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仲永》教學設計3
四、教師小結
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同作者一樣,都為方仲永感到十分惋惜。通過課堂辯論,大家明確了天賦與后天教育的關系。天資聰慧對成才有重要作用,但不是關鍵;天生愚拙,可以從后天的教育中得到彌補,同樣也可能成才。我們注意到,本文強調的是后天教育的重要性,雖然與個人的主觀努力是兩個問題,但我們也應當從中受到啟發。我們成長的道路上,要接受嚴格的教育,并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使自己早日成才。
五、作業
1、完成“研討與練習”一四。
2、將敘事部分改編成故事,題目為《仲永才盡》。保持原有情節線索,通過聯想和想像,大膽地進行創作,內容生動有趣,并表現鮮明的主題。500字左右。
【點評】
本教學方案,教學目標定位準確,重點難點突出。在教學設計方面,體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整合。重視基礎知識的訓練,符合現階段學生實際需求。朗讀和背誦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教師能很好地加以指導,且生動活潑,能激發興趣。在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方面很有特色:一般性問題,要求學生獨立解決,難點問題合作探究,有層次性,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在思想內容方面,重點讓學生領會作品的現實意義,提高了對接受教育的認識。“體驗與反思”采用一、二兩個方案,給教師提供了選擇的余地。尤其是課堂辯論,設計有獨創性,不僅有助于對課文內容的深入理解,而且從多方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作業的設計,突破了教材的局限,擴大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想像力和創造力,同時也提高了寫作能力。
教學方案在教學環節中提出設計目的,有利于教師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