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作文訓練(“漫話探險”)導引與示例
無限風光在險峰
人教版實驗教材七年級下學期
[小引]
“神舟五號”升空之際,我國首位宇航員楊利偉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人物。其實,楊利偉心里清楚,他是在代表一個民族上天去探險。遙望“神州六號”成功發射,多名宇航員同時遨游太空;“嫦娥計劃”如期完成,中國人的足跡從此就會留在月球,那時我們會更深切地感受到,從天上到地下,從深山到沙漠,人類的探險沒有止境!是啊,從哥倫布、麥哲倫、鄭和、徐霞客,到阿蒙森、斯科特、堯茂書、余純順,這一個個探險家的名字,不正激勵著后人們去挑戰大自然、超越自我么?
親愛的同學,熱愛生活的孩子們,你是不是也對未知世界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呢?你是不是也想涉足其間,一探其險呢?來,讓我們一起了解探險方面的知識吧!
[關于活動]
所謂“探險”,是指到還沒有人去過或一般人不敢去的地方考察自然界的情況。這么看來,這是一項遠離中學生生活的活動,因此,無論是講述“探險家的故事”,還是“七嘴八舌說探險”,或者是進行“生存夏令營模擬招聘”,以上活動都是對我們的嚴峻考驗,我們必須認真對待。
——去找點資料吧!
想知道探險是怎么回事么?想了解探險故事么?想結識探險家么?沒關系,這些知識、這些軼聞、這些人物都能從資料中找得到:如果方便上網,你不妨點擊“探險”、“探險家”或具體人名等字樣,然后進行搜索。嘿,網上的東西可真是眼花繚亂,你可得著重留意涉及你將要參加活動方面的資料喲!不能上網也不要緊,書攤上《奧秘》、《探秘》、《自然之謎》、《科幻世界》等科普讀物多的是,不缺少你需要的東西。至于書店或圖書館里涉及探險方面的書籍,也是我們獲取足夠信息的重要渠道。怎么樣,看了一些資料,你對探險有了新的認識了吧?
——快找個伙伴吧!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孔子在幾千年前就倡導合作性學習。有朋友和你一起準備資料,那么資料會更豐富;有朋友和你一起搜集資料,那么論據會更充足;有朋友和你一起商量生存夏令營招聘應聘工作,那么這個活動會更加圓滿。和朋友多多交流、相互提醒吧,這樣的學習和生活快樂多多。至于真的去參加探險(那可一定要有大人帶領噢),那就更是少不了朋友結伴而行,一路上好有個照應,以確保安全。
——勇敢地站出來吧!
無論是開故事會,還是舉行辯論會,或者是進行模擬招聘,都需要有人登臺亮相,當眾表演。不必擔心自己是否發揮出色,不必計較別人會不會認同你,請一定要珍惜和爭取機會,勇敢地走上臺去,將自己精心準備的“成果”展示在老師和同學面前。這樣的勇氣,這樣的自信,這樣的膽識,是一個人磨煉自己、走向成功的必要條件。而對于一個進行探險活動的人(說不定將來有一天我們真會去探險)來說,那更是必備的素質了。
[關于寫作]
寫好“探險”話題類的作文,請把握以下要點:
一、立足于一個“探”字,寫活人物的行動和心理活動。人在探險過程中,心理活動是不斷變化著的,有時好奇,有時期待,有時害怕,有時驚喜。寫作者要設身處地的考慮探險者的心理感受,寫出心理變化的不同階段。要采用恰當的動詞,寫出人在探索過程中的動作(最好能寫一些一連串的動作),突現人物不同尋常的活動。
二、立足于一個“險”字,進行環境描寫。環境之險,是吸引人類探索行為的原因。寫作過程中,要將環境的奇特之處作重點描寫。比如山之高,洞之深,水之急,蟲獸之出沒,惡鳥之鳴叫,把這些讓人罕見的景物寫活了,就能及時地引出文中人物的相關活動。當然,這也能讓讀者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三、立足于一個“理”字,擺出充足的理由。探險活動是利大還是弊多?如果你愿意就這個問題發表一通看法,一定要有個明確的觀點,比如“要鼓勵人們有針對性地探險”,然后,圍繞這個觀點,舉出一些例子,講述一些道理,著重論述“為什么”這個觀點是對的。
[佳作看臺]
房縣探險記
陳 露
這次,我到房縣山區參加夏令營。到了基地后,導游先帶領我們熟悉一下四周的環境,然后讓我們自由活動一個小時左右。跟我們一同來夏令營的郭老師叫我們陪她散散步,我們高興地答應了。
路上我們欣賞著美麗的景色,不知不覺來到一個石梯前。由下向上望去,只見石梯高聳入云,使人望而生畏,但當看到上面那云蒸霞蔚的壯麗景象時,又不由得想上去領略一下那身臨仙境的感覺。
于是我提議爬上去看看,有些同伴打了退堂鼓,最后只剩下郭老師、鳳、麗和我“四大美女”共同上陣。剛往上爬的時候,我還不以然,一邊欣賞著周圍的風景,一邊與同伴們聊著天。可是剛爬了十幾分鐘,我就開始腿軟腳麻:這石梯怎么這么陡呀,似乎是垂直下來的,我的腿直打哆嗦,也不知是累的還是嚇的。扭回頭一看,緊跟在后面的麗簡直就站在我的腳底下。只見她閉著眼,咬著牙,雙手緊緊抓住欄桿,小心地挪動步子,生怕掉了下去。
終于到達了梯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亭子,仔細一看,上書“云逸亭”三個石雕大字,哇,這是誰留下的墨寶呢?我們在亭子里歇了一會兒,看時間差不多了,就準備往回走。可是又犯難了,怎么?前面有兩條路,我們不知該走哪一條了?唉,聽天由命吧。我們從地上撿起一根樹枝,向上一扔,再閉上眼睛,待樹枝落下時,我們慢慢睜開眼,樹枝指向右邊那條道,好,那就走這條。
我們又上路了,走了許久,到一個地方時,覺得這地方特眼熟,這不是剛才經過的地方嗎?難道,難道我們迷路了?我們有些擔心起來。環顧四周,發現那兒還有條小路,我們沒有放棄希望,向那條小路挺進。
走著走著,前面居然沒路了,一看表,自由活動時間已經結束了,再不回去,大家一定會擔心的。“這可怎么辦呀?”麗說話時都帶著哭腔,我們幾個也焦急起來。郭老師非常鎮靜地安慰我們說:“大家不要慌,冷靜下來,仔細辨認一下方向,回憶一下來的時候路的特征。”我們一聽,也冷靜了下來,忽然——“這兒有人走過,這是腳印!”我指著山壁上的幾個鞋印叫了起來,大家聚過來看。“對,我們試試,或許能找到出路。”
我們順著這條路攀援而上,這條路雖然不陡,但是上面一直有細沙直向下灑落,一不小心就會迷眼。我側著頭,瞇著眼,手抓樹干,一馬當先。她們也學著我的樣子,奮力往上走。這時候誰也沒有心情留心周圍的景致了,大家一句話也不說,心情都很緊張。終于,我搶先爬了上去,一看,好大一片茶園啊,這不就是上午我們經過的地方?!“我們回來了!”我高興得不能自已,跳著喊起來。接著她們也陸續爬了上來,臉上都滿是微笑。在這翠綠欲滴的茶園里,我們大叫,剛才繃緊的神經一下輕松了,心情好了很多。
走過茶園,看見五顏六色的小花,我們三個還未長大的女孩,最受不住花的誘惑,不顧郭老師地催促,摘起花來。
我們拿著手中的“戰利品”凱旋了,到了營地,大家都非常羨慕,一些同學不停追問我們經歷了什么事,讓我覺得自己真的跟英雄似的。
那次探險真是即緊張刺激,又充滿了樂趣。你也想試試嗎?就請到十堰房縣來吧。
簡評:
一次真正的登山探險活動,一次鍛煉膽識的勇敢之舉。為了突現探路之奇,文章抓住人物的行程,著重描寫兩次尋路時的情景,細致刻畫了人物的心理活動。內容真實可信,詳略處理得當,重點突出,使得文章主旨鮮明。
對于我們來說,要學習作者的膽識,也要學習她面對困境時的冷靜和自救精神。
[構思范例]
根據本單元作文訓練要求,以“探險”為話題寫作,可以在查閱資料的基礎上,按下述思路展開寫作:
一、以“含笑而去”為題,寫著名徒步探險家余純順克服艱難,穿越素有“死亡地帶”之稱的羅布泊途中,突發急病。彌留之際,他想到了他徙步探險八年的情景,想起了人們對他的稱贊和不解,想起了自己的親人。他喃喃而言“生命、價值”,含笑死去。
二、以“訪問徐霞客”為題,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了解徐霞客在探險歷險中“最難忘的事”、“最難舍的景”、“最高興的事”、“最想跟年輕探險者說的話”等問題,讓人物的真實想法呈示在眾人面前。
三、以“探險話題進我班”為題,擷取幾個小鏡頭,比如欲尋探險方面資料的急切,獲得資料時的無比興奮,幾個人面紅耳赤地爭執探險的意義,同學之間一本正經地進行模擬招聘而引發的哄堂大笑,等等。抓住其中的鮮活情景,讓讀者也能感受到班內的“探險熱”。
(字數總計:3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