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除以整數”的教學案例與反思
一.教學設想“分數除以整數”是分數除法教學的起始課。通過這一內容的學習可以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根據新的教學理念和學生的認知基礎與年齡特點,在設計本課時主要突出以下幾點:
⒈在注重算理和算法教學的同時,體現估算。
《數學課程標準》對計算教學有明確的要求,即淡化筆算、重視口算、加強估算。分數除以整數是學生繼續學習的重要基礎,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現行教材中對估算意識的培養還未凸顯出來。針對這一現象,我力求把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融入教學,在課堂上形成具體的教學行為,從而加以體現。
⒉以探索為主線,鼓勵學生算法多樣化。
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將更多的時間、空間留給學生,是調動和發揮學生主體意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從問題的提出,就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索和交流的數學活動中來。在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允許不同的學生盡可能地從不同角度認識問題,采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
⒊讓學生充分評價和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加以評價,加強反思。當學生探索出多種算法后,學生給予恰到好處的評價,學生就會隨時深入思考,同時也能反思每一種算法是否更具有一般性,普遍性。
二.課堂實錄。
⒈直接揭示課題。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分數除法的意義,并根據分數除法的意義能寫出除法算式的商。如,那么有÷4=,到底怎樣計算÷4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分數除以整數。板書:分數除以整數
⒉創設情景,引出問題。
師:同學們,請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么?
生:紅毛線。
師:對(同時把這根紅毛線貼在黑板上)憑借你的眼力,說說這根紅毛線大約有多長?
生:(進行估計并說出數據)60厘米、75厘米、83厘米…
師:你們的眼力真棒!離這根紅毛線的實際長度就差一點,想知道它有多長嗎?
生:(大聲地說)想。
師:我用分數表示這根紅毛線的實際長度:米。小數表示是幾米?板書:米
師:如果把這根長米的紅毛線平均剪成兩段(教師用粉筆畫一道),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生:每段長幾米?(板書:每段長幾米?)
師:怎樣列式?
生:÷2
師:教師板書:÷2問:你估計一下,÷2的結果是多少?
(教師找學生說)
師:下面,請同學們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來研究÷2怎樣計算,并檢驗估計的結果是否正確。
⒊探究與交流。
⑴學生獨立研究或小組合作研究。
⑵匯報交流
師:誰愿意到前面把你或你們研究結果展示給大家看?
生1:我是先把算式中的分數化成小數后再計算的,算式是:÷2=0.8÷2=0.4(米)。
生2:我是通過畫圖的方法,知道每段長米。(圖略)
生3:我的算式是÷2==(米)。我是這樣想的: 米是4個米,把4個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個米,也就是米。經過驗證×2=,是對的。
生4:我是先根據商不變的性質將算式轉變成整數除法后再進行計算的,算式是:÷2=4÷10=(米)
生5:我是這樣想的,把米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米,也就是求米的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列式是×=(米)
師:有什么問題嗎?
生:為什么÷2=×呢?
(學生小聲討論,后有個別生舉手)
生:我能用商不變的性質,把除數變成1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