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全冊教案(蘇教版)3
第10課 我們在行動
教學目標:
1、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更加懂得班級和個人的關系,懂得班集體離不開個人,正是由于個體的貢獻,才使得集體光彩奪目。
2、通過組織開展一些活動,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同學生活的班集體真正成為一個快樂成長的家園。
3、讓同學們能夠親身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進一步激發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進行采訪、調查和問卷。
教學過程:
一、比一比
1、 通過案例的形式引出同學們對班級現狀的觀察與分析。
2、 設計“比一比”的活動計劃:
(1)比什么?(比的內容是什么?)
(2)與誰比?(比的對象是誰?)
(3)怎么比?(具體比的方法是什么?)
二、找一找
3、 小組分析討論:
(1)我們的優勢,分析為什么會有這種優勢?
(2)我們班存在的問題,分析產生的原因。
(指導學生正確地對待他人的優點和自己的不足,學會反思,同時注意發揮每個學生的創造性,使學生真正融入到集體之中來,成為集體的一分子。)
4、 班級歸納整理:
(1)我們班級最主要的特點。
(2)我們班級的不足之處。
三、做一做
班級改進計劃。
(指導學生寫班級工作改進計劃時,提醒學生注意針對性和實用性。要讓同學們懂得任何事情都不是想當然的,一切都要從實際出發,要考慮班級同學的實際,同時注重指導班級工作改進計劃的分步實施。
11、讓我們尋根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尋根的故事”“我是中國人”“歌曲欣賞”等活動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2 通過講述人類起源的神話傳說讓學生了解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民間文化。
教學準備:
1 按照第74~75頁的內容和第76~77頁上的部分內容自制成多媒體課件。
2 課前請三位學生排練小品“尋根”。
3 課前請學生收集有關人類起源的神話傳說。
教學過程:
一 尋根的故事
1 小品導入:“尋根“。
(旁白一人,演員兩人,男女各一名,男孩扮演華僑老人,女孩扮演其孫女。故事講述的是老華僑年輕時因戰亂被迫離開祖國,多年后重返故土之百感交加的感人場面。其中可用多媒體課件播放第一幕中的戰亂的印象畫面配以演員的表演,第二幕中播放《把根留住》的mtv,演員朗誦《回鄉偶書》一詩。總之教師應在課前做充分的準備,將小品的感人之處充分表達出來,才能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2 同學們,這個小品給我們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3 像這位老人一樣的華僑華裔還有很多,可他們都和這位老人一樣,在離開祖國多年后依然要回到祖國的懷抱,請聽這樣幾個故事。
4 提問:這些旅居海外的華人為什么要千里迢迢地回來尋根?你能體會到他們的心情嗎?
5 欣賞并跟唱mtv《我的中國心》。
二 我是中國人
1 看到這么多海外華僑來到中國尋根,你們有什么感想?
2 是啊!祖國在一天天強大起來,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讓我們高唱一首《中國人》,向世界證明我們將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播放mtv〈中國人〉)
三 我們的根有多深
1 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作為一名華夏子孫,我們也應該了解我們五千年的文明甚至更早的故事。老師就很想知道咱們中國人最早最早的祖先是誰?自古以來,人們一直在思考著這個問題。在古代,由于缺乏科學文化知識,人們只恩能夠憑借想象創造出 許多關于人類起源的神話傳說!老師這里就有一個《盤古開天地》的故事,請看!(播放〈盤古開天地〉的動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