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思品教案2
2、 介紹。“課前老師請同學們做了一個調查,要求大家了解在我們家鄉還有哪些有趣的節目。你們能說一個與某個節日有關的傳說嗎?”教師把自己收集的節日故事介紹給學生,或放一段有關家鄉節日慶典的錄像片供學生欣賞,目的是讓學生明白家鄉各種有趣的節日與家鄉人的生活密切相關,是家鄉人生活的一部分。
3、 編輯制作。“同學們講了許多有趣的家鄉節日及節日習俗活動,你們想不想編輯、出版(文字、圖片)等,然后進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手冊”的編輯、制作工作。
4、 小結。對學生制作的“家鄉的節日集趣”手冊進行評價。
第二課時
1、 導入。‘上次課我們了解了家鄉的節日及有趣的節日風俗,今天,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了解其他民族的節日風俗。”閱讀并欣賞教科書第72—73頁的課文和照片,說一說教科書提供的是哪些民族的節日,這些節日有什么特有的習俗活動。讓學生自由發言,做適當的引導。
2、 欣賞。“下面,老師給同學們播放幾段介紹不同民族節日的錄象片,呢們在欣賞時,要記清楚這些節日都是哪個民族的,主要的節日習俗活動是什么等問題,看完后,請呢們回答這些問題。”看錄象,回答問題。
3、 手工制作。“同學們了解了一些不同民族的節日及其習俗活動,老師選了一種大家較熟悉的節日習俗活動---剪窗花,請大家一起體驗吧!”組織學生學習剪窗花,讓學生通過參與制作,進一步體驗節日的快樂氣氛。
4、 對這兩個課時的學習內容進行總結: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各個民族,不僅擁有各民族共同的節日,在每個民族內部,還有各民族特有的節日及其節日習俗活動。節日不僅是一種生活,也是各民族同胞對美好生活的一種追求。
家庭作業
1、 請父母欣賞自己剪的窗花。
2、 閱讀“家鄉的節日集趣”手冊。
教學后記:
主題三 建設文明富裕的家鄉(2課時)
課題1 遠離陋習(1課時)
教學目標
1、 能夠初步區分社會生活中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現象及行為。
2、 了解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現象及行為對社會文明和發展造成的危害。
3、 能夠在自己的生活中拒絕參與封建迷信活動。
教學準備
利用休息時間,從各種媒體宣傳中,搜集一些典型的陋習事例,既可以是文字材料,也可以是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1、 導入。“在現實生活中,同學們一定見到過或者聽說過像賭博、算命等一些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現象及行為。請同學們說一說,你見到或聽過哪些封建迷信的、不健康的現象和行為?”請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幫助他們完整地敘述自己的所見所聞。
2、 小組探究。教師在黑板上寫出兩個探究題目。
題目1 為什么會有這樣一些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現象及行為?
題目2 這些現象及行為有哪些不良影響和危害?
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以座談會的形式,在小組內選出書記員,把自己小組討論的結果逐條記錄下來,提醒學生可以參考教科書。教師巡視,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答案。
3、 全班交流。各個小組向全班介紹自己的討論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