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熱愛生活,從點滴做起教案及練習題(集體備課)
教師總結:這些雖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體現著人生的價值,從而落實行動,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活動五】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16——p17頁的“讀一讀”,思考討論: 1.李素麗做的哪些事情使她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對此你有何認識? 2.你身邊熟悉的人(例如父母、老師)的人生價值是怎樣實現的? 3.作為一名中學生,應該怎樣做? 教師引導點撥:學生可能會產生片面的認識,認為只有干大事才能體現人生價值,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李素麗的事跡。李素麗的工作崗位是平凡的,但她忠于職守,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教師總結:生命的意義不在于壽命的長短,而在于內涵。我們要珍愛自己的生命,讓有限的生命煥發出燦爛的光彩;我們要不懈努力、奮斗、拼搏,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使生命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走進生活,學以致用】 當選為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的李靈,2002年從師范學院畢業后,看到農村有大量留守兒童輟學在家,便萌生了在家鄉辦學的念頭。在親友的支持下,她用家里20多萬元的積蓄辦起了希望小學。由于所有學生學費全免,學校無力為學生購置教輔讀物和課外書籍。為了孩子們能坐在寬敞的閱覽室里看書閱讀,李靈趁著放暑假,買了一輛破舊三輪車,頂著烈日,穿街過巷回收舊書本,用汗水載回了孩子們的“精神食糧”。人生的價值體現在哪里? 你打算怎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教師:指導學生分析材料,理清答題的思路。 學生:閱讀課本材料,思考、討論提出的問題。充分交流后,推選小組代表發表本組的見解。 學生:小組交流,組內探討,小組代表展示各小組的觀點。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小組代表展示。 學生:認真觀察漫畫,思考、回答系列問題。 學生:思考、填寫相關內容 學生:分組展開辯論。小組內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具體做法,從中認識到平凡的工作與創造人生價值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