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聲》教學資源設計
1.多媒體教學軟件文字腳本設計序號
內 容
媒體類型
呈現方式
1自學提綱:
1,小青蛙在什么地方發現有一只小青蛙在跟它說話
2,小青蛙問媽媽,媽媽是怎么做的(請用橫線勾出) 又是怎么說的(請用波浪線勾出)
文本
直接展示
2五個課文情節動畫:
1,小青蛙游到橋洞下,"呱呱"大叫,聽到回聲現象.
2,青蛙媽媽撿起一塊石頭,扔進行河里,河水蕩起一圈圈波紋.
3,青蛙媽媽講解回聲的原理.
4,青蛙媽媽是怎么做和怎么說的句子的示范朗讀.
5,小青蛙再次回到橋洞下,"呱呱"大叫,聽到一片回聲.
動畫,聲音
動畫+聲音同時出現
3課文朗讀:
全文及插圖和配樂朗讀,(朗讀可隨時暫停和繼續,畫面可自動翻頁)
文字,圖片,聲音
文字+圖片+聲音同時出現
4生字學習:
課文生字"藏","撿扔","波","蕩",每個生字的讀音,字形,字意,組詞.
文字,圖片,動畫,聲音.
文字+圖片+動畫+聲音同時出現
5課堂練習:
1,用鼠標把字拖到恬當的括號里.(課文中的量詞,計算機自動判斷,正確就填上,錯了就返回)
2,多音字組詞.(學生直接在計算機中打)
3,根據課文意思填空.
4,組字游戲.(把字的筆畫和部首拆散,讓學生拖動鼠標把這些字組合起來,計算機自動記錄組字時間,結合出現對照表并可再次修改.)
文字
可移動對象交互,按建輸入交互
6實踐錄像:
1,山洞中的回聲現象.
2,池塘中的水波碰到石壁返回的現象.
視頻
視頻+聲音同時出現
7電子詞庫:
1,本課多音字.
2,"一"的變調.3,輕聲
文字,聲音
文字+聲音同時出現
8資料庫:
1,回聲原理.
2,另一篇關于回聲的課文.
3,更多的回聲現象.
文字,圖片,聲音,動畫
文字+圖片+聲音+動畫同時出現
9歌曲欣賞:
可選擇的六首兒童歌曲.
聲音
聲音出現
10輕松一下:
10個科普小幽默.
視頻動畫
動畫+聲音同時出現
2.教具設計 多媒體計算機教室,多媒體教學課件,視頻展示臺.
2. 教學流程圖
4.資源創新設計分析
《回聲》一課是小學語文教學和信息技術運用的整合的一次很好的探索. 我們都知道,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多媒體技術引進課堂,能給學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境,能提供圖文聲像并茂的多種感觀刺激和豐富的信息資源,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動機,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和能力.在設計《回聲》一課時,我們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網絡的優勢,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協作交流,從而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學生通過一定的情景(即社會文化背景),借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來獲取.網絡式的教育技術為學生的協作學習提供了可能:
(1)利用多媒體網絡監聽功能,教師可隨時調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觀看的材料,聆聽的聲音,以便及時獲得反饋信息,為有效地講評創造了條件;
(2)利用多媒體教學網絡的遙控功能,教師可在不影響學生學習的情況下,利用自己的鍵盤或鼠標切入學生的執行環境,引導學生如何學習或糾正學生錯誤;
(3)利用多媒體網絡的廣播功能,教師可向全體學生展示資料,學習方法,還可適時調出學生范例進行講評,并由學生本人進行及時修改.下面具體談一談在《回聲》一課中運用多媒體網絡精心設計的四個環節:情景激趣,學生質疑--利用課件,自主學習--協作交流,理解課文--課堂練習,效果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