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可違(說課稿)
2、他違反了刑法,其行為屬于刑事違法。3、判處陳正平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那么,什么是犯罪?出示投影:所謂犯罪是指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出示投影:2、犯罪的特征(板書)出示投影:嚴重危害性 最本質特征;犯罪的特征 刑事違法性 法律標志刑事當罰性 必然后果小結:犯罪具有嚴重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和刑罰當罰性三個特性。出示投影: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它們共同構成了罪與非罪的標準。其中,社會危害性是犯罪最基本的屬性(最本質特征),是刑事違法性和刑事當罰性的基礎。什么是刑法呢?刑罰就是刑法嗎?刑罰是不是刑法?請同學們繼續看書,談談對刑罰的理解。出示投影:想一想:刑罰就是刑法嗎?提示:1、刑法是以國家的名義規定什么行為是犯罪和對犯罪分子處以何種刑罰的法律。2、刑罰又叫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人民法院對犯罪分子實行懲罰的一種強制方法。3、刑罰的種類有:主刑,是對犯罪分子的主要刑罰,包括管制、拘役(不是拘留)、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五種。附加型,是補充主刑適用的刑罰方法,包括罰金(不是罰款)、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在剛才陳正平的案例中,請說出陳正平的刑罰中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出示投影:人民法院對陳正平的刑罰中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型。答:主刑──陳正平死刑,附加型-──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出示投影:
閱讀教材第96頁的故事,回答:①開玩笑也犯法嗎?②如果人們在無意中犯法,就可以原諒嗎?③如果有人慫恿你,你會這么做嗎?……
小結:都是玩笑惹的禍。看來我們開玩笑也要分清場合,要把握分寸,玩笑開的不當會害人害己的。這個材料也告訴我們不論什么原因,只要觸犯了法律(包括無意中違法),都是違法行為,都會給社會造成危害,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幫助學生理解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認識提高守法意識的重要性。讓學生簡要閱讀教材,思考兩個問題,并簡要分析即可。使學生了解違法行為的類別,培養學生運用對比的方法分析問題的能力,增強法制觀念。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道德與法律的不同。通過表格的填寫,學生可更直觀地感受不同違法行為的區別。通過此案例引出關于犯罪的含義、特征及類別。學生對此知識點能有較為直觀的認識。通過此案例分析,讓學生對本框題的知識點有更好的了解。課堂小結
通過這個框題的學習,我們懂得了哪些行為是違法的,那些行為是合法的,什么行為是違法犯罪的,什么樣的行為會給社會和他人帶來什么樣的法律后果,以及相應地要受到怎樣的法律制裁。事實說明,違法與犯罪之間并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有些人走向犯罪的深淵都是從一些小事開始的,俗話說:“螻蟻之穴,潰千里之堤”,我們青少年一定要學法、知法、守法,防微杜漸,做一個合格的公民。(出示知識網絡圖,見板書設計。)全面理解內容,形成知識網,提升能力鞏固新課出示投影:活動:“我是小法官”,請結合所學知識判定下列行為分別屬于什么違法行為?應承擔什么責任?出示投影:案例一:吳某的小賣店被盜,便到派出所報案稱系鄰居王某所為,吳某還對許多人說:“王某偷了我店里的東西,派出所正在偵察,沒幾天王某就會被逮捕。”經派出所調查,排除了王某作案的可能性,但吳某仍堅持說是王某作的案。請問吳某的行為屬于什么違法行為,應該承擔什么責任?(屬于民事違法行為,應承擔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