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聲》教學資源設計
(1)情境激趣,學生質疑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興趣是人類主動探索新知的思想傾向和內在動力.對小學生來講,在學習課文前,教師創(chuàng)設情景,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對下一步的深入學習產生吸引力.多媒體網(wǎng)絡教學正是具備了視聽結合,形聲并茂,生動活潑,形象直觀的特點,使學生從感官愉悅產生一種全新的感覺.一開課就得用網(wǎng)絡的廣播功能讓同學們帶著要求觀看一些同學去參觀重慶市人民大禮堂和南泉仙女洞時歡快吼叫的場面(制成錄像),頓時課堂活躍起來,大家完全沒想到能看到自己的樣子,聽到自己的聲音,覺得驚奇無比, 互相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只短短的一分鐘就讓大家又重溫了參觀的全過程,自然就答出"看到了大家去參觀重慶市人民大禮堂和南泉仙女洞時歡快吼叫的場面,聽到了吼叫聲和產生的回聲"緊接著師因勢利導"通過看錄像和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想法嗎 "生剛剛激起的求知欲被恰到好處地響應,許多疑問迸發(fā)而出:"為什么會產生回聲 回聲是怎樣形成的 是不是只有小青蛙的叫聲碰到石壁才會返回來產生回聲 "……根據(jù)生提出的疑問,師由此導入新課"我們今天就要繼續(xù)學習《回聲》這一課,學完后大家就會弄明白."由此可見多媒體網(wǎng)絡創(chuàng)設出的情境把學生的感官充分調動起來,激發(fā)了求知欲,營造出一促輕松,活躍的氛圍.
(2)利用課件,自主學習
學生質疑以后就渴求去解決問題,教師適時廣播自學提示:①小青蛙在什么地方發(fā)現(xiàn)有一只小青蛙在學他說話 ②小青蛙問媽媽,媽媽是怎樣做的 (用"--"勾出)又是怎么說的 (用"~~~~~"勾出)(課件)使學生對剛才的質疑更明確化,然后師運用top2000網(wǎng)絡系統(tǒng)將"全體教學" 切換成"全體恢復",此時的電腦完全由生自由操作(課件里貯備了課文朗讀,課文動畫等),生根據(jù)自學提示可以調出全文朗讀,調出課文動畫,可以讀,可以討論,可以動手勾和動筆做書上的填空題.總之,用足夠的時間讓生在多媒體輔助下自主學習,協(xié)作交流,解決問題.教師運用網(wǎng)絡對學生的自學情況監(jiān)督察看,做到心中有數(shù),再進行師生交互.
(3)協(xié)作交流,理解課文
這是一個交流自學情況的環(huán)節(jié),以生為主,師為導,利用網(wǎng)絡在大組,小組進行討論交流,教師適時點撥.具體表現(xiàn)在:
①學生針對提出的疑問暢所欲言,并且調出多媒體課件對自己的自學情況進行闡述加以補充說明,還調出聲音文件練習朗讀.
②老師以讀代講,引導生對課文內容,語言文字進一步加深理解;運用網(wǎng)絡將生自學時完成的勾畫,填空練習示范給全體學生看,并及時讓生修改.這樣一來,學生一直在自主氛圍中學習,興趣盎然,收到了實效.
我們設計了這節(jié)課的高潮:學生在理解了課文內容,弄懂回聲是怎么回事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散:除了小青蛙的叫聲碰到石壁會返回來產生回聲以外,還有哪些情況可以聽到回聲 帶著這個疑問,生上網(wǎng)查閱資料(這些資料都是儲備在自制課件里的).我們制作課件時,就考慮到學生對動的畫面,動聽的聲音,新奇的事物特別感興趣.因此圍繞"回聲"選擇了圖,音,像俱全,動靜結合,緊扣主題的素材,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把選定的素材制作成可自由操作的"資料庫".一點開它,就會彈出"1,2,3"三個按鈕:"1"是有關回聲知識的配有背景音樂的解說;"2"是一個小故事《山會說話嗎 》;"3"是體驗回聲的實踐錄像.此時,生完全在網(wǎng)上自由徜徉,盡情瀏覽查閱,邊看邊聽,在頭腦中積累了大量直觀的,抽象的例子.然后分組討論,協(xié)作交流,將電腦里有的和沒有的資料歸納起來.老師運用網(wǎng)絡監(jiān)督察看并參與個別小組討論.最后老師引導全班學生共同探討,從而得出結論:自然界里所有的聲音碰到物體都會返回來產生回聲.由此可見,運用多媒體網(wǎng)絡開拓了信息通道,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既激發(fā)了興趣,又培養(yǎng)了創(chuàng)造思維,還教會了學生終生學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