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教師在教學時應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從生活出發,來學習和掌握數學,使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生活中處處要用數學。如在教學循環小數時,先請學生聽火車行進時車輪滾動發出的“轟隆轟隆”聲,再請學生觀察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不斷重復的有規律的變化,接著啟發學生再舉出一些類似的例子,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試算1÷3和28.4÷11并討論其中的循環現象,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循環的意義,而且興趣盎然。又如:在教學乘法后,我讓學生猜一道題:有兩對父子去吃飯,可是服務員卻發給他們3雙筷子,這是為什么?再問:同學們都知道4×5=20,現在只有10盆花,要求擺成5行,每行4盆,該怎么擺?一石激起千層浪,在爭執中,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并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