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乘法
一、教學內容:一年級下冊第68~69頁的例題,第70~71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二、教學目標:
1、經歷幾個相同的數相加可以用乘法計算的認識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初步體會乘法和加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2、能正確地寫、讀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會通過加法算出乘法的積。
3、在初步認識乘法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1、經歷幾個相同的數相加又可以用乘法計算的認識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2、初步體會乘法和加法的聯系和區別。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談話:小朋友們,今天動物王國的天氣可好啦!我們一起去瞧一瞧。你們看:太陽暖暖地照著,白云在天空自由地飄呀飄,綠油油的草地像地毯一樣,許多小動物都來到了草地上。誰來告訴大家,草地上來了哪些小動物?(出示課件,老師有感情地講述)
二、初步認識幾個幾相加
1.觀察例1,初步感知“幾個幾”
(1)師:看著這些可愛的小兔子,你想提出什么問題呢?
求兔子一共有多少只用什么方法計算?誰會列算式呢?(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2+2+2=6)
那么小雞一共有多少只你能列出算式嗎?(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3+3+3+3=12)
(2)觀察這兩道算式,你發現它們有什么特點?(加數都相同)
在2+2+2=6中,相同的加數是幾?有幾個2相加呢?
在3+3+3+3=12中,相同的加數是幾?有幾個3相加呢?
2.操作感受“幾個幾”
(1)小朋友們說得真好,現在請大家來擺一擺,看看誰的小手最靈巧,擺得又對又快。拿出雪花片。
第一排擺5個,第二排擺5個,第三排也擺5個。
(2)多媒體出事例題圖,師生校對。你能列算式求出一共有多少個雪花片嗎?小組合作,看有幾種列法。
(3)全班交流,強調3個5和5個3相加的結果一樣。
3.小組討論,歸納發現共同特征——“幾個幾相加”
(1)比較這四道算式,你發現有什么共同點?在小組里說一說。
(2)分別提問每道算式是幾個幾相加。
三、認識乘法及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1.小朋友們學得真好!現在老師帶大家去參觀一下學校的電腦房。(出示課件)瞧!我們電腦房里有多少臺電腦?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組討論。
2.匯報。一共有8臺電腦就是幾個幾相加?
3.像這樣求4個2相加還可以用一種新的方法計算,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乘法。
4.4個2相加可以表示成42或24
在這里42或24都表示幾個2相加?
2和4是從哪里來的?4個2相加得幾?板書:=8
5.指名讀乘法算式,全班讀。
6.介紹乘號、乘數和積等名稱。
7.同桌說一說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
8.將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5+5+52+2+2+26+6+6+63+3+4
注意反例教學,提問3+3+4能改成乘法算式嗎?我們怎樣將加法算式改一改就可以了呢?
四、在抽象概括中認識乘法的意義
1.“試一試”
有一些小朋友和大家一樣學得很認真,下課了,他們開開心心地在操場上跳繩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1)看看他們有幾組?每組幾個人?
(2)求一共有多少人是幾個幾相加?(4個5相加)
(3)你能列出一個加法算式和兩個乘法算式嗎?自己列一列。集體訂正。
(4)觀察比較:求4個5相加的和,哪種方法比較簡單?(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