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乘法教學設計
教學流程設計 :
一、認識幾個幾相加
1.初步認識幾個幾相加。
(出示主題圖)教師談話:在春光明媚的一天,小白兔和它的鄰居小雞一起來到綠油油的草地上,一邊玩著,一邊尋找食物。請仔細看圖,小白兔是幾只在一起的?小雞呢?(重點引導學生觀察: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小雞是3只3只在一起的。)
師:誰能用算式表示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板書:2+2+2=6(只)]
師追問:這里有幾個2相加,得多少?(板書:3個2相加得6)
師:剛才同學們表現得非常好!
老師想讓你用算式表示小雞一共有多少只?誰愿意試一試。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全班交流。
[板書:3+3+3+3=12(只),4個3相加得12]
提問: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兩個算式的加數,它們有什么特點?(同組小朋友可以互相討論)
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得出:第一個算式的加數都是2,第二個算式的加數都是3,它們都是相同的數相加。〔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觀察、列式,比較討論等,引導學生發現這一類特殊加法算式的特點(加數相同),為理解乘法做好鋪墊。〕
2.補充生活中幾個幾相加的例子。
談話:像這種相同的數相加的例子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
出示:比如一雙筷子有2根,那么4雙筷子有多少根?誰會列式?
(板書:2+2+2+2=8)
這個算式是表示( )個( )相加得8。
再比如,每組都是4個小朋友,像這樣的3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誰會列式?(板書:4+4+4=12)
這個算式是表示( )個( )相加得12。
3.不同角度感知幾個幾相加。
(出示以53形式排列的海綿寶寶)
談話:今天老師帶來了這么多的海綿寶寶,喜歡嗎?表現好的小朋友都有機會獲得這兒的海綿寶寶。有信心得到嗎?
誰知道這兒一共有多少個海綿寶寶?
讓學生獨立觀察得到:橫看看是3個5相加,豎著看是5個3相加。
(板書:5+5+5=15, 3個5相加
3+3+3+3+3=15, 5個3相加)
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兩個算式的得數,你發現了什么?
小結:不管是3個5相加,還是5個3相加,算出來的都是這兒一共有的聰明娃娃的個數,所以得數相同,都是15。
[設計意圖:通過安排一定量的相同數相加的具體生動的數學問題,為學生構建乘法的含義打好基礎。]
二、初步認識乘法
1.創設情境,引入乘法。
談話:一張電腦桌上有2臺電腦,4張電腦桌上一共有多少臺電腦?你是怎么知道的?(板書:2+2+2+2=8)6張桌上呢?9張桌上呢?(請學生把算式寫在題紙上)
師:同學們,你們在列式時感覺怎么樣?
(學生可能會說算式太長了,太麻煩)
師:有一種方法能解決這個算式太長的問題,你們想學嗎?(板書課題:認識乘法)
2.寫、讀乘法算式,了解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談話:像4個2相加,還可以用乘法算。寫作:42=8或24=8。
老師說明:在乘法算式中,等號前面的數叫乘數,等號后面的數叫積。
板書:4 2 = 8
(乘數)(乘數)(積)
介紹乘號、乘數、積等名稱。(板書:42=8或24=8,并在算式下邊標注乘號、乘數、積)
3、教學“試一試”
(1)出示例圖,自己先說說圖意。
(2)提問:圖中有幾組小雞?每組有幾只雞?求一共有多少只,是求幾個幾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