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全年(上、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1
7.交流討論:“你們的親友中有海外華人、華僑嗎?你們知道他們的情況嗎?”
8.教師總結。
第四單元 我是小小主人翁
1愛好集體榮譽
1.1感受集體的溫暖
〖教學目標〗
1.懂得只有集體成員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幫助才能建立一個溫暖的班集體。
2.養成自主管理、民主參與集體事務的意識。
3.感受集體溫暖,進一步增進熱愛集體的情感。
〖教學準備〗
1.教師事先搜集、了解所教班級內師生間、生生間互敬、互愛、互助的事例。
2.可以與班主任老師聯系,開展尊敬和感謝老師的活動。
〖教學活動及過程〗
1.導入。布置學生閱讀和欣賞教科書第2頁的插圖和文字“真情互助”。教師提問:“張明走到臺前給大家鞠躬時,可能想到了什么?”(對全班同學深深的感激,為生活在這樣的集體里感到溫暖。)
2.全班討論。教師引導:“你喜歡生活在什么樣的班集體里?為了將我們的班集體建設成優秀班集體,大家應該如何去做?”請學生自由發言。
3.講解與討論。教師講解:“班級成員之間互相尊重、友好交流與合作是優秀班集體的重要條件。如果哪個同學有困難,大家都來關心,在這樣的班集體里,大家都會感到很溫暖。在你生活的班集體里有沒有發生過‘真情互助’的感人故事?”請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應將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感悟給予他人幫助的快樂和得到他人幫助的喜悅上,從而使他們體會到自己班集體的可愛之處。
4.閱讀與討論。布置學生閱讀教科書第3頁小文說的一段話。教師引導:“老師是我們班集體的一員,為了幫助我們健康成長,班主任老師時刻都在關心、愛護著我們。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老師,讓老師也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呢?教科書上的同學們做了一件事,讓我們來看一看。”請學生邊讀教科書第3~4頁的文字邊進行討論,教師可以通過下列問題進行引導:“同學們準備搞些什么樣的活動?他們是如何做的?你們對他們的活動計劃有什么意見?你們對這樣的活動有什么設想和建議?”
5.教師總結,布置家庭作業:完成教科書第4頁下面的填空。
1.2 在集體中成長
〖教學目標〗
1.提升在集體中與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2.嘗試自己處理和解決班級生活中遇到的矛盾。
3.強化自覺遵守班級規則、學校紀律的意識。
〖教學準備〗
1.了解班級同學關系的狀況。
2.了解班級遵守規則的狀況。
3.了解近期班級中是否產生過矛盾,后果如何。
4.根據上面了解的情況,請一些同學寫下自己的“心里話”。
〖教學活動及過程〗
第一課時
1.導入。教師引導:“作為集體的一員,同學都愿意為集體做好事,但也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試著解決這些問題。”
2.閱讀與討論。教師引導:“今天,我們不僅要解決教科書中‘紅領巾信箱’中提到的問題,還要打開我們班的‘心里話’信箱,并在下節課召開‘我的心里話’發布會。讓我們先從教科書中樂樂所在班級同學的來信開始吧!”
教師請學生分別朗讀教科書第5~6頁上同學們的“苦惱”,然后請學生以自由發言的形式表達自己的看法,并聯系實際談談體會。教師可以適當加以引導,使學生懂得在班集體中,同學間應團結友愛、互相關心、互相理解、互相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