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數學3冊(二上)第九單元《買書》教學設計
課題:《買書》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的過程。
2、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統計的必要性,培養初步的統計意識。
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統計整理的方法,經歷統計的全過程,能根據統計圖表的數據進行分析。
教學難點:用不同的形式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
教學準備:課件、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
調查統計,體驗統計的必要性。“我知道我們班的同學都愛看課外書,老師想買些書來豐富我們的圖書角,你們說老師要買什么書好呢?”讓學生自由發言。最后老師總結。
二、問題探究
一、計的過程。
1、進行調查,收集數據。
“你們認為怎樣調查?”在學生充分發表意見以后, 確定一種方法進行。
2、整理數據:
活動1——涂一涂。
活動2——填一填。
引導學生觀察統計圖和統計表,比較統計圖和統計表的優劣。
3、分析統計數據,說一說“從統計的結果,你發現了什么,認為買什么書好呢?”讓學生體驗到統計是為做決策服務的。
三、體驗感悟
我們初步學會了如何進行調查,如何進行數據的整理并能夠對一些數據進行分析。同學們學得都很棒!每人得一個“調查小明星”的獎章。
四、實踐應用
運用統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活動——說一說。
2、小組活動——小調查。
3、調查小組的同學每天睡多長時間。
調查完后,要對你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
五、小結
1、這節課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2、你能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調查一下你們組的同學每天的睡眠時間有多長時間嗎?明天把你的調查結果告訴大學。
六、布置作業
七、板書設計
買書
出示統計表,讓學生獨立填寫:
類別
故事書
漫畫書
連環畫
人數
教學反思:
本節課以活動為主線,采取合作與交流的方式,學生分組調查、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充分體現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