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能干什么》教學設計、反思及點評
2.關注學生,體現主體。
人的思維是伴著情感起伏而進行的,情感可能激勵思維,為此,我在課堂上讓學生載歌載舞,聽音樂,唱歌,看動畫,當小導游,畫畫,讀文章,數數等,這一系列的活動都讓孩子們欣喜不已,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孩子們深切地感悟到1分的長短,教育孩子從小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的同時,孩子們的個性到張楊,自信心得到培養。
3.巧妙的語言,激勵孩子。
課堂上我用巧妙的語言不斷地激勵孩子積極參與學習,讓孩子感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真有趣,如當有的學生說1分很長,有的說1分很短時,我適當地提出“為什么會有兩種不同的感覺?”學生的回答讓我們在場的老師為之震動,再如“我是記者,請問……”時,孩子們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你現是小導游了,小導游該怎么為自己的游客介紹?”孩子們馬上聯想到自己去旅游的情景:“各位老師你們好,我是,歡迎你們來深圳……”“誰來挑戰他”等激勵性的語言,讓孩子始終處于一種亢奮狀態,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4.存在不足。
正如專家們所說,課堂還是再開放一些,再舉些關于珍惜時間的例子,讓學生更時一步地體會1分的意義。
案例點評
1. 這節課在40個“1分”里,師生互致力,步步推進,環環相扣,一氣呵成,自然,扎實,更有真實,充實之感,學生們對“1分有多長”的體驗,一定是刻骨銘心,難以忘懷的,像這樣一節課40分,學生也一定不怨其長,只嫌其短。
2. 本篇課堂實錄的寫法也有許多可取之外,沒有一般教案那種八股味,似乎在講敘發生在課堂上的故事,故事中不乏感人情節,而且還給每一個故事都加上有實質意義的標題,傅老師在課上很好,教學實錄也寫得好,一個根本原因是她心目中有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學生,她把自己上課的注意力全部都轉移到了自己學生身上。
<一分能干什么>教學設計、反思及點評 來自第一范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