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第4課 含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
科目 數學 主備人 蔣天霜 審核人 課題 含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 課時安排 1 學習目標 1.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含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 2. 培養學生觀察、比較、類推的思維能力。 3. 使學生養成規范解題、認真檢查的好習慣。 學習重點 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能準確地計算較復雜的三步式題。 學習難點 運用知識遷移,培養學生主動探索“三步式題中,小括號內含有加、減和乘、除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規范地用脫式計算。 學習準備 學具準備:口算卡片。 預習內容: 學 習 流 程 教、學前修改 教、學后修改 一、導入 1. 口算。(卡片) 20+30÷3 423 90÷15+3 125―40÷2 8510 120÷35 一人讀題,說計算順序,另一人計算出結果,其他同學判斷對錯。 2. 說出下列各題的運算順序。 150―100÷54 (43+57)(38―31) 同桌各選一題,互相說一說:題中含有哪些運算,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為什么按這樣的順序進行計算? 強調:一個算式里,如果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含有括號的算式,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3. 計算。 23+570÷19 90―(32+30) 同桌互說運算順序并口算出結果。 二、教學實施 1. 學習例5。 (1) 板書例題。 (2) 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 在算式中標出運算順序號。 42+6(12―4) 42+612―4 ① ① ② ② ③ ③ (4) 嘗試獨立完成計算過程。 (5) 核對計算結果。 (6) 討論。 例5中兩小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通過討論、交流,得出結論。 相同點:①參與運算的數相同。 ②運算符號相同。 ③數和運算符號的排列順序相同。 不同點: ①第一小題有小括號,第二小題沒有小括號。 ②兩題運算順序不同,第一小題先求差,再求積,最后求和;第二小題先求積,再求和,最后求差。 ③計算結果不同。 (7) 總結歸納。 老師:根據我們所做的四則運算,你能總結出它們的運算順序嗎? 老師根據學生總結的內容,歸納板書: 同級 從左——右 沒有括號的算式 四則運算 異級 先乘、除法,再加、減法 有括號的算式 先算括號里的 (+、―、÷) 2. 拓展學習。 (1) 老師板書:100―23―540÷18 (2) 說一說這道題的運算順序。 (3) 老師將例題變式為:100―(23+540÷18) (4) 觀察例題變化。 (5) 引導思考。 這道題中的小括號內含有除法和加法兩級運算,應按什么順序進行計算呢?(小括號內先算除再算加) (6) 試做例題,同桌對照,互相訂正。 (7) 指名匯報自己的計算過程并板書。 100―(23+540÷18) =100―(23+30) =100―53 =47 (8) 討論: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的式題,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明確: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的式題,先算括號內的乘、除法,再算括號內的加、減法,最后再算括號外面的。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先說運算順序,再計算。 2.菜站運來蔬菜920千克,運了3車,還剩下20千克。平均每車運多少千克? 四、思維訓練 1. 5箱蜜蜂一年可以釀75千克蜂蜜。照這樣計算,一年釀300千克蜂蜜,需增加幾箱蜜蜂?(列綜合算式) 2. 花果山上桃樹多,5只小猴分150棵,現在有75只小猴,分后還剩下80棵。要想當小猴王,算出桃樹有多少棵。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了含小括號的混合運算,計算時仍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小括號外面的;如果小括號里有兩級運算,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想一想:做題時要注意什么? 一審:看清題里是否有小括號,含有哪些運算。 二想:想一想運算順序。 三算:按照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四查:養成一步一查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