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上學期復習講練系列(現代文閱讀)
6.拓展表述題。常見的有仿寫、與生活聯(lián)系、論據補寫等。
【例】常州市03年試卷第19題
閱讀上文有關內容和下面兩段資料,從中你有什么發(fā)現?寫出你探究的結果。
①.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把一份隨意擬定的學生名單交給有關老師,他說這些學生被他鑒定為最有潛力的,但必須對學生保密。教師深信不疑,無意中對名單上的學生特別厚愛。8個月后,凡被列入名單的學生,不但成績提高很快,而且性格開朗,求知愿望強烈,與老師也特別深厚。
②一個偏遠的小村調來一個能‘算出’某個孩子能成為數學家,某孩子能成為作家……家長和學生都很相信他的話。多年之后,這個小村幾乎每年都有幾個人成為大學生、碩士、甚至博士。這個村也因此成為聞名的“大學村”。
【方法指要】解答這類題需要調動平時的語言積累,需要具有遷移分析的能力。仿寫注意語意連貫、句式相似和修辭相同。上面聯(lián)系多個材料的拓展題,首先明確文章的主旨,然后分析兩段補充材料的蘊涵的思想意義,找出共同點,用恰當句子表達即可。參考答案:教育者只要把對孩子的期望和關愛,化作鼓勵,孩子就能得到充分發(fā)展。
強化訓練
1.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題目。
母 雞
老舍
一向討厭母雞。不知怎樣受了一點驚恐。聽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沒結沒完,而并沒有什么理由;討厭!有的時候,它不這樣亂叫,可是細聲細氣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頗頗微微的,順著墻根,或沿著田壩,那么扯長了聲如怨如訴,使人心中立刻結起個小疙疽來。
它永遠不反抗公雞。可是,有時候卻欺侮那最忠厚的鴨子。更可惡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雞的時候,它會下毒手,乘其不備,狠狠的咬一口,咬下一撮兒毛來。
到下蛋的時候,它差不多是發(fā)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這點成績;就是聾子也會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可是,現在我改變了心思,我看見一只解出一群小雛雞的母親。
不論是在院里,還是在院外,它總是挺著脖兒,表示出世界上并沒有可怕的東西。一個鳥兒飛過,或是什么東西響了一聲,它立刻警戒起來,歪著頭兒聽;挺著身兒預備作戰(zhàn);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雞雛要馬上集合到它身邊來!
當它發(fā)現了一點可吃的東西,它咕咕的緊叫,啄一啄那個東西,馬上便放下,教它的兒女吃。結果,每一只雞雛的肚子都圓圓的下垂,像剛裝了一兩個湯圓兒似的,它自己卻消瘦了許多。假若有別的大雞來搶食,它一定出擊,把它們趕出老遠,連大公雞也怕它三分。
它教給雞雛們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它還半蹲著——我想這是相當勞累的——教它們擠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點溫暖。它若伏在地上,雞雛們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頭或別的地方,它一聲也不哼。
在夜間若有什么動靜,它便放聲啼叫,頂尖銳、頂凄慘,使任何貪睡的人也得起來看看,是不是有了黃鼠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