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68~69頁的內容。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將認數的范圍擴展到萬以內數的認識。這部分知識不僅是計算的基礎,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而新教材又將萬以內數的認識分為兩段,先教學1000以內的數,再教學萬以內的數。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結合文學、現實素材讓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體驗數在生活中的運用。
3.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逐步發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準備:
1.四人小組一篇千字文,一支記號筆。
2.教師準備一張放大的千字文。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一:【數數比賽】
師:現在我們來一個數數比賽,以小組為單位開火車數,要注意看數數的要求,哪個小組數完了就大聲的告訴大家“我最快。”
(1)從36數到48,一個一個的數;
(2)從50數到90,五個五個的數;
(3)從10數到100,十個十個的數。
2.剛剛大家都數得很棒,我們很早就和100以內的數交上了好朋友。
課前活動二:【讀千字文】
師:請你自由、大聲的朗讀這篇文章。
……鈴響上課
一、設置疑問,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奇怪嗎?傅老師給大家上數學課,準備的怎么是一篇古代的文章啊,哪位小朋友聽說過這篇文章?
生:……
師:讓老師來介紹一下吧!
【《千字文》是我國早期的蒙學課本。隋唐以來,《千字文》大為流行,背誦《千字文》被視為識字教育的捷徑。它不是簡單的單字堆積,而是條理分明,通順可誦,詠物詠事的韻文,其內容又涉及到有關自然、社會、歷史、教育、倫理等多方面的知識。所選千字,大都是常用字,生僻字不多,便于識讀。因流傳甚廣,以致文書編卷,都采用“天地玄黃”來代替數字。兄弟民族地區也出現了滿漢、蒙漢文的對照本字。由于歷代不少大書法家都曾書寫,更使《千字文》至今仍是學習各種書法的范本。】
可見,它是中國古代的文學寶貝,是祖國的驕傲。今天就讓它伴隨著我們走入數學課堂,學習新的知識。
二、借助文字,探究新知
(一)1000的認識
1.估。
師:首先,請你來猜一猜這篇文章有多少個漢字組成?
生:……
師:大家都覺得比100個要多,那么還能用我們以前學過的數來表示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1000以內數的認識【板書】
2.數。
a、那么到底有幾個字呢?我們該怎么辦?怎么數可以做到又快又對?
b、自由說……
師(邊聽邊小結)
一個一個地數,10個一是多少?(10個一是一十)【板書】
十個十個地數,10個十是多少?(10個十是一百)【板書】
一百一百地數……
c、(四人小組討論)可以借鑒這些方法,大家覺得哪種方法比較方便可以選用,當然也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數。你可以在千字文上圈一圈,記一記。注意圈時要保持美觀整齊。
師:那一組需要幫助可以請老師。【走動指導】
d、匯報,有多少個漢字,你們是怎么數的?
學生展示:
a、20個一行,這樣的共50行,所以共有20×50=1000個
b、50個一列,這樣的共20列,所以共有20×50=1000個
c、2列100個,2列2列的數,有這樣的10組,所以10個100是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