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仲永》教學設計3
四、朗讀背誦
教師指導:在大體了解內容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背誦課文。可一段一段地背;先個人背,再集體背;男生照書讀,女同學跟著背,反之亦然;合上書,教師在黑板上寫出每句打頭的字,幫助學生記憶,一邊背,一邊逐漸擦掉,直到背過。
五、作業
1、背誦課文。
2、完成“研討與練習”二三。
3、準備課堂辯論。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了解借事說理的寫法,認識后天教育的意義;課堂辯論。
〖教學設計〗
一、檢查作業
重點檢查字、詞、句和背誦情況。
二、精讀研討
引導學生逐字逐句地深入閱讀,并通過四人小組討論。
思考題:
1、課文的兩部分有什么聯系?重點在哪一部分?
2、仲永“泯然眾人矣”的原因是什么?說明了什么?
3、敘事部分有詳有略,為什么對仲永的才能初露寫得這樣詳細?
4、本文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找出相關內容加以說明。
教師在同學們討論期間,巡視學情,啟發那些拙于言表的同學發言。
明確:
1、本文采用了借事說理的寫法。第一部分是敘事,第二部分是說理,兩部分是證明和被證明的關系。重點是在第二部分的議論。
2、是方仲永的父親貪圖小利,“不使學”造成的。說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3、是為更好的突出中心。詳寫方仲永的才能初露,是為了突出他的“神童”天賦,與后來的“泯然眾人矣”形成巨大的反差,而這一結果是他父親“不使學”一手造成的,從而更好地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4、本文語言簡練而精當。一“啼”字生動地寫出方仲永索求書具的兒童情態;“忽”“即”“立”只三個詞,便使一個天資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躍然紙上;寫仲永的變化與結局,僅用“見”“聞”“問”概括,便清楚明了了,議論部分更是言簡意賅。
三、體驗與反思
☆ 方案一:
課堂辯論:成才的關鍵
1、辯題:
⑴ 正方:天資聰慧是成才的關鍵。
⑵ 反方:后天教育是成才的關鍵。
2、要求同學們結合課文內容,聯系實際,通過辯論明確:
⑴ 天賦與后天教育的關系。
⑵ 認識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師應指導學生在辯論中抓住辯題的中心,憑據論證,以理服人。表達要條理清楚,不文不火,注意辯論秩序。同時要引導學生揚己之長,克敵之短,充分展示辯才。
3、評價:
⑴ 評價方式:聽眾評價、辯論雙方自評,互評、教師評價。
⑵ 評價內容:辯論內容和辯論技巧,指出優缺點。
☆ 方案二:
學習論談:成才的關鍵
引導學生就以上主題展開課堂討論。啟發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深入實際,采用漫談的形式進行思想交流。要求同學們圍繞中心,有理有據,允許同學們有不同的認識和觀點,但教師要正確引導。教師可提供討論話題:
出示相關話題:
1、后天教育是成才的關鍵。
2、天賦是成才的關鍵。
3、天賦有利于成才。
4、天賦不足,后天可以補嘗。
5、沒有天賦,不能成才。
引導學生進行綜合闡述。可以敘述,也可以議論;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同時也可以抒發自己的感情。討論之后,教師要將討論內容進行歸納集中,使學生有一個正確認識。并據討論情況予以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