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起來會怎樣(一)》
(兒童心跳每分鐘80--90次,成年人平 均每分鐘70--80次。8~14歲每分鐘20~16次,接近成人呼吸次數。)
(3)討論
(教師隨即抽取3張記錄紙依次展示)
師:比較這兩個的數據,你發現了什么?
生:運動后呼吸會加快,心跳也會加速
師:和他們小組意見一樣的小組請舉手!(板書:運動后呼吸會加快)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及數據對比得出運動后呼吸和心跳會加快,并產生為什么會加快的疑問。
二、實驗探究為什么呼吸會加快
1.討論
師: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呼吸,伴隨運動量的增加,每分鐘呼吸的次數也會增加。運動與呼吸有什么關系呢?小組之間輕輕討論一下
生 討論師巡視指導
生匯報
目標:關注學生的想法,引發學生的相互間質疑,最好引導學生想到呼吸讓我們從空氣中獲取對我們身體有利的物質
2.學生體驗:反復呼吸同一袋空氣
師:這種物質是什么呢?我們呼入與呼出的氣體是不是一樣呢?
生:不一樣
師:真的不一樣嗎?讓我們來體驗一下。將袋子裝滿空氣,用一根吸管插進袋中并用橡皮筋扎緊袋口,用最反復呼吸袋中的空氣,體驗有什么感覺?想一想說明了什么?注意:只要有明顯感覺了就停止實驗。(大屏幕提示)
學生體驗活動后匯報
師:有什么感覺?說明了什么?
生預設:悶、熱,呼吸氣體不一樣
師(小結):看來,氣體從吸進到呼出的過程中真的發生了變化。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了解呼出的氣體和吸進的氣體是不一樣的
關注:學生是否感受到我們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空氣成分有差別
3. 實驗:觀察火焰在兩種氣體中的燃燒情況
師:為什么會有悶,喘氣困難
生預設:氧氣不夠了
師:可惜那些都只是大家的感覺,能用眼睛看到種氣體的不同特點就好了!我們有什么好辦法嗎?(我們還能用其他實驗來證明嗎?)
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師:老師想到了一個好辦法,用點燃的火柴去試試看
師:要去檢驗他們就的先收集,怎么收集呢?
(學生回答,教師提示:吸入的空氣就是我們周圍的空氣可以直接收集,呼出的氣體可以用我們課前的排水法收集,并作示范)
師:收集好后,分別用兩根點燃的火柴深入瓶中,注意同時。觀察發生的現象(教師指導并做示范,尤其是如何點燃、熄滅火柴)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師:觀察到了什么現象?
師:說明了什么?
目標:讓學生明白吸進去的氣體支持燃燒,呼出的氣體不支持燃燒
4.學習資料:《呼吸前后氣體成分比較表》(呼吸時氧氣變少了,二氧化碳變多了)(課件展示)
師:那么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我們呼出的氣體與呼入的氣體到底是什么?讓我們來看看科學家的研究資料吧!
師:依次看圖,有哪幾種氣體?哪種氣體有變化?哪種氣體沒變化?怎樣變化的?
師:從這些變化中可以知道“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行氣體交換,把氧氣吸收了,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課件展示:呼吸實際就是氣體交換的過程)那這個氣體進入身體內會經過那些器官呢?(氣體在人體的哪個器官進行交換的呢?)
師:其實外面的空氣通過鼻腔進入氣管在經過氣管到達支氣管到肺進行氣體交換。然后經過交換后的氣體在通過支氣管、氣管、鼻腔到空氣中(讓學生一起做深呼吸感受一下并指一指)!(課件展示呼吸器官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