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除以整數教學反思(通用3篇)
分數除以整數教學反思 篇1
教學片段:
師:把4/5米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多少米?
生:4/5÷2=2/5(米)
師:你們認為他做得對嗎?
生:對
師:誰能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計算的?
生1:我是由分數乘法的法則類推出來的,我想2也就是2/1,我用分子除以分子的商作分子,分母除以分母的商作分母,所以4/5÷2=2/5。
師:有不同的想法嗎?
生2:我是這樣想的,4/5米是4個1/5米,把4個1/5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兩個1/5米,也就是2/5米,所以4/5÷2=2/5(米)。
生3:4/5除以2就是把4/5米平均分成2份,求1份是多少,1份也就占總數的1/2,根據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所以我能轉化為分數乘法,4/5÷2=4/5×1/2=2/5(米)。
師:你們對這三種方法都認可嗎?
生:(一致點頭)認可。
師:(點頭微笑)你們覺得哪種方法更好?
生4:第一種方法不好,如果是4/5÷3就不能除了。
師:看來第一種方法不具有普遍使用性,是嗎?
生5:第二種方法也不能計算4/5÷3類似的問題。
(此時教室里變得鴉雀無聲,同學們陷入了思維的沉靜,沉默片刻之后)
生6:老師,我有辦法使第一、二種方法都具有普遍使用性,我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把被除數的分子、分母同時擴大3倍,不改變除數的大小”寫成4/5÷3=(12÷3)/15=4/15。
師:你的想法太有創意了,謝謝你的精彩回答。
生7:我認為這種方法還是不太好,如果是4/5÷3/7,按這種方法計算就太麻煩了。
師:大家贊同這點意見嗎?
生:同意。
師:此時你們想想,用什么樣的語言來概括分數除以整數的方法?
生:……
反思:
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我沒有一味地執行教案,而是以學定教,因勢利導地利用生成性資源進行了教學,才使學生創造出了絢麗的思維景觀,由于生1的回答,才便于我攪動學生思維的漣漪,使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接受到了挑戰,從而促使學生去探究、去創造,以尋求新的答案,就使得學生的思維進一步深化。有人喜歡循規蹈矩,由分數乘法的法則類推出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用分子除以分子的商作分子,分母除以分母的商作分母;有人喜歡標新立異,得出4/5除以2就是求4/5的1/2是多少;有人喜歡提出疑問,在用第一、二種方法能解決4/5除以2時,竟然提出這兩種方法都不能解決4/5÷3;也有人喜歡追準不舍,生2在曲折不平處奮力向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地掀起了思維的波瀾,他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來解決問題。如此循環往復,一步步地逼近“真理”,一次比一次飛濺起更高的思維浪花。
此時,我由衷地佩服他們這群創造課堂亮麗風景的學生們,細細琢磨,不過是給了學生“隨心所欲”的“自由”,結果創造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看來,學生是金子,只要我們把主動權還給他們,充分發掘他們自身的潛能,允許學生用自己的大腦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達,就能發出思想的光芒。……
分數除以整數教學反思 篇2
《分數除以整數》是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第九冊第三單元的內容,是在學生已掌握了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上進行的,結合我的科研課題〈〈在小學教學中探究方式的研究〉〉精心設計了這節課,在我們組共同后于周一第五節課,我圓滿地完成了這次教學任務。本節課我認為最突出的地方也就是最成功的地方在于能從課題出發,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式的教學模式,以設疑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探究新知中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可采用不同的方法來計算,發散學生的思維,小組討論交流,總結出計算分數除以整數的方法,并小組內試舉簡單的例子試算,然后小組匯報方法,學生分別說出了三種計算方法,然后老師再出示習題,用自己總結的方法去計算,在匯報計算中又遇到了什么樣的困難,最后總結出分數除以整數的最通用的方法。整個探究新知的過程都是有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來完成的,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認為,本節課欠缺的地方是學生在合作探究中仍有個別學生沒有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而且板書不夠工整。
在以后的教學中,除培養學生主動探究意識外,還應該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我相信,在不斷的努力下,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定有成效。
分數除以整數教學反思 篇3
分數除以整數教學反思
分數除以整數,有兩種計算方法:①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等于分數乘以這個數的倒數。這是書中要求人人都要會的計算方法。②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就是用分子除以整數的商做分子,分母不變。這是例題中首先介紹的計算方法。教材中雖然沒有把它當作計算法則,但是,教師要讓學生明白算理,因為這種計算方法分數除法實質就是分子的商做分子,分母的商做分母。
怎樣讓學生在這個問題上理解和掌握這兩種計算方法呢?第一:通過例題提供的方法進行指導。第二:在練習中有意識地進行訓練。如,練習十一第一題。
通過練習比較,明確第一種計算方法通用,第二種計算方法局限于分子能被整數整除,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