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通用8篇)
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三步混合運算的計算;
2、用三步計算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運算順序的理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思維。
教學重難點:
解決實際問題,加深對運算順序的理解。
教學資源:
小黑板、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師:首先我們來回憶一下,昨天我們學習的是什么內容?(生答)在進行計算時,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呢?(生答)
指出:含有小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也要先算小括號里的,小括號中的計算還要遵循先乘除后加減的順序。
2、揭題:今天,我們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繼續來探究含有小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師板書: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二、自主探究
1、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
(1)看圖,說說:從圖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2)學生獨立計算,指名一人板演。
(3)指名板演學生說說想法,集體訂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7題
(1)看圖,說說:圖中告訴我們哪些信息?
(2)理解“邊長4分米的方磚”:為邊長為4分米的正方形地磚。
(3)小組討論:怎樣求“需要多少塊方磚”?
(4)匯報交流:使學生明確,要求需要多少塊這樣的方磚,先要求出鋪地的總面積和所用的每塊方磚的面積。
(5)獨立完成計算,指名板演。
(6)集體訂正。
3、完成“想想做做”第8題
(1)輕聲讀題,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2)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3)集體訂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9題
(1)理解該統計表,說說:從圖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明確題意。
(2)師解釋一下“2月份共生產22天”的含義,使學生明白:2月份的生產天數與實際天數不是一回事。
(3)分別計算前兩個問題(用計算器計算),然后交流這兩題的解題思路,進一步理解相關的運算順序。
(4)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回答,再根據所提的問題列式計算)
三、總結質疑
今天你們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嗎?
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認識中括號,以及中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掌握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產生自主探索的興趣,獲得發現數學結論的成功體驗;
3、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資源:
情境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出示情境圖:同學們,你們瞧!學校興趣小組正在開展活動呢,你們知道有哪幾個小組在活動嗎?(生答:航模組、合唱組和美術組)仔細觀察這幅圖,說說你了解到了哪些相關小組的信息?(學生自由發言)
二、自主探究
1、提問:求“合唱組的人數是美術組的幾倍”應該怎樣列式解答呢?
2、學生獨立列式解答,教師巡視,指名用不同方法的學生板演。
3、匯報交流,同時指名學生說說想法:
方法一:先算出美術組的人數。
( 8 + 6 )× 2
= 14 × 2
= 28(人)
84 ÷ 28 =3
方法二:列成綜合算式84 ÷( 8 + 6 )× 2 ┅┅
用方法二的學生,要讓他們按運算順序說說每一步計算的實際意義。
4、設疑:84 ÷( 8 + 6 )× 2這個綜合算式與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有什么矛盾嗎?(學生自由發言)
5、說明:要先算出美術組的人數,就要改變算式中的運算順序,這里光用小括號還不夠,還要用到中括號。(板書:84 ÷[( 8 + 6 )× 2 ])像這樣的括號就是中括號(說明中括號的寫法)。
6、揭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板書課題: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
7、提問:在一個算式里,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要按怎樣的順序計算呢?
8、讓學生根據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嘗試進行計算,師巡視指導。
9、匯報交流,教師相機板書:
84÷[( 8 + 6 )×2 ]
= 84÷[14×2]
= 84÷28
= 3
10、引導學生小結:在一個算式里,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
三、鞏固反思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計算,指名2人板演,然后集體核對,指名板演學生說說計算的過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任選一組進行計算,然后通過比較讓學生整理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通過整理,使學生對含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有相對完整的、清晰的認識。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看圖了解信息,然后獨立列式計算,再集體訂正。
四、應用拓展
閱讀“你知道嗎?”
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再通過交流使他們了解“小括號”“中括號”和“大括號”發明的大體歷史,以及各種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使用規定。
五、總結質疑
這節課你認識了什么?學會了什么?回憶一下:含有小括號和中括號的混合運算要怎樣計算?
練 習 四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進一步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三步計算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進一步積累數學學習的經驗,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的學習習慣。
3、培養學生良好的估算習慣和估算意識。
教學重難點:
能準確的進行三步混合運算。
教學資源:
小黑板、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談話:回憶一下,前面我們都學了哪些知識?(學生自由發言)今天,我們要來做一些關于混合運算的練習。(板書:練習四)相信通過練習,同學們能進一步掌握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選擇恰當的方法,比較熟練地進行混合運算,提高計算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先讓學生說說每題的運算順序,再分別計算;
(2)集體核對;
(3)提問:在三步混合運算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4)教育學生認真計算、認真檢查,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小組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3)全班交流。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1)先讓學生獨立計算,指名學生板演;
(2)匯報交流:說說各是按怎樣的順序計算的?是根據什么運算律改變運算順序的?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1)看圖讀題,理解題目意思;
(2)指導學生把接近整百的兩個數分別看做整百數來估算;
(3)再列出算式進行筆算,算出“李老師一共用了多少錢”?
(4)說說筆算和估算的價值。
三、總結反思
通過這次練習,你又有什么新的收獲?跟大家說一說。
練 習 四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三步計算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能用三步計算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產生自主探索的興趣。
3、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的學習習慣和做人、做事的責任心。
教學重難點:
能準確的進行三步混合運算,并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資源:
小黑板、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談話:今天,我們繼續用混合運算的有關知識來做一些練習,希望大家在練習中能有新的收獲,不斷取得進步。(板書:練習四)
二、自主探究
1、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1)讓學生任選一組獨立進行計算;
(2)比較一下每組各題的運算順序,說說: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提問: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在進行計算時,我們該注意些什么?
2、完成“想想做做”第7題
(1)看圖,理解題意;
(2)指導學生用不同的算式來解答,獨立完成,指名不同方法的學生板演;
(3)比較不同的方法,溝通不同解法的內在聯系。
3、完成“想想做做”第8題
(1)看圖,理解題意,說說:從圖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2)提問: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嗎?
(3)借助直觀圖,讓學生獨立思考解答;
(4)匯報交流:你是怎樣列式解答的?說說是怎樣想的?(讓學生清楚地表達自己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
三、應用拓展
思考題
可以先和學生共同討論完成前兩個小題,使學生初步掌握基本的思考方法,再要求獨立完成其余的題,盡可能使更多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四、總結質疑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嗎?
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篇2
在我校三月份舉行的教研活動中,我們數學組開展了“團隊課”的課堂教學研討。我們選取了四年級蘇教版第八冊的《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課例進行展示。計算教學直接關系著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掌握,關系著各種數學能力與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與發展。在教學中,讓學生掌握“含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規律的同時,還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的能力。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新與舊——運用知識的遷移,讓學生自主探索新知。
數學教學一定要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就能獲取的知識教師完全可以放心、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實現知識的遷移。學生對混合運算的順序已經有了基本的認識,這些認識包括:要用遞等式計算;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在含有小括號的三步計算的混合運算的教學中,我們只需要為學生創設新的情境,讓他們利用“遷移”以前學過的知識方法就可以正確計算了。
我運用知識的遷移規律,我先讓學生進行計算練習:①120+25×4 ② (37+87)÷4 ③ 58×20-78÷13,讓他們鞏固 “含有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再把復習題第1小題改成例題300-(120+25×4),讓學生觀察例題的特征,引導他們進行嘗試戲練習后與復習題第1小題比較。這過程讓學生初步體會在含有小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號里的算式的運算順序。在學生初嘗知識遷移的滋味時,我再讓他們完成書上p37的想想做做,(37+29×3)÷4,58×(20-78÷13),這實際上時復習題把第2題的87寫成29和3的積,第3題添上了“( )”。當學生完成想想做做時,我再讓他們與復習題的第2、3題比較,進一步體會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在復習題與例題和想想做做的比較練習中,讓學生利用知識的正遷移,溝通了新舊知識的聯系,掌握了新知,同時體會到學習只要自己勇于探索,真知就離我們不遠,成功就在我們手中。
二、對與錯——在改錯訓練中,培養觀察、比較、分析能力。
出現錯誤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過程,學生在學習新知之前只學習了不含小括號的混合運算,這節課添加了小括號,個別學生有時觀察不細致,思考不深入,會因某些數據特征影響而造成運算上的錯誤。因此在課堂中我進行了兩種類型的改錯訓練。一是利用學生在課堂練習中動態生成了錯題,二是利用老師預設的改錯練習。引導學生思考:計算過程錯在哪里?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錯誤?正確的運算是什么?在教學過程中,我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分析、比較,在探詢前后知識的聯系中,意識到錯誤,產生新的認知沖突。讓學生在以后的練習中避免出現類似的錯誤,還提高了他們的觀察、比較、分析能力。
三、好與壞——培養良好的學習慣,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必須重視良好計算習慣的培養,使學生養成嚴格、認真、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和堅韌不撥、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千萬不要用“一時粗心”來原諒學生計算中出現的差錯。 在混合、運算的練習中關鍵是確定運算順序,因此我要求學生在做題時先觀察算式,再思考運算順序。為了讓學生明確運算順序,我要求學生要用橫線劃出每題算式的第一步。做題之前和做題的過程中,務必要求學生認真檢查。檢查的項目有:①題目有沒有抄錯?②計算的過程中有沒有錯寫、漏寫、少寫、多寫數字和符號?③每一步計算是否正確?④特殊數“0”、“1”的計算是否得當?
要讓學生體會到只要學生在混合運算中做到:整體觀察——分清順序——認真計算——全面檢查,計算的正確率肯定會提高的。
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篇3
第三課時 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⑴
【教學內容】教材第34~35頁,“想想做做”第1~5題。
【教學要求】
⒈ 通過講座和交流,使學生充分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
⒊ 讓學生初步理解、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重點難點】
含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復習
⒈口答:下列算式先算什么,再口算出結果。
60+30×3 42÷2-20 63÷7×4
20+30-40 160÷80×30 52+420÷70
提問:以上幾題綜合算式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
⒉出示例題圖
請同學們列綜合算式并解解答。指名說說解題思路。
⒊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將在現有的基礎上繼續學習混合運算。
二、教學新課
⒈教學例題:
①引導學生看圖。出示問題:用50元錢買1個書包后,還可以買幾本練習本?
②請同學們先分步算一算,再試著列出綜合算式。
③指名說說解題思路,并分別說說每道算式求出的是什么?
你如果要列綜合算式必須要先求出什么才行?能不能這樣列式50-20÷5
為什么?應該怎么辦?
④請同學們算出結果
提問:在這道算式中有哪幾種運算?我們是先算什么的?在這樣的算式中為了要先算減法,我們是怎樣做的?
追問:加小括號的作用是什么?
⒉教學“試一試”:
①出示題目,請同學們獨立算一算,指名板演。
②提問:兩題在計算時有什么共同之處?
③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算式中有小括號時,應先算什么?(板書)
三、組織練習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同學們算一算,指名板演。
⒉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每組中的兩題有什么相同之處?又有什么不同?
請同學們計算。說說為什么計算結果會不同?
⒊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指名讀題,說說題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說說解題思路及算式。提問:為什么在綜合算式中添上小括號?
⒋全課小結:今天我們在列綜合算式的過程中用到了什么符號?算式中有它,會有什么作用?
四、布置作業
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篇4
新授片段:
今天我們再一次來到文具店,看看小紅又想買些什么?
小紅用50元買了一個書包后,還能買幾本筆記本,你能幫她算算嗎?
學生試做
板演:50—20÷5 (50—20)÷5
=50—4 =30÷5
=46(本) =6(本)
觀察兩個算式,有什么不同?
要求小紅用50元買了一個書包后,還能買幾本筆記本,必須先求什么?
50—20÷5 這樣列式能先算出還剩多少錢嗎?
要求還剩多少錢應先算哪一步?50—20
50—20÷5 這樣列式對不對?
怎樣才能先算50—20?
板書:(50—20)÷5
這里要先算減法,列綜合算式時必須在減法這部分添上小括號。
現在我們可以先求什么?
符不符合題意?
算式中有小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里的。
鞏固片段:
小括號在混合運算能改變原來的運算順序,有點像個魔術師,下面我們來做個游戲。
出示復習做過的6道混合運算
350÷70+44 120+30×2
96—32÷16 125—25×4
91÷13×11 27×9÷3
老師提出想先算的部分,你們看看需不需要加括號?怎么加?
96—32÷16 想先算減法, 需不需要加括號?怎么加?
120+30×2 想先算乘法, 需不需要加括號?怎么加?
......
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篇5
一、教學內容:教材第34~35頁,“想想做做”第1~5題。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講課和交流,使學生充分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
2、讓學生初步理解、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重點難點: 含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四、教法教具:引導嘗試,討論突破
多媒體課件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
⒈口答:下列算式先算什么,再口算出結果。
60+30×3 42÷2-20 63÷7×4
20+30-40 160÷80×30 52+420÷70
提問:以上幾題綜合算式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
2、在下面的算式中先添上運算符號+、-,再說說運算順序,并算一算。
40 4 2
3、在下面的算式中先添上運算符號+、÷,再說說運算順序,并算一算。
40 4 2
4、出示例題圖
請同學們列綜合算式并解答。指名說說解題思路。
5、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將在現有的基礎上繼續學習混合運算。
二、教學新課
⒈教學例題:
(1)引導學生看圖。從圖中可以獲得哪些信息?出示問題:用50元錢買1個書包后,還可以買幾本筆記本?
(2)請同學們先分步算一算,再試著列出綜合算式。
(3)指名說說解題思路,并分別說說每道算式求出的是什么?
你如果要列綜合算式必須要先求出什么才行?能不能這樣列式50-20÷5
為什么?應該怎么辦?你覺得有什么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講述:遇到這種情況,也就是要改變規定的運算順序,就要請小括號來幫忙,因為數學上有個規定:括號內先算。
(4)提問:這個算式怎么改?請同學們算出結果。(板書)
提問:在這道算式中有哪幾種運算?我們是先算什么的?在這樣的算式中為了要先算減法,我們是怎樣做的?
(5)追問:加小括號的作用是什么?
小結: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如果需要改變原先規定的運算順序,可以請小括號來幫忙。(板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⒉教學“試一試”:
18×(36+24) 95-(74-50)
(1)出示題目,請同學們獨立算一算,指名板演。
(2)提問:兩題在計算時有什么共同之處?
(3)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算式中有小括號時,應先算什么?(板書)
三、組織練習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讓同學們先說一說每題的運算順序,再獨立解答,指定四人板演。
(2)在班內共同訂正后提問:在計算有小括號的算式中要注意什么?
⒉。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每組中的兩題有什么相同之處?又有什么不同?
請同學們計算。說說為什么計算結果會不同?
3、說一說按照計算要求,下面的算式要不要加括號,怎樣加括號。
(1)72-30+22 先算加后算減
(2)36+24÷6 先算加后算除
(3)58-6×7 先算乘后算減
(4)72÷2×6 先算乘后算除
指名回答。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指名讀題,說說題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說說解題思路及算式。提問:為什么在綜合算式中添上小括號?
四、全課小結:今天我們在列綜合算式的過程中用到了什么符號?算式中有它,會有什么作用?
五、課堂作業:“想想做做第2題和第5題。
七、板書:
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50-20=30(元) (50-20)÷5
30÷5=6(本) =30÷5
=6(本)
答:還可以買6本。
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篇6
課題 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課型 新授課
本課題教時數:2 本教時為第 1 教時
教學目標
1、利用學生日常生活經驗和對問題中數量關系的把握,引導學生自己列算式解決實際問題;
2、在學生產生疑問時使學生體會小括號有改變原來運算順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3、通過計算過程的教學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小括號有改變原來運算順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理解用小括號的必要性和作用
教學準備 powerpoint課件一份
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交流,引入課題
同學們,昨天張老師到百潤發大賣場買了一件80元的體恤,我一共帶了100元,你們幫老師算算剩下的錢我還可以買5元一雙的襪子幾雙?
學生計算,然后交流自己計算的方法。根據學生可能列出的算式進行靈活的引入,并板書課題。
例:【如果學生情況全部是:100-80=20(元) 20÷5=4(雙)分步驟做那么可以這樣引入:同學們都是用分步驟的方法進行計算的,那么我們能否用一個算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呢?今天我們將學習新的知識—『課題』 】
二、探究新知,明確算法
1、確定計算方法可能一:在學生自己探索引入題的時候,除了分步做外,可能還有“100-80÷5”這樣的算式,這時要組織學生充分感受,
組織學生討論:解決例題中問題應該先算什么?
列成這樣的綜合算式對不對?
那么我們有什么辦法才能解決哪一步必須先算的問題?
然后讓學生自學課本第34頁。
可能二:在學生自己探索引入題的時候,也有可能有“(100-80)÷5”這樣的算式,這時要讓學生說明他的想法,一定要說明為什么要在“100-80”加一組括號,用意是什么?
學生說明后,立即表揚這樣的學生,并讓學生開始自學課本第34頁。
2、讓學生充分感受需要改變這個綜合算式的運算順序,組織討論在自學過程中你明白了什么?你學到了什么?
3、組織學生感知明確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知道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并讓學生完成“試一試”,可以指名2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完成在書上,最后校對結果并再一次明確運算順序。
三、鞏固提高,解決實際問題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先讓學生說說每題應該先算什么?
(2)、任意選擇2題完成在自己的本子上,然后集體校對;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讓學生分組完成每組算式,并讓3位學生到黑板上完成3組題;
(2)引導學生觀察每組題,說說運算順序的不同,并校對結果;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1) 讓學生讀題,嘗試自己列綜合算式進行解答,指名2位學生進行計算
【可以選擇性地選擇學生板演,一差一優有利于發現問題】;
(2) 就板演結果進行校對結果,口頭統計學生錯誤情況,并指出錯誤同學的錯誤,明確為什么要用小括號的理由;
四、 簡單總結,完成作業
p35“想想做做”第3題和第5題
課后感受 通過交流和合作,使學生明白了為什么要用“小括號”,理解了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利用探究得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教學效果很好。
課題 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課型 新授課 來自第一范文網。
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篇7
第四課時 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⑵
【教學內容】教材第35~36頁,“想想做做”第6~10題。
【教學要求】
⒈ 通過對不含小括號的綜合算式與含有小括號的綜合算式的比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⒉通過對于可以發現運算性質的對比練習,使學生在計算中感受、發現小括號的作用。
【教具準備】
“想想做做”第8、9題的插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⒈口算:
720÷8 630÷90 330×0 75÷25
337-45 480÷20 95÷5 140÷14
⒉先說出下面每題先算什么,再算出結果。
(127+23)÷50 328÷(360÷90)
46×(30-25) 47×56+379
提問:以上幾題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計算的?
二、初步感知
⒈出示:180-36-44 180-(36+44)
⑴請同學們觀察兩題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⑵請同學們分別算出它們的結果,指名板演。提問:它們的結果怎樣?
⑶出示:159-(59+37) 159-59-37
請同學們觀察計算。提問:它們的結果怎樣?為什么也一樣呢?
⑷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得出結論。
⒉根據已有的算式,說出與它計算結果相等的算式。
80-20-30 50-(20+10) 90-70-20
提問:為什么它們的計算結果相同?
⒊同座位互相考考對方,說出得數相等的算式。
⑴出示題目,質疑:可以先怎樣估計一下商?
⑵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指名說說計算過程,提問:你是把39看作多少來試商的?
⑶討論: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可以怎樣試商?
先小討論,再全班交流。
小結: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可以把除數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來試商。
三、靈活運用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8題。
出示圖,提問:什么是一套衣服?
同學們獨立完成,要求晝列出綜合算式。指名說說每題的解題思路。
⒉完成“想想做做”第9題。
出示圖,提問:超市的這節柜臺銷售哪幾種商品,它們的標價各是多少?
問:根據題目中所給的信息,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⒊完成“想想做做”第10題。
學生做完后要求比較這3道算式之間有什么內在聯系?
四、知識拓展
同學們自學“你知道嗎?”,老師做適當補充。
五、布置作業
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篇8
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三步混合運算的計算;
2、進一步積累數學學習的經驗,感受知識之間的聯系,能用三步計算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獲得發現數學結論的成功體驗;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思維。
教學重難點:
理解小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的三步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資源:
投影、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談話:回憶一下,昨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能說說在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中要怎樣算嗎?(生答)那么,在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中,我們又該注意些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一個問題。
揭示課題: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板書)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題:計算300-(120+25×4),說說:這道題有什么樣的特征?
2、先獨立計算,并指名一人板演;
3、小組交流:說說自己是按照怎樣的順序進行計算的?
4、在班內匯報交流算法;
5、小結:含有小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也要先算小括號里的,在計算中還要遵循先乘除后加減的順序。
三、鞏固反思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學生獨立計算,指名2人板演;
(2)指名板演學生說一說:是按照怎樣的順序進行計算的?
(3)集體訂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學生任選其中一組獨立進行計算,想想:這一組的三道題有什么聯系?同時指名2人板演。
(2)集體訂正;
(3)分別比較這兩組題,說一說:各組中的3道題目,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4)指出:在含有小括號的兩步與三步混合運算中,都要先算小括號里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和第5題
(1)分別先了解清楚題目中告訴我們的信息;
(2)小組討論解決問題的思路,幫學生理清數量關系;
(3)匯報交流解題的思路;
(4)學生口答列式。
四、總結質疑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2、布置作業:“想想做做”第3題、第4題和第5題。
板書設計:
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300 -( 120 + 25×4)
=300 -(120 + 100)
=300 - 220
=80
先算小括號里的,在計算中還要遵循先乘除后加減的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