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能干什么》教學設計、反思及點評
師:請問謝慧倫,你是用什么辦法估計的?
生:我用數(shù)數(shù)的方法,從1數(shù)到60,數(shù)得不快也不慢。
師:你認為能贏嗎?
生:(非常自信)我一定能贏。
師:你們知道這次比賽誰贏了嗎?(學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結果。)
師:冠軍是謝慧倫。你們可以用她這種方法回家再試試,(教室里很多學生說:我也是用這種方法感覺的。)
(六)估幾分
師:今天,這么多客人朋友(基礎課程中心的專家)和我們一起學習,開心嗎?請何婷為我們的客人唱首歌好不好?不過,可歌完了后,你們要估計一下用了幾分。
學生因她美妙的歌聲深深地吸引了在座的老師和學生,掌聲不斷。
全班匯報。
生:我估計大約是2分。
生:我猜大約也是2分。。
生:大約是3分52秒。
孩子們都想表現(xiàn)自己,小手舉得高高的,這時老師為了滿足孩子,則說“都想說嗎?”
生:(齊)想。
師:想說的話就大聲地把自己的答案喊出來。
孩子們很興奮地把自己的答案喊出來。
師:你想知道準確答案嗎?
生:(齊)想。
“準確答案——大約2分”,老師故意清了清嗓子。
孩子們都歡呼地跳起來,發(fā)出勝利的手勢,完全沒有課堂上的拘束。
(七)1分記憶大比賽
師:我們深圳不但小朋友聰明,歌聲美,深圳的旅游景點也很美,怎么樣,愿意做個小導游為我們的客人朋友介紹一下嗎?(想)我在1分內給你放一些深圳的旅游景點,你一定要注意力集中,邊看邊記在心里,看看能記住幾個,再把它介紹給我們的客人,ok?
(課件放13個深圳的旅游景點,學生認真看。)
全班匯報。
生(這是一位學困生):有世界之窗、歡樂谷、民俗村、小梅沙。
師:誰來挑戰(zhàn)他?
“我來挑戰(zhàn)他……”很多孩子把舉得高高的。
師:現(xiàn)在你是小導游,小導游是怎樣向客人介紹的?
生:各位老師你們好,我是楊小麗,歡迎你們來深圳,我們深圳有:小梅沙……(這位孩子一連說了10個景點。)
師問第一位回答的孩子:你為什么才說出4個景點。
生:我沒有記住。
師:那以后學過的知識要記在心里!
(八)生活中的問題
1.比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學生在練習紙上獨自完成。)
(1)1分=( )秒 1分20秒=( )秒
(2)小巧玲瓏亮吃飯用了20( ),跳繩10個用了7( )。
(3)從北京到深圳,坐飛機大約要3( )。
(4)一節(jié)課是( ),課間休息是( )分,再加( )分就是1時。
2.今天我們學了什么?生活中哪些事情你能在1分內完成?
生:我們學了1分能干什么?
生:學了1分=60秒。
生:我1分能喝1瓶水。
生:我1分能吃一個蘋果。
……
很多學生想說,這時老師說:“還想說嗎?那就跟你的同桌說吧!”
師:看來1分確實能干很多事,你知道嗎?在第xx屆世界杯足球賽中,德國隊在最后1分時間進一球,從而贏得了冠軍,所經(jīng)我們要珍惜時間,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正如人們常說,珍惜時間就等于珍惜生命。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得到專家們比較高的評價,我本人也從中得到了許多的知識。
1.自主探索,獲取知識。
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創(chuàng)設好問題情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發(fā)現(xiàn)知識,如孩子們隨著秒針走一圈后,提出“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孩子們各抒己見,有的說發(fā)現(xiàn)秒針走得很快,分針走的很慢,有的說秒針走的一圈是60秒,有的說分會走了1小格是1分,這時我又提出:“60秒和1分時間同樣長嗎?”通過孩子們的爭辯,終于明白了1分=60秒,因為剛才分會和秒針同時開始走,同時停止的,氣氛相當熱烈,還有練習“小明跳繩10下用了7( )”,到填分還是秒呢?有位孩子是這樣說的:“如果填分的話,那么7分和我們課間10分差不多長了,難道跳10下要一個課間這么長嗎?”這是孩子應用已有經(jīng)驗——與課間休息時間進行比較,得出正確結論填秒,這些知識的獲得,都是在都老師創(chuàng)設一定情境的基礎上,給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學生主動探索,自主獲得的,而不是手把手的教給學生想要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