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政治上冊教案全冊(表格式)3
四、延伸生命的價值1、 珍惜時間 勇于創造 樂于奉獻時序
教學操作過程設計(重點寫怎么教以及學習指導,含課練、作業安排)
創設情景,引出話題: 名病人被確診為非典患者,醫生立即對其進行流行病檢查,但患者卻故意隱瞞病情,患者家屬則四處躲藏,逃避隔離,于是悲劇發生了;由于延誤治療,患者全家7人感染“非典”,其中3人死亡。說一說:從這一事例中我們要吸取什么教訓?材料分析: 一位農民從外地打工返鄉,乘車趕往自己的老家。到了離家五十多里的地方,他突然感到自己身體不適,發熱,咳嗽。從新聞中他看到過“非典”癥狀的宣傳,聯系自己的癥狀,心里一驚。他想如果是“非典”感染者,那么一車人就會被感染。他讓司機把車停下,自己走下車,慢慢步行回家。那幾十里山路他走了很長時間。到了村口,已口干舌燥,真想回家喝一碗涼茶,馬上見到他的妻子和老父親。但他卻停止了腳步,他怕自己的疾病傳染給親人和鄉親。他站在村口,大聲喚著妻子的名字。他的妻子聞訊趕來了。他讓妻子端來一碗水,放在村口的一塊大石頭上,然后讓妻子走遠些,不要靠自己太近。水喝完了,他又對妻子說:“把父親叫來。”妻子就把他的老父親扶來了。他雙膝跪下,朝老父親磕了一個頭,說:“孩兒可能得了‘非典’,這就上醫院去,您老人家多保重。”說完,他獨自步行去了醫院。慶幸的是,他患的不是“非典。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江蘇省豐縣。市委書記聽到這個故事后,感慨萬千,盛贊這位叫張元俊的農民。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農民張元俊的行為給我們什么啟示。 XX年《青年文摘》第二期刊登了一位婦產科醫生講述的故事:“一天,診所里來了一位孕婦,她胎位不正,孩子頭上腳下。臨產的時刻到了,產房里每個人都很緊張,我這個婦產科醫生輕輕拉出胎兒的一只小腳,再去拉另十只小腳時,我驚愕地發現另一條腿膝蓋以下部分是空的。這么嚴重的畸形我在以往的經歷中從未見過。胎兒的小身體又出來一點,我看出是個女孩。接下來的幾分鐘,我遇到一生中心靈最大的掙扎。我心中有個聲音提醒我:不要讓這個家庭痛苦,孩子還沒有呼吸。每十個胎位不正的嬰兒就有一個因生產過程不快而夭折的。我動作稍微遲疑一點,延緩一分鐘,這個殘疾兒就可以永遠地離開人世,不用活受罪了。無意中孩子的那只好腳,緊緊地踩在我慢慢移動的手上,我的心一下子被震撼了!這個活生生的小生命難道就由我的手扼殺嗎?我無論如何也下不了狠心。終于這可憐的小女孩贏得了她生的權利。多年后的一個圣誕節的晚上,醫院的小禮堂里舉行了一場演出。今天這位豎琴手彈得美妙極了,她細長的手指在琴上飛舞。演出結束了,——位不相識的婦女拉著那位美麗的豎琴手走了過采,對我說:“這是十七年前生下來只有一條腿的小女孩。她現在用假肢不僅會走路、游泳、跳舞,還學會了用雙手演奏豎琴,她今年已經上大學了。她是我生命的全部,我現在非常快樂。” 閱讀上述材料,運用學過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