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題 善用法律保護自己(一課時)教案
頻繁地丟失課本,讓小軍原就讀小學許多班級的學生們只能共用課本學習。該校師生也提高了警惕,開始留意“偷書賊”的蹤跡。11月底,有學生發現小軍時常提著成袋的書在學校附近晃悠,便報告給了老師,老師在確認此事后報警。
12月2日,新洲區陽邏街派出所到小軍家調查。經盤問,小軍承認了盜竊事實。小軍交代,迄今為止,他在紅嶺小學偷書達30多次,偷盜的書本和文具加起來有數百公斤,一共賣了500多元。
面對記者,小軍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以為每次偷那么一點書,換包方便面吃,沒什么大不了。但他沒有想到,因為他的盜竊,許多學生無書可用,以致影響到了學業。
小軍后悔平時和父母交流太少,后悔羨慕同學“消夜”而起偷書換錢之念,后悔得逞之后一發而不可收手。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華中師大教育學專家嚴正教授說,小軍還是個孩子,今后的路還長,犯下錯誤不可怕,關鍵是要在錯誤的道路上回過頭來,改過自新。嚴教授還希望,小軍的家長以及工讀學校,能夠認真地分析他、研究他,幫助他走上自新的道路。
北京第一中級人民院公布十大典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在第四個全國法制宣傳日前夕,北京一中院的法官不僅給孩子們送來了精美的文具禮品,還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制課。一中院少年法庭的賴琪法官,結合自己多年的豐富審判經驗,語重心長地囑咐孩子們,“牢記十點要求,增強防范意思識,遠離違法犯罪”。近期,一中院審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數量有所上升,犯罪手段殘忍,犯罪形式多樣。賴琪法官將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歸納為四點:
一是社會不良文化的影響。據一中院統計,少年犯中有70%以上受到過不良文化的影響,尤其是暴力犯罪和奸淫少年犯中,90%以上看過兇殺、暴力、淫穢錄像和黃色書刊。
二是學校教育的欠缺。一些學校對有不良行為的學生疏于管理、教育,有的教育方法缺乏針對性、有效性,造成部分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出現厭學、逃學、輟學,有的最后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三是家庭教育的失職。據了解,有50%左右的少年犯是不良家庭教育和家庭環境的受害者。
四是未成年人自身法制觀念淡薄。未成年人法律知識相對比較缺乏,加之他們正處于青春發育期,辨別是非能力差,抵抗不良影響的免疫力弱,遇事易沖動,做事不計后果,在不良因素影響下,容易走上歧途。
一中院近期審理的十大典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及對策
1、王某等十名未成年人l###j案:王某(女)輟學后在社會上結識了眾多“哥們”,王某在“哥們”的要求下將女友張某騙至家中或旅館等地,協助“哥們”多次l###j張某。
法官提示:珍惜學習機會。未成年人應該以學校為中心開展活動,要堅持在校學習。家長不能因為家庭貧困、孩子厭學或學習成績不好就輕易讓孩子放棄在學校學習的機會,要使孩子自覺接受家庭和學校的教育管理,不要離開學校和家長的監控。
2、任某等四少年綁架案:任某等四少年模仿電影、電視中的犯罪手段,綁架并殺害一名15歲的中學生,后向家屬勒索贖金150萬。
法官提示:提高鑒別能力。不要盲目地學習和模仿電視、電影、音像制品和文學作品中的犯罪手段和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