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科學上冊第四單元總復習資料
1、地球上的物種被科學家發現并分類記載的超過200萬種,估計地球上現存的物種有200萬—450種,這足以說明地球生物的多樣性。
2、揚子鱷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等地;珙桐主要分布在貴州、四川、云南等地;白鰭豚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洞庭湖、錢塘江中;大熊貓主要分布在四川、陜西、甘肅的少數地方;藏羚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x藏、青海、x疆等地)。
3、科學家根據植物的特征對植物進行分類。根據生活環境不同,可以分為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根據是否落葉,分為常綠植物和落葉植物;根據莖的不同可以分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根據植物是否有花,可以分為開花植物和不開花植物。
4、已發現的植物種類有40萬種之多,開花植物約占一半以上。不開花的植物包括蕨類、苔蘚類、藻類和菌類等,其中蕨類、苔蘚類、藻類自己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料,而菌類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靠吸收其他生物體或土壤里的養料而生存。
5、科學家根據動物的身體構造和生命活動特征給動物分類。根據它們運動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水中游的、空中飛的、地上走(或爬)的;根據它們生存的方式可以分為野生的和家養的;根據它們的食性可以分為植食動物、肉食動物和雜食動物。根據身體內是否有脊柱,科學家將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又將脊椎動物分為魚類、兩棲動物(蛙)、爬行動物(龜、蛇)鳥類和哺乳動物;將無脊椎動物分為環節動物(蚯蚓)、節肢動物(昆蟲)、軟體動物(田螺、蝸牛)等
6、像螞蟻那樣,身體上有三對足的動物是昆蟲類(螞蟻、蜻蜓、蝴蝶、蜜蜂、蝗蟲、蚜蟲、蟬、蠶、瓢蟲、蒼蠅、蚊子);終生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的動物是魚類;身體上長羽毛的動物是鳥類(麻雀、燕子、喜鵲、鴿子、雞、鴨、鵝、駝鳥);直接生小動物,并用乳汁喂養后代的動物是哺乳動物(鯨魚、蝙蝠、兔、豬、牛、羊、狗、貓、馬、人)。
7、動物的種類有150多萬種,是生命世界中類別最多的。昆蟲是動物中種類最多的,達100多萬種。
8、動植物具有與環境相適應的一些特殊身體結構(駱駝的駝峰、鳥的翅膀、仙人掌退化成刺的葉子)。生物的形態結構是與它們所生活的環境相適宜的。
9、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大自然就是運用這一法則選擇和淘汰著生物家族的一個個成員。
10、同一種生物,愈冷的地方,個體愈大,身體愈接近圓形,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面的器官就越小。
11、從38億年前地球上出現簡單生命體開始,到現在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環境變化是主要原因,人類對于環境的改變和對一些動物的馴化也起了重要作用。
12、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生物與人類的關系:給人類做食物,供人類欣賞,給人類做藥材,做成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凈化空氣,給其他動物做食物。
13、生物多樣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等)它們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這些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所構成的生態系統的多樣化程度。通常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