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教案
4 詩兩首
《未選擇的路》
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弗羅斯特的生平及創作情況,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2.在品讀的基礎上,體會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
3.學會慎重地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
重點:
1.感情朗讀這首詩。
2.體會詩中蘊涵的 思想感情和哲理。
難點:體會詩中蘊涵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一、情景引入:
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條,長長的一生當中,我們有時不得不遭遇選擇的尷尬和困惑。你該怎么辦?詩人弗羅斯特的詩將引你深思,今天我們來學習《未選擇的路》。
二、展示目標:見上教學目標
作者簡介:弗羅斯特,美國詩人。生于加利福尼亞州。他徒步漫游過許多地方,被認為是“新英格蘭的農民詩人”。他出版過許多詩集,成名作《波士頓以北》,此外還有《山間》《林間空地》等。本詩選自《中外哲理詩精選》。
三、自學指導一:
朗讀課文,圈畫出生字、新詞并聯系上下文及手中工具書理解詞語,6分鐘后看誰完成的最好。
交流研討:
1.字音字形:
佇( )立 幽寂( ) 旅( 。┤恕 ⊙樱ā 。┚d
荒草萋萋( ) 涉( 。┳恪 誘( 。┤
2.解釋生詞:
憂郁:愁悶 幽寂:幽靜寂寞
佇立:長時間地站著 延綿:延長
萋萋:形容草生長的茂盛。
質疑答疑:
你還有不認識的字和不懂的詞語嗎?
專項訓練:
1.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歌。
2.你能試著背誦這首詩嗎?
自學指導二
默讀課文,思考:本詩中升華全詩旨意的詩句是什么?詩中的“路”指什么?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最后一節,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你悟出了什么人生哲理?
(5分鐘后看誰能回答的最準確。)
交流研討:
悟出的道理是:人生的道路千萬條,但一個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選擇其
中一條,所以必須慎重;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隨波逐流,而要經過自己的思考,作出獨立自主的選擇。
質疑答疑:
詩人為什么把詩題取為“未選擇的路”?
討論歸納:
詩的重點不是寫已經選擇的路,而是那條未選擇的路。詩人感嘆人生有許多道路可供選擇,但一個人往往只能走一條路,而還有其他許多條路,因為人生短暫而只能放棄。人生道路的選擇帶有偶然性、隨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讓人想念,更讓人留戀。詩人不寫已選擇的道路,而重在對未選擇的道路發出感嘆,更能打動讀者的心靈,讓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選擇問題。
專題訓練:
朗讀課文,說說“路”包含了什么深刻含義,你從中悟出什么
人生的哲理
討論歸納:詩人表面上似乎是在寫自然界的道路,但實際上是暗示的卻是人生之路。
悟出的道理是:人生的道路千萬條,但一個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選擇其中一條,所以必須慎重;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隨波逐流,而要經過自己的思考,作出獨立自主的選擇。
五、課堂小結:
談談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六、綜合訓練:
1.“黃色的樹林”、“荒草萋萋”、與“落葉滿地”等語句,點明時間是( 。秩玖艘环N( 。ⅲā 。┑臍夥。
2.詩人為什么選擇一條“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人跡更少”的一條“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