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開店》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新的教學理念更加關注學生的發展,提倡自主合作學習,逐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創新能力。本課時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材42~43頁的內容,是在學生理解了乘、除法的含義基礎上,進一步探究除法的計算方法。設計了這樣的環節:復習乘法口訣——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自主學習,探究新知,解決問題—— 鞏固應用——課外知識拓展。
學生狀況分析:
1、學生經歷了一年多的小組合作學習,有了一定的合作經驗和基礎,在學習活動中應使學生的合作能力得以發揮。因此,本課時設計了兩次合作討論的環節。(同桌合作、小組四人)
2、學生已經對乘、除法的含義有了認識,但對除法的計算還只是通過圈一圈、連一連、擺一擺等直觀性操作來完成。怎么來計算除法?本課時需要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與同伴合作探究的問題。
教學目標:
1、學會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進一步體會乘除法之間的互逆關系。
2、初步體驗除法運算與生活實際的密切關系。能用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積累經驗,培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4、培養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收集并處理信息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學會利用相關的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5、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抽象思維以及思維的靈活性和求異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初步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
難點:加深對“除法算式”的理解;對復雜的信息進行恰當的 選擇與判斷。
教學準備:
“小熊開店”情景圖片、乘法算式卡、口訣卡、小熊等動物的頭飾。
教學過程:
一、復習2-5的乘法口訣。
1、五( )三十 ( )五二十 三八( ) ( )九三十六 ( )三十二
2、4×5=( )5×4=( )
你是怎么想出積是多少?(用乘法口訣:四五二十)(設計意圖:為學新課埋下良好鋪墊。)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最近,小熊開了一個小商店,我們來看商店里有什么?我們從小熊商店可以了解到什么數學信息?(出示掛圖)
2、指名說一說:布娃娃6元,坦克5元,皮球3元,鉛筆盒4元,風箏8元。(此環節能激發學生好奇心,使學生很容易地進入情境。利用掛圖的直觀性,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
三、自主學習,探究新知,解決問題。
師:小猴先來到商店,看見坦克非常喜歡,想買4輛坦克和它的朋友一起玩,可是小猴抓抓耳朵怎么也想不出4輛坦克需要多少元錢?你們能幫幫他嗎?
1、出示問題(1):買4輛坦克需要多少元?
2、引導學生解決問題(1)
a、請學生齊讀問題:買4輛坦克需要多少元錢?
b、學生獨立解答在書上,師巡視指導。
c、指定學生回答。
生:我能算出小猴買4輛坦克要用多少錢,4×5=20(元)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為一輛坦克5元錢,4輛坦克多少錢?就是求4個5元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四五二十。 〔師板書:4×5=20(元)〕
師:小貓來到商店,也想買坦克,它拿出20元給小熊,可小熊一時糊涂,不知道拿幾輛,你們能幫它計算20元可以買幾輛坦克?
(此環節利于學生愿意幫助他人的心理,將學生帶入解決問題的情境之中,進行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使學生積極參加數學活動的經驗。)
3、出示問題(2)20元可以買幾輛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