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蝴蝶之戀》教案(精選5篇)
《白蝴蝶之戀》教案 篇1
《白蝴蝶之戀》
劉白羽
深圳市寶安中學 金桂云
教學目標 :
1、理解作者對弱小生命的眷顧之情以及對白蝴蝶頑強、勇敢的生命意志的贊頌之情。
2、品味文中生動形象、抒情味極濃的語言。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課文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我國當代有一首非常美妙動聽的小提琴協奏曲,外國人稱為“蝴蝶的愛情”,這首協奏曲叫什么?它講述了一個凄美的故事,在封建社會,一對青年男女為了追求愛情自由,以死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最后雙雙化成彩蝶,相隨翩翩起舞。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有關一個白蝴蝶的故事,題目是《白蝴蝶之戀》。
二、感知課文內容,學生放聲朗讀課文
1.學生自由地朗讀課文。
2.每組派代表朗讀課文。
三、理清課文思路
提問:
1.在一個春寒料峭的時候,“我”在草地上看到了怎樣的一幕情景,我的情感有什么變化?請參看課后練習一回答問題。
提示:當白蝴蝶奄奄一息時,“我”感到可憐;
當白蝴蝶漸漸蘇醒時,“我”感到喜悅;
當白蝴蝶展翅飛翔時,“我”由衷贊美;
當白蝴蝶自由翱翔時,“我”感到悵惘。
2.本文以什么為線索?
提示:以作者的感情變化為線索。
3.一只小小的白蝴蝶為什么值得“我”如此的眷戀呢?
提示;因為白蝴蝶有勇敢頑強的生命意志。
四、品味語言
1.老師示范品味語言:
① “它從哪兒來?要向哪兒去?”這兩個問句有何作用?
②“我癡癡望著它”能否換成“我傻傻望著它”,或者是“我呆呆望著它”?
③怎樣理解“忽然像一滴圣潔的水滴落在靈魂深處,我的心靈給一道白閃閃的柔軟的而強烈的光照亮了”?
2.學生尋找表現“我”戀白蝴蝶的詞或句子加以品味。
3.老師補充說明,引導學生重點品味最后兩段。
(1)老師將課文的一段進行了改寫,請同學評價;
改文:
我那美麗勇敢的白蝴蝶呀!它試了一下,一躍而起,展翅飛翔,活潑伶俐地在我周圍飛舞了好一陣,又向清明如洗的空中飛去……
品味最后一段,回答問題:
A.白蝴蝶危難時我憐憫它,可是當它自由翱翔時為何我又感到如此失落、悵惘?
“唉,人呵人……”這句話中的省略號包含怎樣的潛臺詞?
B.“我默默佇望了一陣,轉身向草地走去”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五、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白蝴蝶之戀》教案 篇2
教學設計(a)
教學設想
1.對生命的傳惜和關懷是本文的主旨:課文最后一段的感觸是本義的難點。
2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味生動形象的語言,感悟美好的情感。
3.安排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喚起情感,導入新課。
我們小的時候,大多都有這樣的經歷,要出去玩了,除了跟爸爸媽媽說再見,跟家
里的那些小動物,甚至那些玩具也會說一聲再見;小貓小狗是我們忠實的朋友,花兒草
兒的一動一靜,樣樣都讓我們驚奇,因為在那個時候的我們眼中,這些都是可愛的有生
命的性靈。那么我們什么時候開始不再感到這美好的一切呢?什么時候開始不再為了蟲
地魚兒的死而落淚呢?難道成人世界就沒有這種美好的情感嗎?今天我們來讀一讀當代
散文作家劉白羽的《白蝴蝶之戀)}。戀,就是喜歡啊,讀完這~課,你就會發現原來這種
美好的情感總是深藏在人們的內心,永遠不會丟掉,也永遠不應該丟掉的。
二、閱讀注解1.簡要了解作者(是一位當代散文家)。
三、初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
1.范讀課文(或者聽配樂朗讀帶),然后學生自由朗讀一遍課文。
要求:聽準字音;初步體會感情。
2.查字典做出老師要求的作業(預先準備電腦軟件或幻燈片或者小黑板。)。
作業: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籟籟嚇措蠕動蔫
伶俐悵惆翱翔奄奄一息
四、再讀課文,討論下列問題。
方法:要求學生默讀課文,然后互相討論,教師可巡回指導。(下面這些問題是配
合思考練習二所做,目的是要學生細細感知文中流利溫存的語言,從而既獲得別人的情
感體驗,又進一步加深自己的情感感悟。)
1.文章中白蝴蝶一開始出現在什么時候?找出描寫這種環境的語句,這樣寫環境
有什么作用呢?
理解:一開始是出現在乍暖還寒時候的春季,冷雨陣陣。用作者的話說就是“陰暗
不定的天氣”里出現的。
具體描寫環境的語句主要是在第一和第二自然段。
這樣描寫環境是為了更好地寫出白蝴蝶的柔弱與勇敢。
2.找出描寫白蝴蝶的句子,你認為哪些句子寫得好,讓你喜歡?
理解:思考練習二中的1、2、5句都是寫得極好的句子,此外還有第5自然段,第8
自然段中“誰知那只白蝴蝶緩緩地、緩緩地在樹葉上蠕動呢!”還有第9自然段整段。這些
句子可以讓學生有感情地反復朗讀,然后讓他們談談喜歡的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3.說說“楚楚動人”的意思,舉出至少三個可以用“楚楚動人”來形容的人或物(造句
也可以)。
理解:這個詞的意思是“鮮明,整潔,讓人愛憐”,可以用在可愛的小動物身上,比
如小麻雀、小兔子,甚至小花小草也可以用上,還可以用來形容人。
4后來白蝴蝶活過來了,作者又是怎樣描寫她生活的環境的呢?舉出具體的句子。
理解:具體描寫的內容主要就是思考練習二中的3.4兩句。
5白蝴蝶活過來之后的景物描寫不再是凄涼的了,這又是為什么呢?
理解:引導學生想象,這時候景物如果依然是凄風苦雨,那么白蝴蝶能夠活過來
嗎?她那么柔,顯然不可能活過來;再說白蝴蝶活過來了,這是大家希望的事,所以情
緒不也就好起來了嗎?因而作家眼中的景物自然也就明朗起來了,這就是“一切景語即
請語”的道理。
6.把思考練習二中前四句分成兩組門、2句為一組,3.4句為一組)比較一下作者
選用的顏色的木同,從而體會暖色與冷色描寫的不同作用。
理解:1、2兩句的著色是黑白兩種,給人的感覺是純凈,是弱小;3、4兩句主要是
黃紅綠三種,則給人溫暖與樂觀。
7請根據白蝴蝶的經歷給課文分段。
理解:1、2、3自然段為第一部分,寫白蝴蝶將逝,從而引起作家的愛憐:1、5、
6、 7自然段為第二部分,寫白蝴蝶在“我”的救助下又活過來了; 8、 9、 10自然段是第三
部分,這是寫白蝴蝶在春日祥和的天氣里恢復了生機,又飛回了大自然。
五、精讀課文,討論下列問題,體會作者對弱小生靈的憐憫之情。
方法:仍然采用互相討論式。
1.作者對白蝴蝶的關注中,為什么覺得“像有一滴圣潔的水滴在靈魂深處,我的心
靈給一道白閃閃的柔弱而又強烈的光照亮了”?這里“像有一滴圣潔的水”指的是什么?
“白閃閃的柔弱而又強烈的光”又指什么?
理解:對美而柔弱的事物,人們總是不由自主地會引起憐憫之情,引導學生回憶自
己這方面的情感,比如小的時候自己養的小寵物逝去了,我們總是要忍不住落淚的,現
在作者在美麗的白蝴蝶面前,情感也就是這樣。弱小、美麗的白蝴蝶觸動了作者的心
結,使得作者自然地施手救助這只芙而弱的白蝴蝶,這種救助不含絲毫的功利,因而是
“圣潔”的(神圣而純潔),因此這滴“圣潔的水”便是白蝴蝶的柔美而引起的柔情了,是比
喻心中善、愛等美好的情感。至于文中所說的照亮作者心靈的那道“白閃閃的柔弱而又
· 25·
強烈的光”,那“柔弱”的是情感,是對弱小生靈的憐憫,而這種憐憫又引起了人們“強
烈”的拯救意識,因為白蝴蝶是美好的生靈,是值得尊重的生命。
2.白蝴蝶“像一片小雪花,輕柔纖細,楚楚動人,多么可憐呀!”,面對這樣弱小的
生靈,作者為什么又說它是勇敢的呢?
理解:首先白蝴蝶的出現是這種“陰晴不定的天氣里”,在這種惡劣的天氣里,白蝴
蝶居然不顧自己的柔弱而出行,這在作者的眼中,也是一種勇氣吧。后來天晴了,雨住
了.白蝴蝶翩翩起舞,快樂地飛向大自然,這些當然更算得上是勇敢的了。
3.朗讀第8自然段,這一段里作者說“我的靈魂在吶喊——一開始利遙遠、很遙遠
—···我還以為天空中又來了風、來了雨,后來我才知道就在我的心靈深處:你為什么把
一個生靈棄置不顧?”這里“把一個生靈棄置不顧”是指作者打算離開這只白蝴蝶嗎?作者
自己的心聲為什么是“很遙遠”,到“后來”才感覺到?
理解:這只白蝴蝶的美與柔弱已經深深地打動了作者的心,所以當作者準備不再關
注這只白蝴蝶的時候,作者的靈魂就開始了吶喊:它在提醒作者應該停下自己的腳步。
我們不也是有這方面的經歷嗎?打動了自己的東西總是會牽掛著自己,即使不去想它,
它也會自然地讓你想起它來。沒有故意地去想,那“想”就來了,這不就是“很遙遠、很
遙遠”嗎?這種“很遙遠、很遙遠”的無意識的念頭不久就會被我們意識到,這就是要用
“后來”的道理了。
4.默讀最后一節內容,想一想這里作者表達了什么意思?是不是不愿意白蝴蝶離
開自己飛到大自然去呢?
理解:先說一個小女孩與她養的金魚的故事。
有個小女孩養了幾條美麗的金魚,她非常喜愛它們,但是天氣漸冷,小女孩的養魚
技術不高,而且她的養魚條件也不好。這時媽媽提出來,讓她把那些金魚全部送給有條
件的人家,她可以跟別人商量好,有時間的時候去看看它們。小女孩想了好久,終于同
意了,但她每去一次就要悄悄地哭一次。你們想想看,小女孩明明知道小金魚在別人家
里過得更好,她為什么還要哭呢?你們有這方面的經歷嗎?
能夠理解小女孩的“哭”就能理解作者的“失落與悵惆”了,一方面作者愿意美麗的白
蝴蝶快樂、自由地翱翔于天空,一方面作者又強烈地感覺到,從此白蝴蝶就跟自己無關
了,這樣一想又怎能不“失落與悵們”呢?小女孩也一樣,小金魚固然過得很好,可它到
底不是自己的了,所以很傷感。
雖然情緒很復雜,但小女孩也好,本文作者也好,卻從來沒有想起要把那美好的東
西禁鋼在自己的手中,讓它們不得自由,這就是我們應該有的情感:愛一樣東西,或者
愛一個人,那就得讓他自由,讓他過得更好一些,這才是真愛。
六、小結:作者被白蝴蝶的柔美所打動,從內心深處流露出的溫柔的情感,跟我們
小時候為小魚小花落淚時情感是一樣的,這是一種美好的、需要永遠保持的情感。
七、比較閱讀:與《紫藤蘿瀑布)}作比較。
方法:從描寫對象、文章的主旨、作家的情感諸方面去比較。
《白蝴蝶之戀》的主旨是對生命的關懷。
《紫》里寫到花的不同時期的不同命運,其實是說人也與別的生命一樣,總有這樣那
樣的災禍,但是生命不息,永無休止,而且每一個生命都是重要的,都不能忽略,不然
就無法匯集成生命的長河。
作家對描寫對象都是熱愛的,但都不把這種美據為己有,一個是雖然情感復雜,但
還是任白蝴蝶飛翔,一個是“沒有采花的習慣”卻能盡情欣賞每一朵花的美,這都是美好
的情感。
八、課外作業。
1.朗讀比賽。
三五人一組進行比賽,自己打出評語(從字音讀準與否,有沒有讀破句,感情處理
得怎么樣,音色好不好等方面去打分)。
2.寫作訓練。
以隨筆形式,記錄一個你與動物或者植物的故事。
(田修)
教學設計( b )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討論下面的故事。
一個秋晨,我到學校辦公室剛坐下,便有人通知說我班教室里有兩塊玻璃昨晚被風
打破了。我馬上意識到這事在這所管理嚴格的小學將意味著什么。
中午,我找到昨天值日生朱蘭。她怯怯地說:“昨晚放學時,教室里有兩只蝴蝶,趕
來趕去,總有一只飛不出教室,我只好打開一扇窗戶,好讓外面的飛進來,或讓里面的
飛出去,讓它們結伴去玩,想不到會被秋風打破了玻璃。”朱蘭幾乎落淚,②儒著說愿意
賠那兩塊玻璃。
我一時無語,然后換了摸她的頭發說:“不用了,去玩吧。”
后來,我去了財會室,賠償了兩塊玻璃的錢。
這是我很樂意付的錢。
1.你認為朱蘭這樣做值得嗎?如果是你,會不會也像朱蘭這樣做呢?
發言可以各式各樣,但要肯定朱蘭的行為,她那種對小動物的愛心,對生命的尊重
是應該得到稱道的。
z.如果這是你的老師,你會喜歡這樣的老師嗎?為什么?
要允許有不同答案,也許有的學生并不喜歡這樣的老師,因為玻璃破了,可能會扣
班上的積分,那么就評不上先進班級了,或者還有其他一些原因。但是要引導學生認識
到,老師這樣做是對的,他無聲地鼓勵了米蘭的行為,保護了她的童心,而童心是人類
最為寶貴的東西,值得永遠珍惜。
二、引入新課。
我們的童年時代,做朱蘭這樣的事似乎一點也不稀奇,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對生
命卻越來越漠視了,我們不會再為花鳥蟲魚的死亡而悲傷。是不是成長就意味著感情的
粗糙呢?是不是成人世界就沒有這種心靈的感動呢?從那位老師的行為看來,應該不是
這樣的,也確實不是這樣,今天我們來讀一讀當代散文家劉白羽的《白蝴蝶之戀》,就有
更感性的認識了。
三、自由朗讀課文,感知內容(如果有優美的配樂朗讀帶聽一遍)。
四、討論課文內容。
1.請根據白蝴蝶的經歷給全文分段。
理解:1、2、3自然段為第一部分,寫白蝴蝶谷逝,從而引起了作家對白蝴蝶的憐
愛之‘惰;4、5、6、7自然段為第二部分,寫白蝴蝶在“我”的救助下又活過來了;8、9、
10自然段是第三部分,這是寫白蝴蝶在春日祥和的天氣里恢復了生機,又飛回了大自
然。
2.把描寫白蝴蝶的句子找出來,并請同學有感情地朗讀。
思考練習二中的l、2、5句都是寫得極好的句子,此外第5自然段整段、第8自然段
中“誰知那只白蝴蝶緩緩地、緩緩地在樹葉上蠕動呢!”,還有第9自然段。
3.仔細閱讀這些句子,你覺得作者在描寫白蝴蝶時傾注了什么樣的感情?從哪些
句子可以看出來?
組織討論然后理解:作者對柔弱美麗的白蝴蝶是同情、憐憫的,同時又為她的勇敢
而歡呼。
例如思考練習二中的1、2兩句,作者用比喻,用黑白兩種色彩寫白蝴蝶的柔弱與美
麗,就是很同情很溫柔的筆調。寫到天晴了.雨住了,白蝴蝶又活潑地飛起來時,作者
是喜悅的,例如第9自然段。
4作者在描寫白蝴蝶不同的經歷時強調了她所處的不同環境,請你說說作者這樣
寫的好處。
討論理解:白蝴蝶谷逝時,環境是凄風冷雨,這有利于突出白蝴蝶的柔弱可憐;當
白蝴蝶活過來之后,景物描寫變得溫暖而明朗了,這一是作者心境的體現(白蝴蝶活過
來了,高興),再也是自然的情況,試想若仍然是凄風冷雨,白蝴蝶的活只怕不現實。
從而我們得明白“一切景語即情語”的道理。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個人、集體都行,或者進行比賽)。
五、作者對白蝴蝶所傾注的感情是美好的,但也有我們不能理解的。仔細閱讀,討
論下列問題。
1.作者對白蝴蝶的關注中,為什么覺得“像有一滴圣潔的水滴在靈魂深處,我的心
靈給一道白閃閃的柔弱而又強烈的光照亮了”?這里“像有一滴圣潔的水”指的是什么?
“白閃閃的柔弱而又強烈的光”又指什么?
理解:上節課我們講到美的力量是強大的,如果白蝴蝶不是美好的事物,也許作者
不會援手去幫助她,那么這里的“像有一滴圣潔的水”便應該是白蝴蝶的美觸動了作者的
柔情,這是善良、美好的情感,所以是神圣而純潔的,它喚起了作者對柔弱生命的憐惜
與關懷,所以作者不由自主地又回到了白蝴蝶的身邊,悄悄關注白蝴蝶的復蘇。
“那一道白閃閃的柔弱而又強烈的光”應該是指白蝴蝶超塵脫俗的美,這種美是柔弱
的,但它卻能喚起人們的同情與憐憫,能夠讓人超脫自己,沉浸在美的境地里,所以這
種美又是強大的。
2.朗讀第8自然節,這一節里作者說“我的靈魂在吶喊——一開始很遙遠、很遙遠
…… 我還以為天空中又來了風、來了雨,后來我才知道就在我的心靈深處:你為什么把
一個生靈棄置不顧?”這里作者自己的心聲為什么是“很遙遠”,要“后來”才感覺到?
理解:這只白蝴蝶的美與柔弱已經深深地打動了作者的心,所以當作者準備不再關
注這只白蝴蝶的時候,作者的靈魂就開始了吶喊.它在提醒作者應該停下自己的腳步。
我們不也是有這方面的經歷嗎?打動了自己的東西總是會不同程度地牽掛著自己,即使
不去想它.它也會自然地來讓你想起它來。沒有故意地去想,那“想”就來了,這不就是
“很遙遠、很遙遠”嗎?這種“很遙遠、很遙遠”的無意識的念頭不久就會被我們意識到,
這就是要用“后來”的道理了。
4默讀最后一節內容,想一想作者明明喜歡那只白蝴蝶,為什么當白蝴蝶復蘇了.
作者卻開始“失落與悵們”了呢?他的感嘆“唉5人啊人—…··”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
理解:先說一個小女孩與她養的金魚的故事。
有個小女孩養了幾條美麗的金魚,她非常喜愛它們,但是天氣漸冷,小女孩的養魚
技術不高,而且她的養魚條件也不好。這時媽媽提出來,讓她把那些金魚全部送給有條
件的人家,她可以跟別人商量好,有時間的時候去看看它們。小女孩想了好久,終于同
意了,但她每去一次就要悄悄地哭一次。你們想想看.小女孩明明知道小金魚在別人家
里過得更好,她為什么還要哭呢?你們有這方面的經歷嗎?
討論理解:能理解小女孩的“哭”就能理解作者的“失落與悵們”了,一方面作者愿意
美麗的白蝴蝶快樂、自由地翱翔于天空,一方面作者又強烈地感覺到,從此白蝴蝶就跟
自己無關了,這樣一想怎能不“失落與悵惆”呢?小女孩也一樣,小金魚固然過得很好.
可它到底不是自己的了,自己再也管不著它,所以很傷感。
“人啊人……”的感嘆也就由此而來,這種感情是豐富而復雜的。但也要看到,雖然
情緒很復雜,但小孩也好,本文作者也好,卻從來沒有想起要把那美好的東西禁煙在自
己的手中,讓它們不得自由.這就是我們應該有的情感:愛一樣事物.或者愛一個人,
那就得讓他自由,讓他過得更好一些,這才是真愛。
六、小結。
1.學了這一課后,你得到了什么啟發?
答案不唯一,但要能感受美的力量,要能夠感受到生命是重要的,要像作者那樣珍
視生命。
七、布置作業題:
寫一篇作文,記自己與花、鳥、蟲、魚的故事。
板書設計:
白蝴蝶之戀
劉白羽
戀
憐她
柔弱可憐
楚楚動人
救她
送她溫暖
贊她勇氣
放她
悵們難舍
任她自由
《白蝴蝶之戀》教案 篇3
學習目標:1、理解生命意識和愛的思想內容。
2、品味精彩語言。
3、理解作者感情的豐富性、復雜性。
學習重點:理解課文含義,品味精彩語言。
學習難點:理解作者感情的豐富性和復雜性。
教具:錄音機、幻燈機
過程:
一、 整體把握
1. 簡介作者作品。
2. 查字典解釋字詞,3. 讀準字音,4. 理解詞義。
5. 仔細閱讀課文。找出值得自己味的語句。
6. 理清文章的線索。(以下用幻燈片投影)
(1)生命意識
1 生命的脆弱
2 拯救生命
(2)愛
(3)戰勝命運
1 小蝴蝶戰勝死亡。
2 太陽戰勝寒冷。
二、品味語言。
1.朗讀課文,找出值得品味的句子。
2.品味清新簡潔的語言。(以下用幻燈片投影)
①它白得像一片小雪花,輕柔纖細,楚楚動人,多么可憐呀!
學生思考,討論,交流、明確。(答案略)
②你看,娜 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紗似的翅膀,兩面三刀根黑色的須向前伸展著,兩面三刀點黑漆似的眼睛,幾只像絲一樣細的腳。
③太陽明亮的光輝照滿宇宙,照滿人間,一切都有那樣晶瑩,那樣明媚,樹葉由嫩綠變成深圳特區綠了,草地上開滿小米粒那樣大的小花朵。
④陽光閃發著一種淡紅色,在那葉片上燃燒,于是帶來了火、熱、光明、生命,雨珠給它曬干了,那樹葉像一片綠玻璃片一樣透明、清亮。
⑤它試了幾次,終于一躍進而起,展翅飛羞,活潑伶俐地在我周圍翩翩飛舞了好一陣,又向清明洗的空中冉冉飛去,像一片小小的雪花,愈飛愈遠,消失不見了。
邊讀邊品味,學生言之成理即可。
板書:
白蝴蝶的處境 “我”的感情
危難 同情、憐憫
活了 喜悅
自由翱翔 失落悵惘
作業:1、反復朗讀本文,體會這復雜的感情。
2、級組統一油印練習。
后記:
《白蝴蝶之戀》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對弱小者的同情、憐憫,對生命的關懷。
2.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學習本文生動、形象、細致入微的景物描寫。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難點:學習本文生動、形象、細致人微的景物描寫。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查字典,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蔫(yan)料峭(qiao )簌簌(su)嚇懵(meng)
蠕動(ru)伶俐(lingli)悵惆(chan wang)
2.查工具書,解釋下列詞語。
(1)料峭;形容微寒(多指春寒)。
(2)簌簌:擬聲詞,形容翅膀顫動的聲音。
(3)嚇懵:嚇呆了,嚇糊涂了。潛:糊涂,不明事理。
(4)蠕動:像蚯蚓爬行那樣動。
(5)伶俐:聰明、靈活。
(6)悵惆:惆悵迷相,心里有事,沒精打采。
(7)棄置不顧:扔在一旁不管。
(8)婆婆:本意是盤旋。這里形容樹的枝葉茂盛,高低疏密有致。
3.閱讀全文,思考自讀提示和課后練習。
二、導入
1.作家作品簡介。
本文選自《劉白羽散文選集》作者劉白羽,現代作家,代表作有短篇
小說集《龍煙村的故事民幸福》,散文集《紅瑪膨集》等。
2導語
同學們一定有跟小動物打過交道的經歷,你們是怎樣對待它們的?
今天我們一齊來學習《白蝴蝶之戀》,品味一下只受傷的小蝴蝶,在作者
心中引起的感情漣份。
三、正課
1.朗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提問:作者看到一只受傷的白蝴蝶時氣候是什么樣?
討論并歸納:五風十雨,春寒料峭,一陣冷雨;;
3.提問;作者是怎樣描寫當時蝴蝶的形態?
討論并歸納:蝴蝶給雨水打落在地面上,沾濕的翅膀輕微地籟滾顫
動著,張不開來。它奄奄一息,即將逝去。它白得像一片小雪花,輕柔纖
細,楚楚動人。
4.提問:作者對受傷的白蝴蝶是懷著怎樣的感情的?
討論并歸納:作者覺得它“多么可憐呀”。
5.提問:“我癡癡望著它。忽然像有一滴圣潔的水滴落在靈魂深
處,我的心靈給一道白閃閃的柔軟而又強烈的光照亮了。”句中“圣潔的
水”比喻什么?“柔軟而又強烈的光”又是比喻什么?這句話的意思是什
么?
討論并歸納:“圣潔的水”比喻同情心。“柔軟而又強烈的光”比喻對
生命的關懷。全句話的意思是我癡呆地望著受傷的白蝴蝶,心里油然而
生同情之心,關心弱小者的命運。
6.提問:作者對受傷的白蝴蝶采取了什么措施?
討論并歸納:“我彎下身,小心翼翼地把白蝴蝶捏起來,放在手心
里。”‘“我哈著氣,送給它一絲溫暖。”
7提問:這時的白蝴蝶怎么樣了?
討論并歸納:蝴蝶漸漸蘇醒過來了。
8.提問:這時作者的心情如何?
討論并歸納:“我感到無限的喜悅。”
9.提問:這時作者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討論并歸納:把蝴蝶放在一片盛滿陽光的嫩葉上,漫步而去。
10.提問:“但我的靈魂里在吶喊一開始像很遙遠、很遙遠……
我還以為天空中又來了風、來了雨,后來我才知道就在我的心靈深處?”
自己的心聲為什么“很遙遠”,“后來”才感覺到?
討論并歸納:“很遙遠”是因為心里感受不很強烈。“后來”心里矛盾
越來越尖銳,覺得自己不能把一個生靈棄置不顧,而是要關心到底。
11.提問:“我又折轉身走回去”時看到白蝴蝶怎么樣了?
討論并歸納:看到那只白蝴蝶緩緩地在樹葉上蠕動。
12.提問:“我那美麗的白蝴蝶呀!我那勇敢的白蝴蝶呀!”白蝴蝶
的“美麗”“勇敢”表現在哪里?
討論并歸納:
( l)美麗:“它白得像一片小雪花,輕柔纖細,楚楚動人。”“它確實太
纖細了。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紗似的翅膀,兩根黑色的須向前
伸展著,兩點黑漆似的眼睛,幾只像絲一樣細的腳。
(2)勇敢:在這陰晴不定,春寒料峭的天氣里飛出來尋覓,表現出尋
求者何等非凡的勇氣。
13.提問:這時的白蝴蝶怎么了?
討論并歸納:它試了幾次,終于一躍而起,展翅飛翔,活潑伶俐地在
我周圍翩翩飛舞了好一陣,又向清明如洗的空中冉冉飛去,愈飛愈遠,
消失不見了。
14.提問:課文最后一段,“我”為什么感到“失落、悵惆’’?“我”的感
嘆里包含了怎樣的感情?
討論并歸納:我感到“失落”、“張惆”是因為白蝴蝶離我而去,它今
后是否還會遭遇到風雨交加的天氣?或者遇到大自然強敵的攻擊?或
者受到人類的殘害……如此美麗的勇敢的弱小者如果遇到不幸又有誰
去同情、憐憫它呢?又有誰去關懷這樣的小生靈呢?但美麗而又勇敢的
小生靈并不依賴于人類的庇護,一恢復身體就自由翱翔而去,真令人羨
慕,感動。作者感嘆的是人卻缺乏蝴蝶這樣的勇氣。
四、小結
本文通過一只在強暴的風雨中受傷的白蝴蝶,在作者心中引起的
感情的漣漪,表現了作者對小生靈的同情、憐憫和關懷,并受到自然的
感動和啟迪。文章細致地描繪了白蝴蝶被雨打蔫,蘇醒過來,冉冉飛去
的形態以及自己的心理隨著蝴蝶的命運變化的過程,寫得深刻細膩。本
文的景色描寫生動形象,細致人微,語言清新簡潔,應細加品味。
五、板書
白
蝴
蝶
打落地面一躍而起
簌簌自動展翅飛翔
張不開來
奄奄一息
漸漸蘇醒
一活過來了
——緩緩蠕動——
翩翩飛舞
冉冉飛去
消失不見
即將逝去
我
的
心
理
多么可憐——無限喜悅——贊美——失落、悵惆
我
的
行
動
捏起來——放在嫩葉上一折轉身又走回.默默佇望
放在手心棄置不顧靜好地看著轉身走去
對小生靈的同
情、憐憫
對生命的關懷
為自然所感動
受自然的啟迪
六、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一、二。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改正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
a春寒料峭簌簌顫動淹淹一息。
b·小心異異慢步而去棄致不顧.
c.緩緩儒動展翅飛詳再再飛去*
d.輕輕蕩洋活潑價利失落悵們。
(二)仿寫下面的語句。
例句: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紗似的翅膀,兩根黑色的須向
前伸展著,兩點黑漆似的眼睛,幾只像絲一樣細的腳。
蜜蜂:
例句:它試了幾次,終于一躍而起,展翅飛翔,活潑伶俐地我周圍翩
翩飛舞了好、陣,又向清明如洗的空中冉冉飛去,像、片小小的雪花,
愈飛愈遠,消失不見了。
叭兒狗:_
《白蝴蝶之戀》教案 篇5
教學設計(A)
教學設想
1.對生命的傳惜和關懷是本文的主旨:課文最后一段的感觸是本義的難點。
2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味生動形象的語言,感悟美好的情感。
3.安排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喚起情感,導入 新課。
我們小的時候,大多都有這樣的經歷,要出去玩了,除了跟爸爸媽媽說再見,跟家
里的那些小動物,甚至那些玩具也會說一聲再見;小貓小狗是我們忠實的朋友,花兒草
兒的一動一靜,樣樣都讓我們驚奇,因為在那個時候的我們眼中,這些都是可愛的有生
命的性靈。那么我們什么時候開始不再感到這美好的一切呢?什么時候開始不再為了蟲
地魚兒的死而落淚呢?難道成人世界就沒有這種美好的情感嗎?今天我們來讀一讀當代
散文作家劉白羽的《白蝴蝶之戀)}。戀,就是喜歡啊,讀完這~課,你就會發現原來這種
美好的情感總是深藏在人們的內心,永遠不會丟掉,也永遠不應該丟掉的。
二、閱讀注解1.簡要了解作者(是一位當代散文家)。
三、初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
1.范讀課文(或者聽配樂朗讀帶),然后學生自由朗讀一遍課文。
要求:聽準字音;初步體會感情。
2.查字典做出老師要求的作業 (預先準備電腦軟件或幻燈片或者小黑板。)。
作業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籟籟嚇措蠕動蔫
伶俐悵惆翱翔奄奄一息
四、再讀課文,討論下列問題。
方法:要求學生默讀課文,然后互相討論,教師可巡回指導。(下面這些問題是配
合思考練習二所做,目的是要學生細細感知文中流利溫存的語言,從而既獲得別人的情
感體驗,又進一步加深自己的情感感悟。)
1.文章中白蝴蝶一開始出現在什么時候?找出描寫這種環境的語句,這樣寫環境
有什么作用呢?
理解:一開始是出現在乍暖還寒時候的春季,冷雨陣陣。用作者的話說就是“陰暗
不定的天氣”里出現的。
具體描寫環境的語句主要是在第一和第二自然段。
這樣描寫環境是為了更好地寫出白蝴蝶的柔弱與勇敢。
2.找出描寫白蝴蝶的句子,你認為哪些句子寫得好,讓你喜歡?
理解:思考練習二中的1、2、5句都是寫得極好的句子,此外還有第5自然段,第8
自然段中“誰知那只白蝴蝶緩緩地、緩緩地在樹葉上蠕動呢!”還有第9自然段整段。這些
句子可以讓學生有感情地反復朗讀,然后讓他們談談喜歡的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3.說說“楚楚動人”的意思,舉出至少三個可以用“楚楚動人”來形容的人或物(造句
也可以)。
理解:這個詞的意思是“鮮明,整潔,讓人愛憐”,可以用在可愛的小動物身上,比
如小麻雀、小兔子,甚至小花小草也可以用上,還可以用來形容人。
4后來白蝴蝶活過來了,作者又是怎樣描寫她生活的環境的呢?舉出具體的句子。
理解:具體描寫的內容主要就是思考練習二中的3.4兩句。
5白蝴蝶活過來之后的景物描寫不再是凄涼的了,這又是為什么呢?
理解:引導學生想象,這時候景物如果依然是凄風苦雨,那么白蝴蝶能夠活過來
嗎?她那么柔,顯然不可能活過來;再說白蝴蝶活過來了,這是大家希望的事,所以情
緒不也就好起來了嗎?因而作家眼中的景物自然也就明朗起來了,這就是“一切景語即
請語”的道理。
6.把思考練習二中前四句分成兩組門、2句為一組,3.4句為一組)比較一下作者
選用的顏色的木同,從而體會暖色與冷色描寫的不同作用。
理解:1、2兩句的著色是黑白兩種,給人的感覺是純凈,是弱小;3、4兩句主要是
黃紅綠三種,則給人溫暖與樂觀。
7請根據白蝴蝶的經歷給課文分段。
理解:1、2、3自然段為第一部分,寫白蝴蝶將逝,從而引起作家的愛憐:1、5、
6、 7自然段為第二部分,寫白蝴蝶在“我”的救助下又活過來了; 8、 9、 10自然段是第三
部分,這是寫白蝴蝶在春日祥和的天氣里恢復了生機,又飛回了大自然。
五、精讀課文,討論下列問題,體會作者對弱小生靈的憐憫之情。
方法:仍然采用互相討論式。
1.作者對白蝴蝶的關注中,為什么覺得“像有一滴圣潔的水滴在靈魂深處,我的心
靈給一道白閃閃的柔弱而又強烈的光照亮了”?這里“像有一滴圣潔的水”指的是什么?
“白閃閃的柔弱而又強烈的光”又指什么?
理解:對美而柔弱的事物,人們總是不由自主地會引起憐憫之情,引導學生回憶自
己這方面的情感,比如小的時候自己養的小寵物逝去了,我們總是要忍不住落淚的,現
在作者在美麗的白蝴蝶面前,情感也就是這樣。弱小、美麗的白蝴蝶觸動了作者的心
結,使得作者自然地施手救助這只芙而弱的白蝴蝶,這種救助不含絲毫的功利,因而是
“圣潔”的(神圣而純潔),因此這滴“圣潔的水”便是白蝴蝶的柔美而引起的柔情了,是比
喻心中善、愛等美好的情感。至于文中所說的照亮作者心靈的那道“白閃閃的柔弱而又
· 25·
強烈的光”,那“柔弱”的是情感,是對弱小生靈的憐憫,而這種憐憫又引起了人們“強
烈”的拯救意識,因為白蝴蝶是美好的生靈,是值得尊重的生命。
2.白蝴蝶“像一片小雪花,輕柔纖細,楚楚動人,多么可憐呀!”,面對這樣弱小的
生靈,作者為什么又說它是勇敢的呢?
理解:首先白蝴蝶的出現是這種“陰晴不定的天氣里”,在這種惡劣的天氣里,白蝴
蝶居然不顧自己的柔弱而出行,這在作者的眼中,也是一種勇氣吧。后來天晴了,雨住
了.白蝴蝶翩翩起舞,快樂地飛向大自然,這些當然更算得上是勇敢的了。
3.朗讀第8自然段,這一段里作者說“我的靈魂在吶喊——一開始利遙遠、很遙遠
—···我還以為天空中又來了風、來了雨,后來我才知道就在我的心靈深處:你為什么把
一個生靈棄置不顧?”這里“把一個生靈棄置不顧”是指作者打算離開這只白蝴蝶嗎?作者
自己的心聲為什么是“很遙遠”,到“后來”才感覺到?
理解:這只白蝴蝶的美與柔弱已經深深地打動了作者的心,所以當作者準備不再關
注這只白蝴蝶的時候,作者的靈魂就開始了吶喊:它在提醒作者應該停下自己的腳步。
我們不也是有這方面的經歷嗎?打動了自己的東西總是會牽掛著自己,即使不去想它,
它也會自然地讓你想起它來。沒有故意地去想,那“想”就來了,這不就是“很遙遠、很
遙遠”嗎?這種“很遙遠、很遙遠”的無意識的念頭不久就會被我們意識到,這就是要用
“后來”的道理了。
4.默讀最后一節內容,想一想這里作者表達了什么意思?是不是不愿意白蝴蝶離
開自己飛到大自然去呢?
理解:先說一個小女孩與她養的金魚的故事。
有個小女孩養了幾條美麗的金魚,她非常喜愛它們,但是天氣漸冷,小女孩的養魚
技術不高,而且她的養魚條件也不好。這時媽媽提出來,讓她把那些金魚全部送給有條
件的人家,她可以跟別人商量好,有時間的時候去看看它們。小女孩想了好久,終于同
意了,但她每去一次就要悄悄地哭一次。你們想想看,小女孩明明知道小金魚在別人家
里過得更好,她為什么還要哭呢?你們有這方面的經歷嗎?
能夠理解小女孩的“哭”就能理解作者的“失落與悵惆”了,一方面作者愿意美麗的白
蝴蝶快樂、自由地翱翔于天空,一方面作者又強烈地感覺到,從此白蝴蝶就跟自己無關
了,這樣一想又怎能不“失落與悵們”呢?小女孩也一樣,小金魚固然過得很好,可它到
底不是自己的了,所以很傷感。
雖然情緒很復雜,但小女孩也好,本文作者也好,卻從來沒有想起要把那美好的東
西禁鋼在自己的手中,讓它們不得自由,這就是我們應該有的情感:愛一樣東西,或者
愛一個人,那就得讓他自由,讓他過得更好一些,這才是真愛。
六、小結:作者被白蝴蝶的柔美所打動,從內心深處流露出的溫柔的情感,跟我們
小時候為小魚小花落淚時情感是一樣的,這是一種美好的、需要永遠保持的情感。
七、比較閱讀:與《紫藤蘿瀑布)}作比較。
方法:從描寫對象、文章的主旨、作家的情感諸方面去比較。
《白蝴蝶之戀》的主旨是對生命的關懷。
《紫》里寫到花的不同時期的不同命運,其實是說人也與別的生命一樣,總有這樣那
樣的災禍,但是生命不息,永無休止,而且每一個生命都是重要的,都不能忽略,不然
就無法匯集成生命的長河。
作家對描寫對象都是熱愛的,但都不把這種美據為己有,一個是雖然情感復雜,但
還是任白蝴蝶飛翔,一個是“沒有采花的習慣”卻能盡情欣賞每一朵花的美,這都是美好
的情感。
八、課外作業 。
1.朗讀比賽。
三五人一組進行比賽,自己打出評語(從字音讀準與否,有沒有讀破句,感情處理
得怎么樣,音色好不好等方面去打分)。
2.寫作訓練。
以隨筆形式,記錄一個你與動物或者植物的故事。
(田修)
教學設計( B )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討論下面的故事。
一個秋晨,我到學校辦公室剛坐下,便有人通知說我班教室里有兩塊玻璃昨晚被風
打破了。我馬上意識到這事在這所管理嚴格的小學將意味著什么。
中午,我找到昨天值日生朱蘭。她怯怯地說:“昨晚放學時,教室里有兩只蝴蝶,趕
來趕去,總有一只飛不出教室,我只好打開一扇窗戶,好讓外面的飛進來,或讓里面的
飛出去,讓它們結伴去玩,想不到會被秋風打破了玻璃。”朱蘭幾乎落淚,②儒著說愿意
賠那兩塊玻璃。
我一時無語,然后換了摸她的頭發說:“不用了,去玩吧。”
后來,我去了財會室,賠償了兩塊玻璃的錢。
這是我很樂意付的錢。
1.你認為朱蘭這樣做值得嗎?如果是你,會不會也像朱蘭這樣做呢?
發言可以各式各樣,但要肯定朱蘭的行為,她那種對小動物的愛心,對生命的尊重
是應該得到稱道的。
Z.如果這是你的老師,你會喜歡這樣的老師嗎?為什么?
要允許有不同答案,也許有的學生并不喜歡這樣的老師,因為玻璃破了,可能會扣
班上的積分,那么就評不上先進班級了,或者還有其他一些原因。但是要引導學生認識
到,老師這樣做是對的,他無聲地鼓勵了米蘭的行為,保護了她的童心,而童心是人類
最為寶貴的東西,值得永遠珍惜。
二、引入新課。
我們的童年時代,做朱蘭這樣的事似乎一點也不稀奇,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對生
命卻越來越漠視了,我們不會再為花鳥蟲魚的死亡而悲傷。是不是成長就意味著感情的
粗糙呢?是不是成人世界就沒有這種心靈的感動呢?從那位老師的行為看來,應該不是
這樣的,也確實不是這樣,今天我們來讀一讀當代散文家劉白羽的《白蝴蝶之戀》,就有
更感性的認識了。
三、自由朗讀課文,感知內容(如果有優美的配樂朗讀帶聽一遍)。
四、討論課文內容。
1.請根據白蝴蝶的經歷給全文分段。
理解:1、2、3自然段為第一部分,寫白蝴蝶谷逝,從而引起了作家對白蝴蝶的憐
愛之‘惰;4、5、6、7自然段為第二部分,寫白蝴蝶在“我”的救助下又活過來了;8、9、
10自然段是第三部分,這是寫白蝴蝶在春日祥和的天氣里恢復了生機,又飛回了大自
然。
2.把描寫白蝴蝶的句子找出來,并請同學有感情地朗讀。
思考練習二中的l、2、5句都是寫得極好的句子,此外第5自然段整段、第8自然段
中“誰知那只白蝴蝶緩緩地、緩緩地在樹葉上蠕動呢!”,還有第9自然段。
3.仔細閱讀這些句子,你覺得作者在描寫白蝴蝶時傾注了什么樣的感情?從哪些
句子可以看出來?
組織討論然后理解:作者對柔弱美麗的白蝴蝶是同情、憐憫的,同時又為她的勇敢
而歡呼。
例如思考練習二中的1、2兩句,作者用比喻,用黑白兩種色彩寫白蝴蝶的柔弱與美
麗,就是很同情很溫柔的筆調。寫到天晴了.雨住了,白蝴蝶又活潑地飛起來時,作者
是喜悅的,例如第9自然段。
4作者在描寫白蝴蝶不同的經歷時強調了她所處的不同環境,請你說說作者這樣
寫的好處。
討論理解:白蝴蝶谷逝時,環境是凄風冷雨,這有利于突出白蝴蝶的柔弱可憐;當
白蝴蝶活過來之后,景物描寫變得溫暖而明朗了,這一是作者心境的體現(白蝴蝶活過
來了,高興),再也是自然的情況,試想若仍然是凄風冷雨,白蝴蝶的活只怕不現實。
從而我們得明白“一切景語即情語”的道理。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個人、集體都行,或者進行比賽)。
五、作者對白蝴蝶所傾注的感情是美好的,但也有我們不能理解的。仔細閱讀,討
論下列問題。
1.作者對白蝴蝶的關注中,為什么覺得“像有一滴圣潔的水滴在靈魂深處,我的心
靈給一道白閃閃的柔弱而又強烈的光照亮了”?這里“像有一滴圣潔的水”指的是什么?
“白閃閃的柔弱而又強烈的光”又指什么?
理解:上節課我們講到美的力量是強大的,如果白蝴蝶不是美好的事物,也許作者
不會援手去幫助她,那么這里的“像有一滴圣潔的水”便應該是白蝴蝶的美觸動了作者的
柔情,這是善良、美好的情感,所以是神圣而純潔的,它喚起了作者對柔弱生命的憐惜
與關懷,所以作者不由自主地又回到了白蝴蝶的身邊,悄悄關注白蝴蝶的復蘇。
“那一道白閃閃的柔弱而又強烈的光”應該是指白蝴蝶超塵脫俗的美,這種美是柔弱
的,但它卻能喚起人們的同情與憐憫,能夠讓人超脫自己,沉浸在美的境地里,所以這
種美又是強大的。
2.朗讀第8自然節,這一節里作者說“我的靈魂在吶喊——一開始很遙遠、很遙遠
…… 我還以為天空中又來了風、來了雨,后來我才知道就在我的心靈深處:你為什么把
一個生靈棄置不顧?”這里作者自己的心聲為什么是“很遙遠”,要“后來”才感覺到?
理解:這只白蝴蝶的美與柔弱已經深深地打動了作者的心,所以當作者準備不再關
注這只白蝴蝶的時候,作者的靈魂就開始了吶喊.它在提醒作者應該停下自己的腳步。
我們不也是有這方面的經歷嗎?打動了自己的東西總是會不同程度地牽掛著自己,即使
不去想它.它也會自然地來讓你想起它來。沒有故意地去想,那“想”就來了,這不就是
“很遙遠、很遙遠”嗎?這種“很遙遠、很遙遠”的無意識的念頭不久就會被我們意識到,
這就是要用“后來”的道理了。
4默讀最后一節內容,想一想作者明明喜歡那只白蝴蝶,為什么當白蝴蝶復蘇了.
作者卻開始“失落與悵們”了呢?他的感嘆“唉5人啊人—…··”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
理解:先說一個小女孩與她養的金魚的故事。
有個小女孩養了幾條美麗的金魚,她非常喜愛它們,但是天氣漸冷,小女孩的養魚
技術不高,而且她的養魚條件也不好。這時媽媽提出來,讓她把那些金魚全部送給有條
件的人家,她可以跟別人商量好,有時間的時候去看看它們。小女孩想了好久,終于同
意了,但她每去一次就要悄悄地哭一次。你們想想看.小女孩明明知道小金魚在別人家
里過得更好,她為什么還要哭呢?你們有這方面的經歷嗎?
討論理解:能理解小女孩的“哭”就能理解作者的“失落與悵們”了,一方面作者愿意
美麗的白蝴蝶快樂、自由地翱翔于天空,一方面作者又強烈地感覺到,從此白蝴蝶就跟
自己無關了,這樣一想怎能不“失落與悵惆”呢?小女孩也一樣,小金魚固然過得很好.
可它到底不是自己的了,自己再也管不著它,所以很傷感。
“人啊人……”的感嘆也就由此而來,這種感情是豐富而復雜的。但也要看到,雖然
情緒很復雜,但小孩也好,本文作者也好,卻從來沒有想起要把那美好的東西禁煙在自
己的手中,讓它們不得自由.這就是我們應該有的情感:愛一樣事物.或者愛一個人,
那就得讓他自由,讓他過得更好一些,這才是真愛。
六、小結。
1.學了這一課后,你得到了什么啟發?
答案不唯一,但要能感受美的力量,要能夠感受到生命是重要的,要像作者那樣珍
視生命。
七、布置作業 題:
寫一篇作文,記自己與花、鳥、蟲、魚的故事。
板書設計 :
白蝴蝶之戀
劉白羽
戀
憐她
柔弱可憐
楚楚動人
救她
送她溫暖
贊她勇氣
放她
悵們難舍
任她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