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學教學中育人
梅安妮 生于1942年10月。湖北省黃梅縣人。1959年畢業于武漢市三十九女中高中,同年到武昌區解放橋小學任教,1978年起在武昌區中華路小學任教。1987年任武昌區教委教育教學研究所副所長,1989年至今任武昌區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1982年被評為湖北省小學數學特級教師,1988年獲中學高級教師專業技術職稱,1989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991年被評為湖北省師訓先進工作者。論文有《因材施教、分類訓練》、《改進復習課教學,培養兒童思維能力》、《小學生數學言語能力的培養》,并分別在湖北省、武漢市教育學會交流、獲獎。現為湖北省教育學會會員、湖北省小學數學教學研究會會員、武漢市小學數學教學研究會理事。
我出身于教師之家,17歲高中畢業后即開始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至今已35個春秋。前19年,在一所地處半城半郊地帶、由舊社會的“善堂”改造而成的小學任教,教的學生都是勞動人民的子女;70年代末被調到一所區屬重點小學,學生中除一般勞動人民的子女外,還有一些干部和知識分子的子女。無論在哪個學校,我都堅持全面貫徹社會主義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我常常這樣想,兩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能夠“有教無類”,封建社會的教師能擔負“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我們社會主義學校的人民教師更應該對每個學生負責,讓他們通過學校教育得到良好發展,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