同學,請認真看黑板上的練習,發現錯了的請舉手!點名讓學生上臺更正。提示:用紅色粉筆改,哪個數字錯了,先劃一下,再在旁邊改,不要擦去原來的。
(二)討論(議一議)
1、第1題:第一步應先算什么?為什么?
2、(850-100)÷ 3
去掉小括號可以嗎?為什么?
3、小結:在有括號的算式里,必須先算括號里面的。
4、評正確率和板書,有誤的訂正。(看一看,今天誰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學的板書,誰寫的更漂亮一些,我們把紅旗送給他。)
。ㄈ┘訌娋毩
1.( )( )( )和( )統稱為四則運算。
2.計算下面各題。
(15+20)3 (59+21)(96÷8)
(124-85)12÷26 (75+240) ÷(20-5)
五、全課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六、當堂訓練(練一練)
過渡:下面,大家就運用新知識來做作業吧,有信心做全對,字寫端正的同學請舉手?
作業: 練習二:4、6、7
練習: 練習二:5、8
七.板書設計
。1)42+6(12-4) (2)42+612-4
=42+68 =42+72-4
=42+48 =114-4
=90 =110
運算順序: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
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稱四則運算。
教學內容:教科書p11-12的例5及做一做,練習二:第4-8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三步式題
●在學生的頭腦中強化小括號的作用。
●在練習中總結歸納出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掌握各類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準確計算。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能準確地計算較復雜的三步式題。
運用知識遷移,培養學生主動探索“三步式題中,小括號內含有加減和乘除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規范的用脫式計算。
教學方法: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
教具學具:小黑板
小括號 篇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三步混合運算的計算;
2、用三步計算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運算順序的理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思維。
教學重難點:
解決實際問題,加深對運算順序的理解。
教學資源:
小黑板、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師:首先我們來回憶一下,昨天我們學習的是什么內容?(生答)在進行計算時,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呢?(生答)
指出:含有小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也要先算小括號里的,小括號中的計算還要遵循先乘除后加減的順序。
2、揭題:今天,我們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繼續來探究含有小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師板書: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二、自主探究
1、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
(1)看圖,說說:從圖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2)學生獨立計算,指名一人板演。
。3)指名板演學生說說想法,集體訂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7題
(1)看圖,說說:圖中告訴我們哪些信息?
(2)理解“邊長4分米的方磚”:為邊長為4分米的正方形地磚。
。3)小組討論:怎樣求“需要多少塊方磚”?
。4)匯報交流:使學生明確,要求需要多少塊這樣的方磚,先要求出鋪地的總面積和所用的每塊方磚的面積。
。5)獨立完成計算,指名板演。
。6)集體訂正。
3、完成“想想做做”第8題
。1)輕聲讀題,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2)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3)集體訂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9題
。1)理解該統計表,說說:從圖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明確題意。
(2)師解釋一下“2月份共生產22天”的含義,使學生明白:2月份的生產天數與實際天數不是一回事。
。3)分別計算前兩個問題(用計算器計算),然后交流這兩題的解題思路,進一步理解相關的運算順序。
(4)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回答,再根據所提的問題列式計算)
三、總結質疑
今天你們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嗎?
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認識中括號,以及中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掌握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產生自主探索的興趣,獲得發現數學結論的成功體驗;
3、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資源:
情境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出示情境圖:同學們,你們瞧!學校興趣小組正在開展活動呢,你們知道有哪幾個小組在活動嗎?(生答:航模組、合唱組和美術組)仔細觀察這幅圖,說說你了解到了哪些相關小組的信息?(學生自由發言)
二、自主探究
1、提問:求“合唱組的人數是美術組的幾倍”應該怎樣列式解答呢?
2、學生獨立列式解答,教師巡視,指名用不同方法的學生板演。
3、匯報交流,同時指名學生說說想法:
方法一:先算出美術組的人數。
。 8 + 6 )× 2
= 14 × 2
= 28(人)
84 ÷ 28 =3
方法二:列成綜合算式84 ÷( 8 + 6 )× 2 ┅┅
用方法二的學生,要讓他們按運算順序說說每一步計算的實際意義。
4、設疑:84 ÷( 8 + 6 )× 2這個綜合算式與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有什么矛盾嗎?(學生自由發言)
5、說明:要先算出美術組的人數,就要改變算式中的運算順序,這里光用小括號還不夠,還要用到中括號。(板書:84 ÷[( 8 + 6 )× 2 ])像這樣的括號就是中括號(說明中括號的寫法)。
6、揭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板書課題: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
7、提問:在一個算式里,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要按怎樣的順序計算呢?
8、讓學生根據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嘗試進行計算,師巡視指導。
9、匯報交流,教師相機板書:
84÷[( 8 + 6 )×2 ]
= 84÷[14×2]
= 84÷28
= 3
10、引導學生小結:在一個算式里,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
三、鞏固反思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計算,指名2人板演,然后集體核對,指名板演學生說說計算的過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任選一組進行計算,然后通過比較讓學生整理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通過整理,使學生對含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有相對完整的、清晰的認識。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看圖了解信息,然后獨立列式計算,再集體訂正。
四、應用拓展
閱讀“你知道嗎?”
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再通過交流使他們了解“小括號”“中括號”和“大括號”發明的大體歷史,以及各種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使用規定。
五、總結質疑
這節課你認識了什么?學會了什么?回憶一下:含有小括號和中括號的混合運算要怎樣計算?
練 習 四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進一步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三步計算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進一步積累數學學習的經驗,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的學習習慣。
3、培養學生良好的估算習慣和估算意識。
教學重難點:
能準確的進行三步混合運算。
教學資源:
小黑板、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談話:回憶一下,前面我們都學了哪些知識?(學生自由發言)今天,我們要來做一些關于混合運算的練習。(板書:練習四)相信通過練習,同學們能進一步掌握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選擇恰當的方法,比較熟練地進行混合運算,提高計算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先讓學生說說每題的運算順序,再分別計算;
(2)集體核對;
。3)提問:在三步混合運算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4)教育學生認真計算、認真檢查,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小組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3)全班交流。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1)先讓學生獨立計算,指名學生板演;
。2)匯報交流:說說各是按怎樣的順序計算的?是根據什么運算律改變運算順序的?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1)看圖讀題,理解題目意思;
。2)指導學生把接近整百的兩個數分別看做整百數來估算;
。3)再列出算式進行筆算,算出“李老師一共用了多少錢”?
。4)說說筆算和估算的價值。
三、總結反思
通過這次練習,你又有什么新的收獲?跟大家說一說。
練 習 四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三步計算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能用三步計算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產生自主探索的興趣。
3、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的學習習慣和做人、做事的責任心。
教學重難點:
能準確的進行三步混合運算,并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資源:
小黑板、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談話:今天,我們繼續用混合運算的有關知識來做一些練習,希望大家在練習中能有新的收獲,不斷取得進步。(板書:練習四)
二、自主探究
1、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1)讓學生任選一組獨立進行計算;
(2)比較一下每組各題的運算順序,說說: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提問: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在進行計算時,我們該注意些什么?
2、完成“想想做做”第7題
。1)看圖,理解題意;
(2)指導學生用不同的算式來解答,獨立完成,指名不同方法的學生板演;
。3)比較不同的方法,溝通不同解法的內在聯系。
3、完成“想想做做”第8題
(1)看圖,理解題意,說說:從圖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2)提問: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嗎?
。3)借助直觀圖,讓學生獨立思考解答;
(4)匯報交流:你是怎樣列式解答的?說說是怎樣想的?(讓學生清楚地表達自己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
三、應用拓展
思考題
可以先和學生共同討論完成前兩個小題,使學生初步掌握基本的思考方法,再要求獨立完成其余的題,盡可能使更多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四、總結質疑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嗎?
小括號 篇1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4—35頁,“想想做做”第1—5題
教學目標:
1、充分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
2、初步理解、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重點、難點: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答:下列算式先算什么,再口算出結果。
6×3+3 70-20×3 46-28+4
提問: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減法,應先算什么?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將在上節課的基礎上,繼續學習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二、新授
1、提問(1)用50元錢買1個書包后,還可以買幾本筆記本?
(2)先求什么?算式是怎樣的?
再求什么?算式是怎樣的?
。3)你能列出綜合算式嗎?
2、討論: 50-20÷5 和 (50-20)÷5
。1) 括號的作用是什么?
。2) 是否需要加括號?
3、學生獨立計算,表述算式鞏固運算順序
4、出示試一試
(1)提問:先算什么?為什么?
。2)指出:算式里不管有什么運算,有括號,應先算括號里面的。
。3)獨立計算,2生板演
。4)交流評改,讀出兩個綜合算式
三、組織練習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同學們進行計算。提問:這組算式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計算的?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磐瑢W們分組進行計算。
⑵比一比:每組中的兩題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四、全課小結
五、布置作業
第2、6題。
課前思考:
1:教學時,可以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如果學生列出(50-20)/5,可以讓學生說說使用了什么符號。這個“小括號”在算式中起什么樣的作用。如果學生只列出50-20/5,可以啟發學生想想這道題應該先算什么,這樣列式對不對。由此引出小括號,讓學生認識、體會它的作用,并明確運算順序。
2:“試一試”可以先讓學生獨立算一算,在組織交流。在交流中進一步明確小括號的作用和相應的運算順序,并適時地進行總結。
3:第3題可以先讓學生說說每組兩道題的運算順序有什么不同,再算出得數進行比較,體會不同的運算順序可以算出不同的結果,從而養成在計算前認真審題的習慣。
4:第7題在計算后可以說說每組中兩道題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使學生認識到: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與從這個數里減去這兩個數的和,結果是一樣的。
課后反思:
教學“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時,教學的重點在于學生能體會到括號在混合運算中有改變原來運算順序的作用。通過對情境圖的分析,先分步列式,然后用綜合算式表示,當出現“50-20÷5”和“(50-20)÷5”這樣兩個算式時,讓學生展開討論:解決例題中問題應該先算什么?讓學生充分地感受要先算減法,可是運算的順序又不允許怎么辦?只有在算式中添上小括號,改變原有的運算順序,這樣就可以使列出的算式符合解決問題的要求。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使學生認識到小括號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學生理解、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最后通過對比練習,進一步認識小括號的作用和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后反思:
本節課主要教學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順序。重點讓學生理解括號在混合運算中有改變原來運算順序的作用。例題通過實際問題引出要用小括號的情景。從課堂上學生的表現感到,學生對于“運算中有小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理解的較好,基本都能理解。相對于沒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學生做有小括號的正確率還高一點。但發現一個問題,學生對于解決實際問題時,列綜合算式時還不能靈活運用小括號。有些學生不需要用小括號的也去用,我想可能學生對于小括號的作用還沒真正理解。明天的課還需強調,練習。
課后反思:
本節課是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學生在計算時運算順序比較熟練,但是在實際計算時學生仍有比較嚴重的計算錯誤,例如88/22=44這樣低級的錯誤。避免這樣的錯誤一是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驗算的習慣,二是加強口算、筆算的能力。
小括號 篇13
教學過程:
說出運算順序(小黑板出示)
20+30÷3 423-5 90÷15+3
1205-40÷2 8510 120÷35
23+57÷19 90-(32+30)
42+6(12-4) 42+612-4
嘗試自學,自主探究
1、嘗試練習
(1)42+6(12-4) (2)42+612-4
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答(畫出順序線)
(指三名學生板演)
交流匯報:兩小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兩題的計算結果為什么不一樣?
。ㄉf理由)
總結探究:這幾天我們一直都在說“四則運算”?那么到底什么是四則運算呢?
學生針對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概括: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稱四則運算。(板書)
下面看一組試題,請你說一說先算什么?然后算什么?
、90÷15+3 ②120÷35
③100-70+20 ④20+(302)
、202+30÷5 ⑥36-65
板書: 四 則 運 算
。+ - ÷)
1、沒有括號的算式⑴同級 左→右
、苾杉 先算乘除法,
再算加減法
2、有小括號的算式:先算小括號里的
三、二次嘗試
1、課本:第12頁“做一做”的第1小題
第14頁的第1、2、3、4小題及“做一做”
第2小題
全課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們都學到了哪些知識呢?還有什么疑問嗎?
教學內容:教材第11頁的例5,第12頁的“做一做”和第14頁練習二的第1-5題。
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含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
2、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類推的思維能力。
3、使學生養成規范解題,認真檢查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1、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能準確的計算較復雜的三步式題。
2、運用知識遷移培養學生主動探究“三步式題中小括號內含有加減和乘除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規范的用脫式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小括號 篇14
第三課時 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⑴
【教學內容】教材第34~35頁,“想想做做”第1~5題。
【教學要求】
⒈ 通過講座和交流,使學生充分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
⒊ 讓學生初步理解、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重點難點】
含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復習
⒈口答:下列算式先算什么,再口算出結果。
60+30×3 42÷2-20 63÷7×4
20+30-40 160÷80×30 52+420÷70
提問:以上幾題綜合算式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
、渤鍪纠}圖
請同學們列綜合算式并解解答。指名說說解題思路。
、辰沂菊n題:這節課我們將在現有的基礎上繼續學習混合運算。
二、教學新課
、苯虒W例題:
①引導學生看圖。出示問題:用50元錢買1個書包后,還可以買幾本練習本?
、谡埻瑢W們先分步算一算,再試著列出綜合算式。
、壑该f說解題思路,并分別說說每道算式求出的是什么?
你如果要列綜合算式必須要先求出什么才行?能不能這樣列式50-20÷5
為什么?應該怎么辦?
④請同學們算出結果
提問:在這道算式中有哪幾種運算?我們是先算什么的?在這樣的算式中為了要先算減法,我們是怎樣做的?
追問:加小括號的作用是什么?
⒉教學“試一試”:
①出示題目,請同學們獨立算一算,指名板演。
②提問:兩題在計算時有什么共同之處?
、厶釂枺和ㄟ^今天的學習,算式中有小括號時,應先算什么?(板書)
三、組織練習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同學們算一算,指名板演。
⒉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每組中的兩題有什么相同之處?又有什么不同?
請同學們計算。說說為什么計算結果會不同?
、惩瓿伞跋胂胱鲎觥钡4題。
指名讀題,說說題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說說解題思路及算式。提問:為什么在綜合算式中添上小括號?
、慈n小結:今天我們在列綜合算式的過程中用到了什么符號?算式中有它,會有什么作用?
四、布置作業
小括號 篇15
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三步混合運算的計算;
2、進一步積累數學學習的經驗,感受知識之間的聯系,能用三步計算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獲得發現數學結論的成功體驗;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思維。
教學重難點:
理解小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的三步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資源:
投影、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談話:回憶一下,昨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能說說在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中要怎樣算嗎?(生答)那么,在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中,我們又該注意些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一個問題。
揭示課題: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板書)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題:計算300-(120+25×4),說說:這道題有什么樣的特征?
2、先獨立計算,并指名一人板演;
3、小組交流:說說自己是按照怎樣的順序進行計算的?
4、在班內匯報交流算法;
5、小結:含有小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也要先算小括號里的,在計算中還要遵循先乘除后加減的順序。
三、鞏固反思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學生獨立計算,指名2人板演;
。2)指名板演學生說一說:是按照怎樣的順序進行計算的?
。3)集體訂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學生任選其中一組獨立進行計算,想想:這一組的三道題有什么聯系?同時指名2人板演。
。2)集體訂正;
(3)分別比較這兩組題,說一說:各組中的3道題目,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4)指出:在含有小括號的兩步與三步混合運算中,都要先算小括號里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和第5題
(1)分別先了解清楚題目中告訴我們的信息;
(2)小組討論解決問題的思路,幫學生理清數量關系;
。3)匯報交流解題的思路;
。4)學生口答列式。
四、總結質疑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2、布置作業:“想想做做”第3題、第4題和第5題。
板書設計:
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300 -( 120 + 25×4)
=300 -(120 + 100)
=300 - 220
=80
先算小括號里的,在計算中還要遵循先乘除后加減的順序。
小括號 篇16
教學目標
(一)認識小括號,初步了解帶小括號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會計算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
(二)加深對小括號作用的理解,進一步掌握運算順序,提高學生練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會計算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知道一個算式里有括號,先算括號里面的.
難點:理解小括號在計算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4+3+2 8-6-1 9+6-8 12-7+6
2.口算.
20+3 34+5 48+50 60+15
9+20 4+81 91+7 70+29
7+52
(二)學習新課
1.談話引出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認識一個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小括號——又稱圓括號,記作“( )”.[邊說邊板書課題:小括號記作( )]小括號的威力可大了,為什么呢?我先給你們講一個故事.
2.教學例2.
出示例2實物圖.
師:有一天小兔和小狗到小熊家去做客,它們倆剛一進門,小熊就高興地說:“你們來得真好!快幫助我算一算盤子里一共有多少塊糖?”小熊指著盤子里的糖說:“糖紙有不同的顏色,這里黃色的有2塊,綠色的有3塊,紅色的有7塊,你們想一想該怎樣算就能算出一共有多少塊糖?”
師:請同學們也來幫助小熊算一算好嗎?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圓片,在課桌上擺一擺,猜一猜小兔和小狗是怎樣算的.
甲:我猜小兔是這樣算的:先把2塊黃色的和3塊綠色的加起來是5塊,再加上7塊紅色的是12塊.
師:如果用算式表示出來,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用算式表示出來,就是先算2加3得5,再算5加7得12.
師:先算的2加3要用小括號括起來.
教師完成板書:
乙:我猜小狗是用另外一種方法算的:先把3塊綠色的和7塊紅色的合并起來是10塊,再把2塊黃色的和10塊合起來一共是12塊.用算式表示出來,就是先算3加7得10,再算2加10得12.
師:怎樣表示先算3加7呢?
生:先算的3加7要用小括號括起來.
指名到黑板上添加小括號.
師:你們真聰明!不但幫助小熊算出了一共有12塊糖,而且還知道了算式里用括號括起來的部分要先算.一個算式里有小括號,就應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算式:(2+3)+7=12里,有沒有小括號都要先算2+3,所以先算的部分在前面時,括號可以省掉不寫.
3.教學例3.
出示例3 15-(6+2)=____
師:想一想:怎樣算?在練習本上試算.
指名口述計算過程,教師板書:
(三)鞏固反饋
1.算一算,說一說.
12-5+4=11 先算12減5得7,
再算7加4得11.
12-(5+4)=3 先算5加4得9,
再算12減9得3.
師:這兩道題的數目和計算符號完全一樣,為什么結果就不一樣了呢?這就是小括號的威力了.由于第2小題增加了小括號,計算順序就不一樣了,結果也就不一樣了.同學們一定要記住:在一個算式里有括號,必須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2.看圖計算.
3.選擇答案.(把正確的答案填在方框里)
(1)19-9-7=□ (2)60-(30-20)=□
、17 ②3 ①50 ②10
(3)17-(2+8)=□ (4)8+(60-40)=□
、7 ②10 ①28 ②18
4.把每一橫行、每一豎行的三個數相加的和寫在( )里.
5.游戲——找朋友.
發給每位同學一張寫著算式的卡片,先請一位學生到前面來說:“快算!快算!快快算!我的朋友在哪里?”下面的學生要迅速地算出這張卡片上和自己手里卡片上的題目的得數,如果得數一樣就邊說:“你的朋友在這里.”邊跑到前面舉起手中卡片,讓大家檢驗是否找到朋友了.
以一組題目為例:
15+4-2 9+(10-2) 12+(13-8) 18-(9-8) 19-(1+1)
6.思考題.
給算式添上小括號
(1)8+60-40=28
(2)90-40+20=30
(3)17-9-6=14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這節課學習的重點是認識小括號,知道在一個有括號的算式里,先算括號里面的.首先出示例2的實物圖,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引出小括號,目的是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有意注意.說明三個數相加可以按照不同的順序算,如果用算式表示出來,先算的部分要用小括號括起來,體現了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過程.在這里還不要求學生遇到三個數連加要用不同的方法計算.練習的設計也著重突出了小括號在計算中的作用.游戲——找朋友在寓教于樂的同時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板書設計
小括號 篇17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掌握含有兩級運算(含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2.培養學生觀察、比較、類推的思維能力。
3.使學生養成規范解題、認真檢查的好習慣。
重點: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能準確地計算較復雜的三步式題。
難點:運用知識遷移,培養學生主動探索“三步式題中,小括號內含有加、減和乘、除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規范地進行脫式計算。
教學過程:
一、設問,質疑“法則”
師出示式題:900÷10+204,讓學生獨立計算后再匯報。
師:計算時為什么不先算“加”?
生:在這道算式中,我們要按照“先乘除,后加減”的法則進行計算。
師:遵守“法則”無可厚非,可是“法則”就一定合理嗎?比如在這里,如果按照法則計算,加法就永遠不可以先算了!
生:加小括號就可以先算加。
師:看來“法則”的成立也是需要一定的條件的,算式中有小括號,該怎樣計算呢?
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運算,再算小括號外面的運算。
師:改變了運算順序。
二、探究,掌握“法則”
1、 初步練習,掌握方法。
師:怎樣加小括號才能先算加?(師生討論,形成算式:900÷(10+20)4)。
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你能試著算一算嗎?
學生試練,匯報交流。
師:是不是小括號隨便加在哪兒,都可以改變運算順序?
生:不是的,比如小括號加在“900÷10”上,運算順序就沒有改變。
師:這時的小括號常常被我們稱為“無效括號”。那么小括號加在哪里,才能改變運算順序?
生討論交流,匯報,形成兩道算式:(900÷10+20)4,900÷(10+204)。
師:這兩道算式括號里都有兩步運算,該怎樣計算呢?
生:括號里也要按照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師:能試著做一做嗎?
生獨立練習后反饋,師及時平時矯正。
2、 對比辨析,加深理解。
師:觀察我們做過的這三道算式,其中的數、運算符號以及它們的排列順序都一樣,而且都只加一個小括號,為什么計算的結果都不一樣呢?
生:小括號的位置不同,運算的順序也就不同,結果也就可能不一樣。
師:那我們在做計算時,應當注意些什么?
生1:計算的時候不僅要看清數和運算符號,還要看清小括號的位置。
生2:先確定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計算時還要細心,不要算錯了。
師:你們覺得在做混合運算時,關鍵是什么?
生:理清運算順序是關鍵。
三、變式,熟練“法則”
師:現在我們就來抓住關鍵練習,敢不敢接受挑戰?
出示題1:根據算式選擇合適的運算順序。
。1)(600÷10+120)5
a.除、乘、加
b.除、加、乘
c.加、除、乘
(2)136+2530÷10
a.乘、除、加
b.除、乘、加
c.乘、加、除
師:友情提示,先思考,再慎重選擇。
出示題2:根據算式寫出合適的運算順序。
。1)(75+49)(75-44)
。2)658-(174+89)
師:運算順序掌握了,計算就成功了一半。下面的式題,你能正確合理地計算嗎?
出示題3:26+(1460-30)
26+14(60-30)
。26+14)(60-30)
出示題4:你能根據提示選擇正確的算式嗎?
a.(300-120+25)4
b.300-(120+25)4
c.300-(120+254)
師依次出示如下的(1)、(2)、(3)題,讓學生選擇合適的算式。
(1)按照先乘,再加,最后減的運算順序的算式是( )
。2)根據框圖中的提示選擇合適的算式是( )
。3)求300減120,再加上25,和是多少的算式是( )。
(學生在做到第(3)題時,由于思維定式,大多數人都選擇了a。)
師故意問幾個沒選a的同學:你們為什么不選?
生1:a最后求的是積,不是和。
其他學生大呼:上當了!這題沒合適的算式可選!
師:同學們,學習可來不得半點馬虎!
四、沖突,再思“法則”
出示:學校舉行運動會,三年級有54人參賽,四年級參賽的比三年級多7人,三、四年級共有多少人?(直接列出綜合算式,不解答)
學生練習后呈現幾種算式:
(1)54+7+54
。2)542+7
。3)54+(54+7)
繼續出示:五年級的參賽人數是三、四年級參賽人數的2倍,五年級有多少人參賽?
師:五年級參賽人數與什么條件有關?
生:三、四年級參賽的總人數。
師:我們剛才已經列出了三、四年級總人數的算式,你能在這個算是上改一改,把它變成求五年級參數人數的算式嗎?
生1:這樣不行,都有兩個小括號了!
生2:里面有括號,外面又有括號,看不清,容易出錯!
師:那該怎么辦呢?
生1:可以加中括號。
生2:還有大括號。
師:看來光有小括號還不能解決所有的運算問題,那么其他的括號是什么樣的,又有什么作用呢?有了這些括號又該怎樣計算呢?我們今后還會再討論。
五、反思,超越“法則”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研究了帶小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你有什么收獲?
生交流。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計算教學直接關系著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掌握,關系著各種數學能力與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與發展。在教學中,讓學生掌握“含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規律的同時,還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的能力。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用質疑來引入,激發學生對“法則”探尋的激情
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有合理性,也有局限性,正是小括號的使用突破了了這種局限性,是法則更加完美。在這里,我巧妙設疑“遵守”法則無可厚非,可是“法則”就一定合理嗎?疑問激起學生對法則的反思,引發了求知的欲望。在設疑——釋疑——再疑——再釋疑的過程中,學生探究欲望被充分調動。
二、用對比來深化,培養學生的思考
數學思考是數學學習的核心,沒有思考,學習就變成了簡單的模仿和練習,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括號的作用,本課設計了一個對比環節,讓學生觀察、思考、領悟。通過一道題變化小括號的位置,怎么計算結果不一樣呢?學生在對比辨析的過程中,清晰地認識到要想正確、合理計算這些混合運算,首先弄清題意,理清運算順序,然后再去計算的重要性。
三、用錯誤來誘導,培養學生堅持真理的科學態度
本節課,我采用了有意犯錯,故意誘錯的策略,培養學生敢于挑戰權威、善于質疑、勇于堅持真理的科學精神,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總的來說,我們要努力給學生提供充分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在認真聽講,課堂練習的同時,有更多的機會去親自探索、實踐,與同學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結果以及成功的快樂,從而開辟新的教學領域。
- 《小括號》教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一)認識小括號,初步了解帶小括號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會計算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二)加深對小括號作用的理解,進一步掌握運算順序,提高學生練習的興趣.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會計算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知道一個算式...
- 含有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通用2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三步式題。2.培養學生觀察、比較、類推的思維能力3.在練習中總結歸納出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教學過程:一、復習引入回憶前兩節課的學習內容,回顧學習過的四則運算順序。...
- 第一單元《四則運算》 強化小括號的作用、歸納運算順序 導學案(精選6篇)
一、學習內容p11/例5(強化小括號的作用)、歸納運算順序.二、學習目標 1.會計算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三步式題。2.在頭腦中強化小括號的作用。3.總結歸納出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 含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精選7篇)
教學過程:課前準備:前幾天,我們一直在冰雪天地這個游樂園里,尋找并解決了好多數學問題,今天我們就不去了。我知道,我們四(3)班的小朋友最熱心了,老師想請大家幫我一個忙,愿意嗎?板書:則讀什么?------能組詞嗎?(法則、規則、...
- 含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
教學目標:1. 使學生掌握含有兩級運算(含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2.培養學生觀察、比較、類推的思維能力。3.使學生養成規范解題、認真檢查的好習慣。...
- 第一單元 含有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
教學過程:一、板書課題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四則運算的順序(板書)這節課的學習目標是:(同上)(生齊讀)過渡:為了達到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請同學們根據老師的自學指導,認真的看書、自學,請看自學指導.二.自學指導認真...
- 第一單元《四則運算》 強化小括號的作用、歸納運算順序 導學案
一、學習內容p11/例5(強化小括號的作用)、歸納運算順序.二、學習目標 1.會計算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三步式題。2.在頭腦中強化小括號的作用。3.總結歸納出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 第三單元:帶小括號的練習課(第4課時)
教學內容:p.35第6~10題,思考題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這部分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通過具體的習題,使學生明白“連減也可以是減去兩個減數的和,得數不變”的規律。...
- 第一單元 第4課 含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
科目 數學 主備人 蔣天霜 審核人 課題 含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 課時安排 1 學習目標 1.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含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 2. 培養學生觀察、比較、類推的思維能力。 3. 使學生養成規范解題、認真檢查的好習慣。...
- 《含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導學案
課型 綜合課型 課時 1課時 主備人 張宇 審核人 復備人 本周行為訓練重點 班級 小組 姓名 學習目標 1、引導學生結合具體四則混合運算式題,總結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 《含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教學設計
基本信息 課題 人教版第一單元第四課時《含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 作者及工作單位 周東生濟源市坡頭鎮第一小學 教材分析 通過解決冰雕區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幾名保潔員的問題,總結含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順序。...
- 含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例5)
教學過程:課前準備:前幾天,我們一直在冰雪天地這個游樂園里,尋找并解決了好多數學問題,今天我們就不去了。我知道,我們四(3)班的小朋友最熱心了,老師想請大家幫我一個忙,愿意嗎?板書:則讀什么?------能組詞嗎?(法則、規則、...
- 含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
一、教學內容:含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含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2、培養學生觀察、比較、類推的思維能力。3、使學生養成規范解題,認真檢查的好習慣。...
- 含有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
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三步式題。2.培養學生觀察、比較、類推的思維能力3.在練習中總結歸納出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教學過程:一、復習引入回憶前兩節課的學習內容,回顧學習過的四則運算順序。...
- 《含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說出運算順序(小黑板出示)20+303423-59015+31205-402 85101203523+5719 90-(32+30)42+6(12-4)42+612-4嘗試自學,自主探究1、嘗試練習(1)42+6(12-4) (2)42+612-4 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答(畫出順序線)...
-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