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的特征(精選2篇)
平移的特征 篇1
學科:數學學段:初中教材版本: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年級:八年級課題:平移的特征 教學設計:
平移的特征
一、 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1) 掌握理解平移的特征。(2) 能根據所給的條件利用平移的特征作出平移后的圖形。
2、 過程與方法:經歷觀察、操作、欣賞探索平移的基本特征,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合作交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手能力。3、 情感與價值觀: 在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去激勵誘發學生,激發其興趣,培養他們獨立主動的進取和創造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二、 教學設想 在七年級對“平行線”一章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學會了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通過畫平行線,學生對平行移動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感知,因此本課設計觀察、測量等活動來探索平移的特征,并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竟爭上臺匯報等方法進行本課學習,讓學生自己獲得知識。三、 教材分析 經過七年級對“平行線”一章的學習,學生學會了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通過畫平行線,學生對平行移動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感知,以此為基礎,通過設計觀察、測量等活動來探索平移的特征。但在本節課的學習中,學生很可能在探索平移的特征時總結不完善,對平行線的方法記憶模糊。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竟爭上臺匯報等方法進行,讓學生自己獲得知識。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平移的特征及應用 難點:正確理解平移的特征五、 教學方法 本節課采用“觀察演示,引導發現”的方法來進行教學,教會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方法。六、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七、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請同學們欣賞一組動畫演示,(課件演示)指出這就是物體的平移,物體的平移具有怎樣的特征呢?這節課我們將一起來探討。欣賞動畫演示通過欣賞動畫演示,使學生帶著對問題的興趣進入本課的學習。同時將數學和生活聯系在一起,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緩土曁釂枴繂栴}:若把四邊形abcd通過平移得到四邊形a′b′c′d′,則 d′ c′ a′ b′ d c a b(1) 點a的對應點是____________(2) ∠b的對應角是____________(3) 線段bc的對應線段是____________(4) 平移的方向是____________(5) 平移的距離是____________觀察、思考、回答① 將引入中纜車的移動抽象為數學問題;②將上一節課知識與本節課進行銜接,為本節課研究對應角、對應線段、對應點所連的線段的關系作鋪墊!疽龑骄俊繂栴}:若把△abc沿著bb′的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請同學們觀察思考:平移前后兩個三角形的對應角、對應線段、對應點所連的線段等有何關系?試說出你觀察的結果。 c′ c a′ b′ a b (1) a a′
b c b′ c′ (2)(1)獨立思考;(2)前后四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交流并相互補充;(3)采用競爭機制,哪個小組討論完成得快,選一名代表到講臺上向全班同學匯報本小組的探索成果,第二名的小組將有第一個進行補充的資格。①圖形中有一些很容易觀察出的結論,學生自己就能看出,因此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便于讓每個同學都能在自己的探索過程中找到一定的成就感,從而獲得進一步探索的信心和勇氣。②討論環節有利于增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培養學生在遇到困難時學會如何與別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也能使課堂氣氛更民主、更開放、更和諧,學生的情商和智商將更大范圍被激活。③在討論的基礎上采用競爭機制,推動了課堂進程,加快了課堂節湊,同時使課堂氣氛達到最高潮。)【知識反饋】例:(課本p70試一試)畫出將圖中△abc向右平移5格后的△a′b′c′,然后再畫出將△a′b′c′向上平移2格后的△a″b″c″。變式1: 如圖,△abc經過平移到△a′b′c′的位置,指出平移的方向,并量出平移的距離。 ′ 變式2:如圖,將△abc進行平移后使得點a平移到點a′,作出平移后的△a′b′c′。 變式3:如圖,將△abc沿著北偏東45°的方向平移3厘米,作出平移后的△a′b′c′! 觀察、思考并動手練習利用方格紙較容易確定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學生能較快利用平移的特征進行作圖,即將圖形的移動轉化為點的移動。本題起點低,容易理解,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變式1培養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讓學生在操作中悟出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離與對應點所連的線段有關,讓學生在操作中理解并消化所學的知識。在變式1的基礎上,考察學生能否靈活運用平移的特征進行作圖;通過操作讓學生悟出:畫平移后的圖形,必須要確定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離。設計例題和三個變式,由淺入深呈階梯式呈現給學生,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有效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表現欲。體現了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菊n堂小結】請同學們談談學習本課的收獲。暢談學習收獲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同時教師也能從學生的發言中發現本節課的教學效果,及時進行提示和補充!静贾米鳂I】1、課本p71習題15.1 1、2、2、圖案設計:利用平移設計黑板報邊框。鞏固和深化所學知識,形成基本技能;體現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最終也服務于生活!景鍟O計】15.1.2 平移的特征 平移的特征: (1)…… (2)…… (3)…… (4)……
整潔和有條理的板書設計,可以使學生對本節課所教的內容有一個整體系統的認識。
平移的特征 篇2
2、
教堂目標
1.理解圖形經過平移后,“對應點所連的線段平行(或在同一條直線上),并且相等”,“對應線段平行(或在同一條直線上),并且相等”。
2.靈活運用軸對稱、平移或它們的組合進行圖案設計,認識和欣賞這些圖形的變換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3.在觀察、操作、推理、歸納等探索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說理的習慣與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平移的特點與基本性質。
難點:培養學生利用平移的基本性質進行圖案設計。
教學過程
一、診斷測試。
1.什么叫平移?平移的定義里說明了哪兩點?
2.讓學生用畫平行線的方法畫出兩個平移后的三角形,總結出平移后的圖形與原來的圖形的對應線段、對應角的關系,觀察圖形的形狀與大小有沒有發生變化。
二、引導觀察。
如圖,在畫平行線的時候,有時為了需要,將直尺與三角板放在傾斜的位置上。
但不管怎樣,我們總可以推得:
A′B′∥AB,A′B′=AB,∠B′=∠B。
同時也有:A′C′∥_____,A′C′=____,∠C′=____。
使學生能夠通過觀察,得出平移后的圖形與原來的圖形的對應線段平行并且相等、對應角相等,圖形的形狀與大小都沒有發生變化。
由上面的操作得出了結論,教師可再補充一點:在平移過程中,對應線段也可能在一條直線上。
三、探索,概括。
1.觀察下圖,△ABC沿著PQ的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除了對應線段平行并且相等以外,你還發現了什么現象?
得出:平移后對應點所連的線段平行并且相等。
(學生自己總結出:AA′∥BB′∥CC′,AA′=BB′=CC′。要求學生會用語言敘述。)
2.試一試。
將上圖中的△A′B′C′沿著RS的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其平移的距離為線段RS的長度。
注意:在平移過程中,對應點所連的線段也可能在一條直線上。
3.例 如圖,△ABC經過平移到△A′B′C′的位置。指出平移的方向,并量出平移的距離。
4.課本第6頁“試一試”。
讓學生在課本方格紙上作出。
四、開放性練習。
如圖,直線m∥n,它們的距離是1.5厘米,畫出△ABC關于直線m對稱的△A′B′C′,再做△A'B'C'關于直線n對稱的△A″B″C″!鰽′B′C′可以看作是由△ABC如何得來的?并說出相關的方向、距離。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了那些知識?解決了什么問題?
六、布置作業 。
課本第7頁習題11.1的第1、2題必做,第3題選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