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二年級下冊品德與社生活教案4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知道大自然中有許多有趣的現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能力目標
觀察、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現象,能對自然現象提出問題,并愿意尋找問題的答案。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對自然現象或生活中的問題進行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能對自然現象提出問題,并愿意尋找問題的答案。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的強烈愿望。
教學方法
討論法、探究式教學法、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和感受
教學媒體
多媒體、投影儀等
課時安排
1~2個課時
教學結構與過程
【課前準備】
1.教師通過網絡或其他途徑,搜集一些自然現象的答案,便于給同學們解答。
2.讓學生通過網絡或查資料,搜集一些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和解答。
【導入新課】
(讓大家欣賞圖片“麻雀在電線上為什么不怕觸電”。)
老師:同學們,大家看圖片上的麻雀站在電線上為什么不怕觸電呢?
學生:(略)
(讓同學們欣賞視頻“為什么鳥落在電線上不會觸電”。)
老師:這回大家知道為什么了嗎?自然界和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現象,我們來看一看。(過渡)
【講授新課】
一、有趣的自然現象(板書)
老師:大家打開課本第六十九頁,認真看一看,圖中畫的是什么?
學生:(略)
老師:大家見過這些自然現象嗎?誰知道這些現象是怎樣產生的嗎?大家可以討論一下,然后給同學們說一說。
學生:(略)
(教師可以給同學們解答這些疑問,可參考文本資源。)
老師:在大自然中,還有好多有趣的自然現象,大家以前遇到過什么不理解、不明白的現象嗎?說給大家聽。
(可讓同學們欣賞圖片“為什么要閃電”、“下雨前蜻蜓為什么要低飛”、“長頸鹿的脖子為什么這么長”等進行引導。)
學生:(略)
(教師可以把同學們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老師:看來我們同學的問題還真不少啊!大家一起來解決一下吧!
學生:(略)
(鼓勵同學們說出自己的想法,他們的想法可能不正確,這都是正常的。老師可以幫助解決同學們不會的問題。)
老師:看來有些問題,我們現在還沒有足夠的科學知識來解決,但是它肯定會隨著我們知識的積累逐一攻克的。在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自然現象,需要我們去發現,去解決,下面讓我們看一看,這些同學在做什么?(過渡)
二、探索自然界的奧秘(板書)
老師:我們打開課本第七十頁,看圖中的同學們在做什么?他們發現了什么有趣的自然現象?然后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可見在自然界中,只要我們去探索,善于觀察,就會發現很多我們感興趣的自然現象,大家說呢?
學生:(略)
老師:有的同學會問,我們發現問題了,還是不知道答案,該怎么辦呢?同學們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我們對于我們發現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問老師、問長輩、上網查詢等方式來解決,當然隨著我們科學知識的積累,終有一天,我們這些問題都會解決得,同學們說是嗎?
學生:(略)
老師:不僅是上面我們所說的這些問題,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問題是我們沒有發現的,讓我們去找一找吧!
(讓同學們欣賞圖片“冰窗花是怎么形成的”、“楓葉為什么是紅的”等;還可讓同學們欣賞視頻“反沖現象”、“鳥兒為什么會飛”、“為什么蝴蝶五彩繽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