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蝴蝶之戀》教案3
教學設計(a)
教學設想
1.對生命的傳惜和關懷是本文的主旨:課文最后一段的感觸是本義的難點。
2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味生動形象的語言,感悟美好的情感。
3.安排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喚起情感,導入新課。
我們小的時候,大多都有這樣的經歷,要出去玩了,除了跟爸爸媽媽說再見,跟家
里的那些小動物,甚至那些玩具也會說一聲再見;小貓小狗是我們忠實的朋友,花兒草
兒的一動一靜,樣樣都讓我們驚奇,因為在那個時候的我們眼中,這些都是可愛的有生
命的性靈。那么我們什么時候開始不再感到這美好的一切呢?什么時候開始不再為了蟲
地魚兒的死而落淚呢?難道成人世界就沒有這種美好的情感嗎?今天我們來讀一讀當代
散文作家劉白羽的《白蝴蝶之戀)}。戀,就是喜歡啊,讀完這~課,你就會發現原來這種
美好的情感總是深藏在人們的內心,永遠不會丟掉,也永遠不應該丟掉的。
二、閱讀注解1.簡要了解作者(是一位當代散文家)。
三、初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
1.范讀課文(或者聽配樂朗讀帶),然后學生自由朗讀一遍課文。
要求:聽準字音;初步體會感情。
2.查字典做出老師要求的作業(預先準備電腦軟件或幻燈片或者小黑板。)。
作業: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籟籟()嚇措()蠕動()蔫()
伶俐()悵惆()翱翔()奄奄一息()
四、再讀課文,討論下列問題。
方法:要求學生默讀課文,然后互相討論,教師可巡回指導。(下面這些問題是配
合思考練習二所做,目的是要學生細細感知文中流利溫存的語言,從而既獲得別人的情
感體驗,又進一步加深自己的情感感悟。)
1.文章中白蝴蝶一開始出現在什么時候?找出描寫這種環境的語句,這樣寫環境
有什么作用呢?
理解:一開始是出現在乍暖還寒時候的春季,冷雨陣陣。用作者的話說就是“陰暗
不定的天氣”里出現的。
具體描寫環境的語句主要是在第一和第二自然段。
這樣描寫環境是為了更好地寫出白蝴蝶的柔弱與勇敢。
2.找出描寫白蝴蝶的句子,你認為哪些句子寫得好,讓你喜歡?
理解:思考練習二中的1、2、5句都是寫得極好的句子,此外還有第5自然段,第8
自然段中“誰知那只白蝴蝶緩緩地、緩緩地在樹葉上蠕動呢!”還有第9自然段整段。這些
句子可以讓學生有感情地反復朗讀,然后讓他們談談喜歡的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3.說說“楚楚動人”的意思,舉出至少三個可以用“楚楚動人”來形容的人或物(造句
也可以)。
理解:這個詞的意思是“鮮明,整潔,讓人愛憐”,可以用在可愛的小動物身上,比
如小麻雀、小兔子,甚至小花小草也可以用上,還可以用來形容人。
4后來白蝴蝶活過來了,作者又是怎樣描寫她生活的環境的呢?舉出具體的句子。
理解:具體描寫的內容主要就是思考練習二中的3.4兩句。
5白蝴蝶活過來之后的景物描寫不再是凄涼的了,這又是為什么呢?
理解:引導學生想象,這時候景物如果依然是凄風苦雨,那么白蝴蝶能夠活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