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裝》教案 4份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字詞,掌握“炫耀、稱職、滑稽、頭銜、呈報、陛下、精致、勛章、賞賜、御聘爵士、駭人聽聞、隨聲附和”等詞語的讀音及詞義。
2.了解有關童話的文學常識,理解文章蘊含的思想內容。
能力目標
1.作閱讀提要,用連貫的語句復述故事情節,理解寫作思路。
2.在分角色朗讀中,揣摩人物心理,品析人物形象,提高語言感受力。
3.理解童話中夸張和想像的作用,提高閱讀淺析童話的能力。
德育目標
多元解讀童話主題,分析作品的思想意義,在感染和熏陶中培養健康人格。
●教學重點
1.從語言、心理描寫中感知人物形象。
2.增補課文情節,進行想像思維訓練。
●教學難點
對童話主旨和借助夸張、想像反映生活的寫法的理解。
●教學方法
1.朗讀法。在感知課文內容基礎上,進行分角色朗讀,激發閱讀體驗,準確把握人物形象。
2.討論法。就情節發展、傳神寫法和課文主旨的解讀設疑,更鼓勵學生提出疑問,組織課堂討論、合作探究,深入品評童話故事。
3.探究拓展法。如故事情節的增補訓練,改編劇本、童話主題的多元闡解。
●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錄音機、教學磁帶、投影儀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整體感知課文情節脈絡,分析皇帝這一人物形象。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同學們,服飾是一個地域、一個民族文化的厚重積淀,尤其在當今它已衍化為一種個性審美追求的展示。穿衣的目的除去御寒保暖,還在于蔽體遮羞。世界上是否會有看不見的衣服?一個天才的想像。如果有這樣的衣服可以穿在身上,那么赤裸的身體倒成了能夠看得見的,可見,回答只能是沒有。然而,有人卻用“看不見的衣服”騙倒了皇帝,騙倒了大臣,騙倒了滿京城的人……安徒生的童話《皇帝的新裝》(板書文題),將給我們講述故事的前因后果……
設計(二):用講童話故事的方法導入
同學們,詩意的童話故事裝點著我們幸福的童年記憶,像《海的女兒》《丑小鴨》《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等,哪位同學能流暢生動地講出一個自己最喜歡的童話給大家聽呢?(待1~2名同學講完后)優美的故事總是令人醉心的。今天,我們一起傾聽十九世紀丹麥童話大師安徒生給我們講《皇帝的新裝》(板書文題)。
二、背景材料:安徒生和童話
投影:
1.安徒生(1805~1875),19世紀丹麥文學的代表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貧苦。早期寫有詩歌、劇本和長篇小說《即興詩人》等。1835年開始寫童話,共寫了一百六十余篇。在《丑小鴨》《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皇帝的新裝》《夜鶯》《賣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個廢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金錢支配一切的罪惡,諷刺統治階級的專橫愚昧,反映貧富之間的懸殊,同情下層人民的苦難。作品想像豐富,情節生動,語言樸素。
安徒生童話創造的藝術形象,如沒有穿衣服的皇帝、堅定的錫兵、拇指姑娘、丑小鴨、紅鞋等,已成為歐洲語言中的典故。他的童話膾炙人口,到今天乃為世界上眾多的成年人和兒童所傳誦。
2.童話
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這種作品通過豐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語言通俗、生動,故事情節往往離奇曲折,引人入勝。童話又往往采用擬人的方法,舉凡鳥獸蟲魚,花草樹木,整個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賦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們人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