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全年(上、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1
講解和討論的要點包括:為什么要分別有監票、唱票和計票,選票為什么不記名,等等。
5.教師小結,布置家庭作業。
〖家庭作業〗
1.向家長介紹要進行模擬選舉活動的情況。
2.完成教科書第16頁下面的填空。
2.3大家都來參與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集體與個人的關系。
2.學會思考集體發展的得失。
3.增加對集體的責任感。
4.提高對于班級事務的參與意識和能力。
〖教學準備〗
1.與班主任老師聯系,了解班級的基本情況,以便所做的準備工作具有針對性。
2.幫助新當選的班委會(模擬的同樣)準備班集體建設計劃。
〖教學活動及過程〗
1.導入。檢查學生的家庭作業。請學生閱讀教科書第17頁上方的課文,然后提出問題:“做好班級工作,僅僅選出班委會是不夠的,不能只依靠班委會的幾個人,而要靠大家的參與。今天,新的班委會和所有的同學一起,來探討如何做好我們的班級工作。”
2.閱讀與討論。請學生閱讀教科書第17~19頁的內容,并以自由發言的形式進行討論。教師可以用以下問題進行引導:“你們認為教科書上新的班委會的計劃怎么樣?你們對第一小組和第二小組提出的補充和反對意見怎樣看?你們對小文提出的問題怎么看?咱們班有沒有類似的現象?你們怎樣理解老師關于權利所說的話?”
3.介紹與提問。請新當選的班委會向全班公布自己制定的計劃。在介紹過程中應允許其他同學就不明確的方面提出問題。
4.小組討論。將學生分成小組討論計劃,并對計劃提出具體意見。學生提出的意見應當明確具體,修改和補充均可。
5.全班交流。各個小組向全班介紹討論的結果,班委會成員做記錄。
6.教師總結。鼓勵班委會吸收學生的合理意見和建議。布置家庭作業。
〖家庭作業〗
完成教科書第19頁“我的感想”。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對內容提出要求,比如關于本課題活動本身的,或者書上原來的要求等。
2.4社區民主生活的啟示
〖教學目標〗
1.知道社會生活的民主化是農村和城市共同的發展方向。
2.了解直接選舉所帶來的各種積極變化。
3.進一步增進對于民主選舉制度優越性的認識。
〖教學準備〗
教師根據學校所在地的實際情況,分別了解村委會或居委會直接選舉的情況。
〖教學活動及過程〗
1.導入。“前幾節課,我們通過大家提名、大家投票的方式選舉了班委會。你們知道還有哪些地方也通過這樣的方式選舉帶頭人?(村委會和居委會)同學們還共同討論了班級建設的計劃,這就是‘民主管理’。不過,班集體的民主管理不僅是討論計劃,還包括其他許多方面。究竟應當怎樣做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大人們是怎樣做的。”
2.討論活動。請學生閱讀教科書第20~23頁,然后提問:“虎子的來信與樂樂和他的同學們的調查都提到民主管理的方法,具體有哪些呢?”引導學生參照教科書里面所提到的具體事例來說明,比如,村委會的通知說明了遇到大事要大家共同討論,不能幾個人說了算;村委會的賬目公開,是接受大家的監督,可以避免亂花錢;自己制定道德公約,能夠促進村民自我約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