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全冊教案
2、小朋友們說得對,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意外,而使身體器官或功能有了缺陷的人,我們稱他為殘疾。(注:殘疾的準確定義請見參考資料(三)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總則第二條)殘疾人又是怎樣生活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來體驗體驗吧!
二、換位體驗活動
體驗游戲一:
小朋友們,我們來扮演肓人。請每人拿出一條大方巾,站在自己的座位前,蒙住自己的雙眼,順著桌子右邊慢慢走,盡量不要碰同學,碰桌椅。邊走邊體會。游戲畢,學生談體會。
體驗游戲二:
請小朋友們把書包里的書本全部拿出放在桌上,右手握拳放在胸前,用左手整理書包。規則:在整理的過程中右手不能幫忙。游戲畢,學生談體會。
三、身殘志堅故事會
1、在這短短的幾分鐘里,小朋友們就感到了許多不方便,而殘疾人卻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多么不容易。可他們戰勝了生活的困難,克服自身的殘疾,用自立自強譜寫了一篇篇感人的故事。誰愿意走進我們的故事屋,把你收集到的殘疾人自強不息的感人故事講給大家聽。身殘志堅故事現在開始。學生上臺分別講故事。
2、老師也收集了一個感人的故事,講的是江蘇啟東腦癱患者李倩以身作則608分考入大學。電視臺對她進行了專訪,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段錄相。
學生看后談感受。
3、他們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取得了輝煌的成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同時,我們更應該多方面地了解他們,關心他們。
四、愛心助殘知識小競賽
五、小結
小朋友們,我們通過課前收集資料,在這堂課上交流了殘疾人自強不息的故事,討論了在平時生活水中我們如何幫助他們,收獲和感想一定不少吧!關愛殘疾人,幫助殘疾人,是社會的進步,是社會文明的表現。讓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伸出溫暖的手,奉獻自己的愛心,這世界將永遠成為美好的春天。
小手拉小手
教學目標:
1、通過指導學生遇到問題學會求助及互相幫助,培養與同學團結友愛的精神,養成樂于助人的良好習慣。
2、了解并學會求助時要用文明用語,培養與同學團結友愛的精神,養成樂于助人的良好習慣。
3、了解兒歌學習和小品表演,使學生初步了解向人求助和幫助他人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4、引導學生嘗試運用不用的方法開展與同學的互助活動,探究在學習與生活中遇到問題時的解決辦法。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一)——提出問題,導入新課
1、小品引入:“盼盼杯子忘帶了”。
2、同學們,看完這個小品之后你有什么想法?你想說些什么?你對表演有什么意見?你能按自己的想法對這個小品作不同的表演嗎?(引導學生說出遇到困難如何向別人求助;如何幫助別人解決困難。)
3、同學們想一想,在你遇到困難時,你是如何求助的?同學是怎樣幫助你的?
活動(二)——愛心互助系列劇
1、同學們都喜歡表演小品。請同學們看到38“愛心互助系列劇”里介紹的都是小朋友遇到困難時大家如何處理的。請大家分組編排表演,看誰表演得最好。
2、教師說明表演要求:
(1)自定角色和情節
(2)對“一把雨傘”的表演可以創設幾種不同的做法與結局,看看哪組的創意好。
(3)分小組排練。
(4)小組排演完畢在班級進行匯報演出。
活動(三)——情感熱線
1、啟發談話:
同學們在日常的生活中,都幫助過別人,也都被別人幫助過。剛才又進行了小品表演。經過這些體驗之后,你一定有很多想法和感受。請同學們先同桌同學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