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
素質(zhì)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結合直觀演示初步理解相同數(shù)位對齊和從個位加起的算理,掌握豎式的寫法。
2.在理解的基礎上初步掌握筆算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二)能力訓練點
會用豎式正確地計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不進位加法。
(三)德育滲透點
在口算的基礎上學習筆算,滲透知識領域無限廣大,激發(fā)學生探索新知的興趣。
教學重點
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豎式的寫法。
教具、學具準備
口算卡片、磁力板、小棒。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口算并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30+40 50+20 25+20 70+16 47+2 85+3
(加深相同單位數(shù)相加的認識,為學新課做準備。)
二、探究新知
1.導入:34+5怎樣口算?
引導學生回答:先算4加5得9,再算30加9得39。教師明確:這道題我們也可以寫成豎式,用筆算。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學習筆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首先學習不進位加。(板書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不進位加)
2.教學例1
(1)教學豎式的寫法。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橫式: 34+5=________
教師演示:先在磁力板上擺出3個整捆的和4根單根的小棒表示34,再在4根單根的小棒下面擺5根單根的小棒。
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應該把5根小棒和哪一部分合起來?互相討論。
引導學生得出:5根單根的小棒要和4根單根的小棒合起來。
教師講解:寫豎式時一位數(shù)5要與兩位數(shù)的個位數(shù)4對齊,也就是個位和個位對齊。在第二個加數(shù)的左邊空出十位的位置寫上加號,然后在下面畫一條橫線表示等號。
邊講邊板書:
教師提問:寫豎式時一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的哪一位對齊?為什么?(及時反饋,加深理解。)
(2)教學計算方法。
教師演示:把單根的小棒合起來,一共是9根單根的,3個整捆的。
教師講解:把單根的小棒合起來,也就是把個位上的4和5相加,得數(shù)寫在橫線下面的個位上,整捆的小棒有3捆,也就是3個十,在橫線下面的十位上寫3。
在原板書的基礎上繼續(xù)板書:
(3)閱讀教科書例1,填上得數(shù)。
教師說明:書上虛線方框中的式子是為了說明計算過程,以后做題時不用寫出來。
(4)反饋練習:完成84頁做一做。
先讓學生說說怎樣對立,然后寫到書上。
訂正時強調(diào):一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的個位對齊,得數(shù)的個位也和個位對齊。(教學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通過教師演示和講解,使學生初步理解用豎式筆算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①個位和個位對齊,滲透相同數(shù)位對齊。②先加個位上的數(shù),滲透從個位加起。)
3.教學例2
(1)豎式的寫法。我們會用豎式計算34加5,那么34加25怎樣算呢?
板書:34+25=
教師演示:先擺34根小棒,再在它下面擺出25根小棒,整捆的和整捆的對齊,單根的和單根的對齊。
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該怎樣算?
啟發(fā)學生得出:單根的和單根的相加,整捆的和整捆的相加。
教師點撥:也就是相同單位的數(shù)相加。
寫豎式時應該怎樣對位?
啟發(fā)學生得出:個位與個位對齊,十位與十位對齊。
教師點撥:也就是相同數(shù)位對齊。
板書:
提問:寫豎式時怎樣對位?
(2)教學計算方法。
教師演示:先把單根的小棒合起來一共有9根,再把3個整捆的和2個整捆的小棒合起來,是 5個整捆的,一共是 59根,所以34加 25得 59
根據(jù)剛才教師演示,想一想:計算時先把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再加哪一位上的數(shù)?小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