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離不開法律
一、設計依據(一)客觀依據1、課標要求 說明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講述生活中需要法律,法律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從而讓學生在了解法律的同時,增進對法律的認同感。2、教材內容 本節課是根據湘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二節設計的。本單元第二節“生活離不開法律”,選用“法律為生活制定規矩”、“通過法律解決糾紛、協調關系”、“通過法律制裁違法犯罪”三個主題,意在說明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講述生活中需要法律。3、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學案。 (二)主觀依據1、教學目標 ①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正確認識法律的作用,通過對法律作用的了解,加強對法律重要性的認識,樹立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的觀念。②能力目標:培養找尋正確的解決糾紛、矛盾的方式的能力。③知識目標:法律規定生活的規矩;法律是解決矛盾、糾紛的方式之一;法律通過制裁違法犯罪來達到保護合法利益的目的。2、教學方法 ①教法:情境教學法、活動探究法。 ②學法:討論式學習法、情景式探究學習法 3、教學模式 激趣導學,激發活力——走進教材 二、設計理念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強調學習的趣味性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通過探究性學習,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師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和價值觀念,求得新的發現。三、過程設計【激趣導學】
情境一: 幫幫小明學校開展普法宣傳活動,義務宣傳員小明第一次開普法講座就遇上了三個棘手人物(出示幻燈片一):爺爺:我都八十多了,快進棺材了,學法還有什么用?父親:我一不違法,二不犯罪,法律跟我有什么關系?孫子:我還小呢。沒到14歲,不負法律責任,干嘛要學法?怎么說服這一家人呢?請你幫幫小明。引導學生針對以上說法進行討論,從而體會到法律伴隨人生的整個歷程,與人的生活緊密相關。【走進教材】
情境二:信息采集幫助學生理解法律,為生活制定規矩。1、“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制定法律就是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為人們設立規矩,以此來保障生活的有序和諧。2、活動:做一做哪些法律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呢?(出示幻燈片二)3、問題:我國還制定法律特別保護青少年的合法利益,大家知道有哪些法律嗎?答案:《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4、問題:通過學習,我知道了……(出示幻燈片三)知道了什么呢?請大家說一說。(1)法律伴隨人的一生。(2)法律為生活制定規矩。(3)法律保護青少年的合法利益。【感悟生活】
情境三:老人的煩心事爺爺遇上了煩心事,一兒一女誰也不肯贍養他。原來,爺爺因為封建思想,認為只有長子才能繼承家產,曾經立下口頭遺囑,所有家產都留給兒子。(出示幻燈片四)女兒: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我又不能繼承家產,干嘛要養老人?兒子:大家都是兒女,父親也有她一半,憑什么不養?怎樣幫助老人呢?請大家出出主意。(討論并出示幻燈片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