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讓數學教學更精彩
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氛圍中獲取知識、構建能力,自我養成對待學習的積極的情感態度。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在教學層面上的三大要素,也是在教學方法上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好的教學方法就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主動去探究。課堂上給學生多一點思維的空間和活動的余地,凡學生能獨立思考的決不暗示;凡學生能探究得出的決不替代;學生能獨立解決的決不示范。給學生多一點表現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悅,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得到發展。總之,“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只要還學生們一片藍天,給學生一個自主探索、自我調控的時間,學生創新能力就能得到提高。4.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上述案例中,當學生明確相遇問題的結構特點和數量關系后,讓學生通過知識的遷移來解決“兩人同時打字”的問題。學生做得非常好,全班正確率達90%,以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小學數學教材中,蘊涵了許多數學思想,如:遷移、轉化的思想。近幾年,我對教材中蘊涵的轉化思想進行了挖掘,并體現在課堂教學行為中。由于長期這樣做,現在我教的五年級學生只要遇到新知識,就把新知識轉化為舊知識,利用舊知識來解決新問題。真正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一把鑰匙,使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培養,確實做到“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使孩子終身受益。三.不足之處上述案例中,學生根據創設情境找到了王老師怎樣才能盡快拿到材料的方法后,我沒有細講“相對”、“相遇”等的含義。沒有做到面向全體,使班里的后進生似懂非懂,而匆匆進入下一個環節的教學。“相遇問題”是單個物體運動發展到兩個物體運動的一種典型應用題,其數量關系雖仍是速度、時間和路程的關系,但由于兩個物體的運動往往受到物體出發的地點和時間、運動方向和結果等數量關系變得較為復雜。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概念,而我卻忽視了這一點。在今后的教學中,當學生學習一些新的數學概念、新的數量關系等可安排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由動作到表象,再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如果讓兩名學生在講臺前以不同的速度相對而行走到相遇時為止,通過觀察、討論,讓學生了解“兩地”、“相對”、“相遇”的含義并直觀地感覺到兩人同時從兩地相對走到相遇時,各走路程之和就是兩地間相距的路程。這樣為新知學習鋪平道路,使學生解題思路更加清晰。總之,面對新課改,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不斷深入反思,在反思中研究,把新課改理念的精髓真正落到實處。我堅信:新課改,會讓數學課堂充滿激情和活力;新課改,會讓數學教學更精彩。 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蓮花小學肖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