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仲永》教學設計
師:評價的真好,既發現了同學的長處,又讓大家深入了解了課文。
師:那么,這篇文章到底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請大家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生:本文敘述了方仲永從五歲到二十歲期間才能發展的變化過程。
生:本文講述了天資聰穎的方仲永,由于不學習,最終變成了一個平庸的人。
師:是他不學習嗎?
生:本文講述了五歲神童方仲永,其父不使學,最終泯然眾人矣。
師:誰能用白話概括得更簡練明白些?
生:方仲永由天才變庸才的故事。
師:非常精辟。這句話中有個很關鍵的動詞——
生:變
師:那么,我們來看看方仲永由天才變庸才的變化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分為哪幾個階段?
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童年時期,才思敏捷,天賦極高。
師:原文怎么說他才思敏捷,天賦極高?
生:“書詩四句”“自為其名”,“指物作詩立就”,“文理可觀”等。
師:真乃神童。作者不惜筆力盡寫方仲永幼年聰慧,是可塑之才,有發展潛力,有何用意?
生:為后文寫他的退化作鋪墊,
師:在作品中詳寫的地方往往是——
生:蘊含主題的地方。
生:第二個階段是少年時期,才思下滑,名實難副。
師:作者怎么說?
生:“不能稱前時之聞”
師:顯然退步。
生:第三個階段是青年時期。才思平庸,與眾無異
師:原文——
生:“泯然眾人矣”。
師:悲劇啊,由一個天才淪為一個庸才不能說不是一個悲劇,那么,造成這個悲劇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他的父親“不使學”。
生:他的父親貪圖小利,把仲永當做賺錢的工具,致使仲永荒廢學業。
生:還有他后天不努力。他父親不讓他學習,他可以主動學習呀。(大家笑)
師:你如果是仲永的話,相信你會的。大家再看看作者認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師:從哪里看出?
生:“受于人者不至”。
師:這顯然是作者的觀點,作者想強調的是什么呢?
生:后天的教育很重要。
師:對。一個人不管他的天資有多好,離開了后天的教育,后天的學習,都將是一事無成。
師:回顧一下我們所學過的內容
【出示幻燈五】 方仲才能永變化 ———————— 原因
童年時期,才思敏捷,天賦極高(詳)
三個階段 少年時期,才思下滑,名實難副(略) 不使學
青年時期。才思平庸,泯然眾人(略) 受于人者不至
師:我們學習到這兒,應該能夠解決開頭提出的問題了吧?還記得是什么問題嗎?
生:作者敘述了一件什么樣的事,闡明了一個什么樣的觀點?
師:請同學們用兩個句子概括這篇文章的內容。
生:本文敘述了方仲永由天才變庸才的故事,告訴人們后天教育對成才很重要。
生:本文以方仲永由天才變庸才的事例,闡明了后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
師:這兩個概括都很好,既反映了本文所寫的內容,又表明了作者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