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潑水節》教學設計
2.指導讀第四、五兩個自然段。引導學生歸納出周總理與傣族人民“敲鼓跳舞”、“潑水祝福”。(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歸納并板書“敲鼓跳舞”“潑水祝福”)
[設計意圖]通過對“從四面八方趕來了”的具體情境的再造,豐富了學生對于“趕”來的情境的想象,可以有效地改善學生朗讀的干癟狀況。
四、再讀全文,感悟體驗
1.讀課題,讀全文,說說讀了課文后的感受。
師:這真是個難忘的潑水節,因為敬愛的周總理能和傣族人民一起參加潑水節,大家太快樂了太幸福了。
2.師:你能像老師這樣,用下面的句式說出自己對課文的獨特理解嗎?
這真是個____的潑水節,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真是個____的潑水節,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真是個____的潑水節,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可以填“幸福”、“歡樂”、“開心”、“特別”的潑水節等)
[設計意圖]通過一種開放的句式,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詞語概括自己的獨特感悟理解,既發展語言,鍛煉概括能力,又鼓勵個性化的不同理解。
五、識字鞏固,寫字練習
1.觀察第三、四排要求會寫的字詞,說說書寫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2.教師范寫。
3.生寫,看誰寫得更漂亮。
[設計意圖]把識字任務分解,把書寫要求分解,便于各個擊破,利于扎扎實實地落實識寫任務。
六、【板書設計】
11 難忘的潑水節{盛情迎候
敲鼓跳舞
潑水祝福
[設計意圖]1961年的潑水節十分難忘。難忘的是傣族人民盛情迎候周總理的場面,難忘的是周總理與傣族人民同敲象腳鼓同跳傣族舞,更難忘的是周總理與傣族人民親密無間互相潑水互致祝福,因此,板書抓住難忘的幾件事情能突出重點,簡明地反映課文主要內容。
【特別建議】
本課識字量寫字量都較大,我們教學時可將任務分解,分在兩個課時分別完成;還可以將目標進行分化,對容易者少花時間,把重點放在難認難記的字上。
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識字不要只孤立記單個的生字,而應該盡快地將識記的漢字放進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再認和運用,這才是最有效的識字鞏固方式。
──此文收入《名師同步示范教學設計叢書》