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松果》說課稿---5的乘法口訣
一、教材分析:本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第三冊教材第二單元第10~11頁內容。 乘法口訣是我國小學生提高計算能力的有趣的工具。5的乘法口訣作為學習乘法口訣的起始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乘法的意義,并具有數數技能的基礎上來學習的,應切實學好。教材創設“數松果”的現實情境,通過輕松的、自然地情景引導學生自覺投入學習活動,主動探索、體會5的乘法口訣的形成過程。教材設計的5的乘法口訣的練習豐富多彩,既有學生喜歡的游戲,也有他們力所能及的問題解決。
二、學情分析
由于二年級的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喜歡動手操作。在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采用形象與逐步歸納相結合來組織教學。但是學生對本節課還是比較熟悉。
三、目標定位
根據學生好動、思維活躍的特點,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知識和經驗理解5的乘法口訣的來源和含義,感知口訣的基本特征。
2、熟記5的乘法口訣,能靈活運用5的乘法口訣。
3、體會用一句口訣計算乘法算式,感受學習乘法口訣的好處。
4、在經歷編、記、用口訣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雖然本班學生對乘法口訣已經有了一定的接觸,但由于5的乘法口訣是編制口訣的第一課時,還應當做新授課。所以,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經歷歸納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難點是:理解5的乘法口訣的意義。
四、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數學教學應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為基礎,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和實踐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要想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師的有效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但無論是教師的積極引導,還是多媒體課件的直觀、生動呈現,在教學中我都在努力為學生創設一種教學情景,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將全身心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在教學中,我采用多種形式來訓練學生的數學能力,使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快樂地學習,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掌握《5的乘法口訣》的知識,并加深同學之間的友誼。
五、教學流程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從兒童的興趣和生活經驗出發,我合理地補充了新的信息資源,具體我是這樣設計的;“創設情景 激發興趣——借助基礎 探究口訣——熟練口訣 靈活應用——總結全課 適當延伸”等四個環節來組織教學。這樣的四個環節來組織教學,充分體現了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的數學教學理念。
(一)創設情景 激發興趣
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參與探究口訣活動的興趣,發揮現代多媒體的作用,利用“數松果”的情景,以生動有趣的對話故事貫穿整節課,以便引起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提出問題、自主探究的愿望,并使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我從學生非常熟悉的數東西情景,讓學生算一算、說一說。學生可能會用5個5個地加,也可能會用乘法口訣直接計算,如果學生用加法計算,就用上一節課學的乘法意義,將學生的思維引導到乘法算式上來:如果學生直接用乘法計算,就讓學生說一說乘法的意義,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乘法和加法之間的關系,同時,要求學生能寫出兩道乘法算式。最后問學生:你是怎么算出結果來的?讓學生領會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計算用加法是很麻煩的,直接用乘法計算就能算得又對又快,于是產生了學習乘法口訣的興趣,從而引出課題:5的乘法口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