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教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記敘中運用插敘的敘事方法,能夠概括文中作者回憶的幾件事
2.探究人物形象,分析爸爸的形象特點
重點:目標1、2
難點:目標2
一、 情境引入:
人生在世,人們夸贊的最多的是母親,人們最不能忘懷的也是母愛,可是今天,我們要為我們的父輩唱一曲贊歌,他們同樣讓我們難以忘懷,他們同樣值得我們夸贊。現在我們就一同去認識這位可敬又可愛的父親吧。
二、 展示目標(找生讀)
三、 自學指導一:
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全文,思考:文中那些寫的是眼前的事,哪些寫的是回憶的事?(5分鐘后小組交流匯報)
交流研討:
眼前的事:“我”坐在大禮堂里準備開畢業典禮
回憶的事: 1.昨天到醫院看望爸爸的情形
2.爸爸懲罰“我”賴床并冒雨給“我”送花夾襖
3.爸爸愛花“闖練,叫我到東交民巷正金銀行匯款給在日本打工的陳叔叔
質疑答疑:上面的事件中哪些是插敘的內容?有什么作用?
專項訓練:閱讀下面爸爸的三句話,看看文中哪幾件事與之相照應?
1.英子,不要怕,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2.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學校去,這是你在小學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遲到!
3.沒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好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經長大了,是不是?
四、自學指導二:
請同學們重點研讀2-29、33-34、39-53段,劃出描寫父親的句子,你能說說爸爸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嗎?
交流研討 :
大愛無言:1.表面嚴厲實際上卻充滿愛心
2.善于教子,總是逼“我”去“闖練”
3.注重感情,他聽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質疑答疑:
在文中找出爸爸愛花的句子,爸爸這么愛花,花僅指夾竹桃嗎?
綜合訓練:你能說說自己和父親之間的故事嗎?(小組交流匯報)
五、課堂小結:
很多時候,父愛是深沉的,不透明的,不像母親那樣直白,而是愛在心里,需要我們用一生去慢慢體味和珍惜的。文中的人是平凡的,文中的事是平凡的但我們卻從中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和人情的美,學了本文,你的心弦有沒有隨之而撥動呢?
六、作業:寫寫自己和父親之間的故事。不少于三百字。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研讀課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真摯的父愛.
2.歸納本文的寫法:線索、插敘和伏筆
重點:目標1、2
難點:目標2
一、 情境引入:
同學們你有過遲到的經歷嗎?對此,你的父母是怎么看待的呢?魯迅因為遲到在課桌上刻下一個“早”字警示自己。本文作者也記錄了一次遲到的過程。以為賴床被父親用雞毛撣子打了一頓,之后每天早晨都是等待校工開門的學生之一。這節課我們一起和她回憶父親當年是如何對待的、自己從中悟到了什么?(師板書課題)
二、 展示目標:(學生齊讀一遍)
三、 自學指導一:
請同學們速讀爸爸逼“我”去上學及畢業典禮后,“我”急著回家兩部分,討論下面問題:
1.對爸爸逼“我”去上學的回憶表明了爸爸怎樣的態度和情感?對“我”的成長有什么影響?
2.畢業典禮后“我”回家時間到了怎樣的情景?這情景預示著什么?
3.“我”是不是真正感覺到自己長大了?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交流研討:
1.爸爸對“我”要求很嚴格,希望“我”從小就能養成好的習慣,但是他表面的嚴厲中又有無限的關愛,關心自己的冷暖和苦樂。爸爸的愛使“我”意識到不能懶惰,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為“我”以后的成長上了很好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