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媽媽有辦法》展示課設計和教學反思
③在書寫時,這兩個字要注意什么嗎?(“娃”左右相等,“洼”左窄右寬,右邊都是兩個土。)
(3)教師范寫,學生練寫。
3.師生合作讀小詩:現在你們就是植物媽媽,(指名4個同學:你是蒲公英媽媽,你是蒼耳媽媽,你是豌豆媽媽,就請你來讀第五節,表揚這些植物媽媽)老師讀第一節。(評價學生的朗讀,以讀正確、流利為標準。)
三、潛心品讀,感受美和趣
植物媽媽到底有什么方法呢?讓我們先來到蒲公英媽媽的身邊。
(一)學習第二節
1.(課件出示第二節詩歌的內容),師(問一個學生):告訴我們,你為孩子準備了什么?
(學生:降落傘)
2.(出示蒲公英飄著的靜態圖)看,蒲公英輕輕飄在空中,多像降落傘。
3.咦,它怎么不飛呢?(學生:因為沒有風)是啊,哪怕微微的、輕輕的風也行呀!(動作演示,用嘴輕輕地一吹),(動畫演示蒲公英飄動,然后是一朵接著一朵的樣子)蒲公英寶寶,你出發,我出發,一個接著一個出發了,大家都出發,這就叫作——紛紛出發。
4.小小的蒲公英接二連三地離開了媽媽,它們飛呀飛,會來到哪里呢?
課件出示句式:蒲公英飛呀飛,飛到了( ),( )就是它的家。
5.蒲公英飛到哪里,哪里就是它的家,它們在那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繁殖著一代又一代,它們的身影遍布大自然的角角落落,蒲公英媽媽真是了不起,讓我們來夸夸她吧!(學生有感情齊讀第二節)
(二)學習第三、四節
1.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蒲公英媽媽借助了誰的力量把孩子送出去旅行的呢?(學生回答:風),那蒼耳媽媽和豌豆媽媽又有什么好辦法呢?自己趕快讀讀第三、四節。(學生自由讀第三、四節)
2.老師這里有一些蒼耳,請大家摸一摸,你發現了什么?(學生回答:蒼耳的身上有刺,會扎人)
3.是啊,蒼耳的全身都長滿綠色的尖尖的小刺,這就是詩中所說的——帶刺的鎧甲。(學生接著回答)
4.這帶刺的鎧甲有什么妙用呢?(課件出示圖片,創設情境)小兔跑過去,蒼耳會說:“小兔小兔,停一停,搭個車,帶我去遠行。”你想,還會有哪些小動物從蒼耳身邊經過,蒼耳又會說些什么呢?大家在小組里說一說。
5.小蒼耳,你碰到誰了?帶你去哪里?你覺得怎樣?請你來讀一讀。(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對話中,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獨特感受讀)
6.就這樣,蒼耳跟著這些小動物們到田野,到山洼,小動物們把他們帶到哪兒,哪兒就是他們的家。現在,我們知道了蒼耳媽媽靠什么辦法傳播種子的呢?(動物),那豌豆媽媽有什么絕招嗎?
7.誰來說說豌豆媽媽借助了誰的力量?(板書:太陽)
8.夏天,火辣辣的太陽照著豌豆莢,豆夾就這樣被炸裂了,怪不得“炸”是火字旁呢?(動畫演示,太陽照射下,豆莢炸裂,豆子彈射而出)
這豆子跳得多么——多么——(開心、快樂、興高采烈、迫不及待……)
豌豆娃娃們迫不及待地蹦了出來,誰來讀一讀后兩句話。(反復體會讀“啪的一聲,豆莢炸開,孩子們就蹦著跳著離開媽媽。”)
9.小豆豆們,你們離開了媽媽,來到新的環境,你們此時此刻心情如何?(高興、快樂、興奮……)把你的這份心情融入到詩歌中,做一顆快樂的小豆豆吧!我們一起把這一節連起來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