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精選5篇)
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 篇1
教學內容:教材第3~4頁例1、“想想算算”,練習一第1~3題。
教學要求:
1、 使學生初步理解和學會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 培養學生自己思考、探究的態度和初步能力。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引新
1、 口算下面各題。
53+20 36+40 28+30 57+20
76+3 43+2 65+2 31+4
57+8 76+6 48+5 29+4
提問:口算時,十位上的數要加在哪一位上?個位數呢?
2、 口算。
(1) 做第3頁復習題。
(2) 口算下面各題。
24+30+5 36+40+3 27+10+5 57+20+8
3、 板書:兩位數加兩位數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第1題。
(1) 出示例題36+43=
(2) 讓學生先說說可以怎樣進行口算?
(3) 問:十位上的4要加在哪一位上?為什么?個位上的3呢?你認為36可以先加多少再加多少?這就要把43怎樣分呢?把43分成40和3之后,可以怎樣加?(師配合板書:36 + 43 = )
40 3
(4) 誰來告訴大家,口算36+43要怎樣算?
2、教學例1第(2)題。
(1) 出示例題57+28=
(2) 提問:按照第(1)口算的過程,這一題可以怎樣算?
(3) 你是怎樣想的?師配合板書。
(4) 再指名幾人口述57+28的口算過程。
(5) 問:這道題可以怎樣算?
3、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也就是幾十幾加幾十幾。口算時,可以先把第二個加數分成幾十和幾,然后把幾十幾先加幾十,再加幾,就可以算出得數;還可以按照剛才相處的方法算出得數。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算。
三、鞏固練習
1、做“想想算算”第1題。
2、做“想想算算”第2題。
(1) 小黑板出示,指名3人板演,一組一組算,其余做在書上。
(2) 檢查得數。
(3) 比一比,說一說。
(4) 指出: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可以直接先加幾十,然后再加幾;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一。
3、完成練習一第1題。
(1) 小黑板出示,學生口答得數,老師板書。
(2) 每組題里上下兩題的計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個位相加滿十怎么辦?
四、課堂小結: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要怎樣算?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五、課堂作業 :練習一第2~3題。
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 篇2
教學內容:教材第3~4頁例1、“想想算算”,練習一第1~3題。
教學要求:
1、 使學生初步理解和學會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 培養學生自己思考、探究的態度和初步能力。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引新
1、 口算下面各題。
53+20 36+40 28+30 57+20
76+3 43+2 65+2 31+4
57+8 76+6 48+5 29+4
提問:口算時,十位上的數要加在哪一位上?個位數呢?
2、 口算。
(1) 做第3頁復習題。
(2) 口算下面各題。
24+30+5 36+40+3 27+10+5 57+20+8
3、 板書:兩位數加兩位數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第1題。
(1) 出示例題36+43=
(2) 讓學生先說說可以怎樣進行口算?
(3) 問:十位上的4要加在哪一位上?為什么?個位上的3呢?你認為36可以先加多少再加多少?這就要把43怎樣分呢?把43分成40和3之后,可以怎樣加?(師配合板書:36 + 43 = )
40 3
(4) 誰來告訴大家,口算36+43要怎樣算?
2、教學例1第(2)題。
(1) 出示例題57+28=
(2) 提問:按照第(1)口算的過程,這一題可以怎樣算?
(3) 你是怎樣想的?師配合板書。
(4) 再指名幾人口述57+28的口算過程。
(5) 問:這道題可以怎樣算?
3、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也就是幾十幾加幾十幾。口算時,可以先把第二個加數分成幾十和幾,然后把幾十幾先加幾十,再加幾,就可以算出得數;還可以按照剛才相處的方法算出得數。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算。
三、鞏固練習
1、做“想想算算”第1題。
2、做“想想算算”第2題。
(1) 小黑板出示,指名3人板演,一組一組算,其余做在書上。
(2) 檢查得數。
(3) 比一比,說一說。
(4) 指出: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可以直接先加幾十,然后再加幾;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一。
3、完成練習一第1題。
(1) 小黑板出示,學生口答得數,老師板書。
(2) 每組題里上下兩題的計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個位相加滿十怎么辦?
四、課堂小結: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要怎樣算?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五、課堂作業 :練習一第2~3題。
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 篇3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三年級上冊第39~40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比較的學習活動,
理解并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的算理算法,正確計算并能優化算法。
2.在口算方法類比中強化數位觀念,體驗相同數位的數相加的原理,并滲透估算思想,在簡單的估算等學習活動中,不斷提升數感。
3.經歷探索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進一步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數學的運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
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流程】
一、 情境導入,提出問題。
1.提出猜想:福娃貝貝正在玩具商場選購玩具,它帶了70元,打算買兩件不同的玩具,猜猜它可能會買什么?
2.列出算式:猜得對不對呢?怎么驗證呢?(板書各個算式)
揭示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來研究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出示課題)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嘗試探究:34+25你們能直接口算出得數嗎?先自己想想,再在四人小組里說一說,看看小組內能想到幾種不同的算法。
2.組織交流:匯報交流不同算法,理解算理。
3.再次探究: 38+25會口算嗎?把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
4.交流比較:38+25是怎么算的?與34+25相比在計算時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5.初步鞏固:口算38+34,計算時是怎么想的?
6.提問小結:你想提醒大家在計算時注意些什么?
三、專項訓練,提升數感。
1.猜一猜:出示4□+2□,猜一猜得數可能是多少?
2.編一編:自主編題計算,同桌交換校對。
3.說一說:編對了嗎?編題時你是怎么想的?對編的題目有什么想說的?
四、分層練習,提升能力。
1.估估算算:先估計出得數是幾十多,再計算出結果。
口算比賽:即時反饋。
五、靈活應用,解決問題。
出示路線情境圖:
1.解決問題1:貝貝到晶晶那兒,走哪條路最近?你是怎么想的?
2.解決問題2:迎迎和妮妮到歡歡那兒去,誰走的路近?用水彩筆描出來,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3.反思梳理,總結全課。
(略)
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 篇4
【課 題】《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 p39-40
【教材簡解】
這部分主要教學內容是和在100以內的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同時,引導學生在練習中由需要進位的整十數加整十數的口算類推出相應的整百數加整百數的口算。此外,還適當要求學生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估算方法。
例題以兩個小朋友購買玩具火車和汽車為題材,提出數學問題,引導學生探索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并通過比較進位加與不進位加在口算方法上的異同,幫助學生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想想做做”一個安排了7道題。以達到鞏固和拓展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方法的目標,并通過解決問題讓學生體驗數學的價值,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目標預設】
1、使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的過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內的兩位數加兩位數,以及進位的整百數加整百數法。
2、讓學生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相應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的價值,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重點、難點】重點: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難點:正確地口算有進位的兩位數加兩位數。
【設計理念】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把解決實際問題與計算教學結合起來;重視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并通過與他人的合作交流,選擇合理的算法;重視學生的估算,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
【設計思路】在教學過程中,先通過游戲,喚醒學生學過的舊知識,并在生活情境中,了解估算和精算的意義和作用。然后學生在嘗試探究過程中,進行知識遷移,通過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理解和掌握兩位數的加法口算方法。最后在教學解決問題時,引導學生自己讀題分析,讓學生在思考交流中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通過創設問題,促進學生估算能力的提高。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喚醒舊知
1、口算搶答。
6+8、52+7、36+9、32+40+5、20+30、 30+90、300+900、43+20
交流:說說300+900,(也要數位對齊)。
小結:口算時候也要注意數位的對齊。
【設計思路:通過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喚醒舊知;在搶答中,不但復習了口算也要數位對齊的注意點,還為新課學習作好了知識鋪墊。】
二、在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估算和精算的意義和作用
師口述:同學們去過超市買過東西嗎?生活中,買東西是不是預先算好要買的東西一共多少錢,然后正好帶那么多錢去買。還是先估計一下每樣大概的價錢,然后估計一下總價錢就帶錢去買?(生回答)
媒 體:汽車2( )元,火車4( )元
1、估算六十多(不進位加法)
師:張老師要買1個玩具汽車和1個玩具火車,作為孩子的生日禮物,我預先打聽過了,一個玩具汽車二十幾元,一個玩具火車四十幾元。(媒體)
問:張老師至少要付多少元?(指名回答)追問:你怎么知道的?
師口述:我有可能要付61,62,63---,可能嗎?
問:什么時候兩種價格相加是六十多?
(生回答 個位不進位)
2、估算七十多(進位加法)
問:我可能要付七十多元嗎?(生回答)追問:為什么?(生回答,個位有進位)你能舉個例子嗎?
師小結:當個位有進位的時候,兩種價格相加是七十多。
過 渡:我們顧客去買東西,可以估算。但超市里誰不能估算呢?(營業員)
口算,有時候可以估算,有時候需要精算(板書:精算)這要看職業特點
和買東西的多少。
【設計思路:通過游戲,估算結果六十多和七十多,學生認識到不進位加和進位加的區別和聯系。并且感受到估算和精算在生活的意義和作用】
三、新課探究口算方法
師口述:如果我們要精算出買這兩個玩具要付多少錢?我們必須知道商品的確切價格。
問:你能說個例子兩個玩具的價格,并且兩個一共要付六十幾元。
(生:汽車 火車 一共要付 *元,教師板書算式)
1、教學44+25(不進位的兩位數加法)
(媒體:玩具汽車25元,火車44元)。
⑴問:這樣要付多少錢呢?(指名回答)
師:不進位的兩位數加兩位數容易口算嗎?
⑵交流口算方法
問:以44+25為例,你是怎么口算的,有什么方法?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打開口算思路,說出三種口算方法:
① 44+20=64 64+5=69
② 40+25=65 65+4=69
③ 40+20=60 4+5=9 60+9=69
⑶比較滲透“轉化”
師:我們想出了三種口算方法,這三種口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引導學生說出“都看成整十數來口算”,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設計思路:有雨學生對口算加法有較多的經驗積累,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和思維習慣主動盡心探索,得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2、教學44+38(有進位的兩位數加法)
師口述: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大家都會算了,那進位加法呢?
(媒體:火車44元 汽車25元 客車38元)
問:你能找兩個一共要付八十幾元的玩具嗎?(44+38)
⑴問:火車和客車一共要付多少錢?(44+38)
⑵交流口算方法,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① 44+30=74 74+8=82
② 40+38=78 78+4=82
③ 40+30=70 4+8=12 70+12=82
⑶比較滲透“轉化”
(和不進位加法一樣“都看成整十數來口算”,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3、 比較兩種口算的異同
問:上面兩題在計算時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師交流相機小結:兩題都是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時都可以采用相同的思路和方法,只是需要注意的是相加時要不要進位,今后在口算時要注意適當加以區分。
4、 適當拓展,解決新問題
師提出要求:根據圖中的條件,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引導列式口算)
小結:口算的方法要選擇使計算更簡便的方法和適合自己的方法。
【設計思路:通過比較不進位加和進位加,進一步鞏固和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算法】
四、鞏固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1
(1)獨立完成在書本上,師巡視指導。(師提醒:做口算不要急,要慢慢的,算準確。)
(2)校對答案:師說算式,生答。
(可能出現的錯誤:25+44,十位上算成2乘4得8; 25+49=64 沒有進位,進位加時容易把進的1忘加。)
(3)師介紹自己的方法:先估一估,再口算。32+57 結果是八十多,89;38+57 結果是九十多,95
2、想想做做第5題先估計得數是幾十多,再口算(用老師剛剛介紹的方法)
(1)師:35+32,進位嗎?和是幾十多?(生:六十多)
結果是多少?(生:67)
(2)剩下的四題自己小聲說一說(全班校對)
3、“想想做做”第2題
生一組一組寫出得數,在組織交流。
(突出兩位數加一位數與兩位數加兩位數在口算方法上的聯系)
4、“想想做做”第3題
師:你能看懂這張表嗎?你從表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各自計算并填表;指名說說填表時的計算過程;)
問:哪個年級喜歡集郵的人數最多?
5、“想想做做”第4題 比一比,算一算
(1)獨立完成第一組60+70600+700
指名說說口算過程
(2)師引導:① 6個十加7個十,就是13個十,即130;6個百加7個百,就是13個百,即1300;
(3)用口算方法 算出后面幾組口算
五、拓展應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
提示解題策略。
①解決第一個問題。觀察分析,并有條理地說出結果。
②這是動物園各個館的分布圖以及線路圖。
從熊貓館到老虎館可以怎樣走?三條路中走哪條路最近呢?為什么?。
(可以直接看出來;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估一估;還可以通過計算得出結果)
【設計思路:培養學生解題的條理性,讓學生學習逐步分析、分解復雜題型的能力,培養了直觀判斷能力和簡單推理能力。】
2、出示情景圖:(雞25元 鴨29元 牛肉18元 羊肉23元 三個小朋友每人帶50元錢)
師:買兩樣不一樣的東西,你可能買什么?
生交流(可以估算,也可以精算)
師:你能一下看出哪兩樣東西不夠?
生交流
【設計思路:通過具體的生活情境,體會所學知識和生活的聯系,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價值】
六、全課總結
師:上完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新的知識?
總結:估算對精算也有好處。回去和同學交流感受。
七、最后安排學生課后的小游戲:搶100。
如一人出45,另一人想55,準備10張牌,贏了就拿牌。
附:【板書設計】
(不進位加法)
(進位加法)
44+38=82(元)
44+25=69(元)
精 算
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
估 算
六十幾
八十幾
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 篇5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 能夠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整理、分析數據,解決實際問題。
3、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1、 正確地進行兩位數加法的口算。
2、 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
教法:講解法、引導法
學法:自主探索
教學過程:
一、 新課導入
1、 在里填上合適的數。
23 28 35 63
20 ( ) 20 ( ) 30 ( ) 60 ( )
72 31 75 29
70 ( ) 30 ( ) 70 ( ) 20 ( )
2、 看誰都能算正確。
35+30= 64+5=
48+30= 79+4=
53+40= 66+8=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這些題的呢?先來看左邊這一組兩位數加整十數,你是怎樣計算的呢?
生:先把十位上的數相加,再加上個位上的數。
學生說教師板演。
35+30=65
5 30
60
師:那么右邊這一組兩位數加一位數,你又是怎樣計算的呢?
生:我想把個位上的數相加,再加整十數。
學生說教師板演。
64+5=69
60 4
9
二、 新知講授。
課件出示“海寶”介紹上海世博會的資料。
1、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觀察主題圖,找到數學信息。
課件出示,師:觀察這幅圖,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指名回答
(2)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師:如果你是每個年級的領隊老師,首先要考慮什么?
預設:應該考慮要買多少張車票?
師: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指名提問題。
2、 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1)教學例1
教師選擇性地板書問題:“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師: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請你寫在練習本上。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匯報交流。
35+34=69 35+34=69
5 30 30 4
64 65
30+30=60
5+4=9
60+9=69
(2)教學例2
選擇學生提出的“二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的問題,針對學生列出的算式39+44=?讓學生獨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進行口算。
匯報交流。
師:說一說你是怎樣口算的?
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
39+44=83 39+44=83
9 30 40 4
74 79
30+40=70
9+4=13
70+13=83
(3)觀察對比
師:剛才學習的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生:今天學習的都是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
師引導:這兩個算式的兩個加數的十位上的數與和十位上的數比較,有什么發現?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也就是35+34是不進位加法,39+44是進位加法。
師: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在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呢?
個位相加滿十,一定要向十位進1.
三、 知識應用。
1、 填一填(判斷十位上的數)
師:你能利用口算的方法很快填出方框里的數嗎?
2、 先說一說,再計算。
23+46= 63+17=
3、 請你利用主題圖中的信息完成下面的題目,并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三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四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4、 解決問題。
課件出示:我和爸爸一共要花多少錢?
四、 小結。
師:大家今天一定有很多收獲吧,誰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