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乘法教學設計
(3)學生填書,并寫出一道加法和兩道乘法算式,集體交流。
(4)討論:求5個4的和是多少,哪種寫法比較簡便?
4、反思乘法的意義。
談話:4個2相加,是怎樣用乘法算的?在這里,42和24這兩個乘法算式都表示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設計多張電腦桌讓學生對用加法計算感到太麻煩的情境,激發學習探求新算法的欲望,幫助學生感受“乘法算式比較簡便”。]
三、課堂訓練與達標檢測
1.做“想想做做”第1題、第2題。
談話:聰明娃娃帶了幾道題目來考考大家,有沒有信心接受挑戰?(出示題目)
(1)從圖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你能看圖在括號里填上數,寫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嗎?
學生填好后集體校對。
(2)學生獨立完成第2題,集體交流時著重提問這道題是求是幾個幾朵?
2、完成“想想做做”3題。
談話: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擺圓片的游戲。先看老師是怎樣擺的。(出示兩堆圓片,每堆5個)
老師是怎么擺的?也就是擺了幾個幾?怎樣列加法算式?怎樣列乘法算式?你是怎樣想的?
下面讓小朋友自己來擺,聽清要求:
(1)每堆擺2個,擺4堆。
(2)每堆擺4個,擺2堆。
你先擺的是幾個幾?又擺的是幾個幾?怎樣列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把算式填在書上。
在小組內集體交流訂正后提問:比較這兩種擺法,你發現了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4題。
讀出乘法算式,再說出乘數和積各是什么。同桌同學先互說,再指名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5題。
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思考題:你會將下面加法算式變成乘法算式嗎?
(1)12+12+12+6=( )( )
(2)6+6+6+3=( )( )
(3)10+10+5+5+10=( )( )
[設計意圖:通過多樣化、開放性的練習,加深了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多角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能和小朋友們說一說嗎?你認為自己這節課上表現怎么樣?
板書設計:
認識乘法
兔的只數:2+2+2=6(只) 雞的只數:3+3+3+3=12(只)
3個2相加得6 4個3相加得12
2+2+2+2=8 (4個2相加) 4+4+4=12(3個4相加)
5+5+5=15(3個5相加) 3+3+3+3+3=15(5個3相加)
電腦的臺數:2+2+2+2 = 8(臺)
4個2相加,可以寫成:
42=8或 2 4 = 8
乘數 乘數 積
教學反思:學生一年級學過連加,但大多是不相同的幾個數相加,對相同數的連加接觸較少,而幾個相同數連加是認識乘法的生長點。因而在教學中,從相同數連加的認識入手,通過一系列題目的訓練,為學生認識乘法做好知識鋪墊。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求新算法的欲望,引導學生感受相同數連加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通過比較,讓學生感悟乘法計算的優越性。最后借助多樣化、開放性的練習,讓學生通過動手擺,動嘴說,動腦想,加深了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多角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節課需要改進的地方:在學生動手擺、說的學習過程中,關注學生的面不夠,今后要更多的關注學困生的思維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